五月,学校大多数地方的建设已经接近尾声。只剩下道路和绿化了。
虽说是五月,天气已经渐渐炎热起来。偶尔吹过来的风,那也是温热的。
学校装修工作已经提前开始。
“我已经跟工地老刘商量好了,所以装修这边我和他负责就行。”
难怪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因为要开会,会议室的装修已经提前完成。会议室不大,一张椭圆桌,十来张凳子。除此以外,便只剩下墙上的钟,在默默地走字。
早上九点整,开始了第一次会议,人数很少,只有六个人:李常同、李与明、白副校长、华科长。还有新挖进来的两个主任,分别叫潘春生和宋琦。
当然,李常同还是穿着平常的衣服,没有像那些电视里偶像剧里的校长那样穿着全套西服,打着领带,一脸趾高气昂的样子。一方面是李常同没有提前准备;另一方面是他本人认为没有这个必要。
等到李常同进来,新招聘进来的潘春生笑了一声:“他就是我们的校长?这样的话,在街上随便找个人都可以当校长了。”
“哪里招来的老师,脾气格外突出。”但李常同只是想了一想,不便为了这点事而开骂。
何况第一次见面,对方跋扈了一些,要是自己也跟着这样,是不是属于自降身价?
李常同只找了位置坐下。
“总算稳重了一点,没有一开始就对峙起来。看来那天找他聊天还是有点用。”李与明不由得有点高兴。
宋琦倒是保持中立,坐在一旁一声不出,只是手不停地摆弄着自己的纯黑眼镜,似乎是在观望。
白副校长倒是喝住,说:“严肃点,现在开会呢。”
所有人坐好,会议开始。
李常同手里拿着笔记本,本子里面只有几行字,这几行字也是当前要完成的目标:
1.欢迎新的管理层
2.布置学校招生规模以及教师招聘人数
3.确定学费以及学杂费
4.伙食标准
5.财务支出
李常同站起来,自谦:“下面由我来大概介绍一下会议的进程,我们现在需要讨论的有这几个问题......”
“首先,欢迎新加入我们的两位老师,加入我们的团队。”
会议室里响起掌声,不过音量很快变小。
“首先我们要讨论的是学校的招生以及教职员工的招聘问题。”
“先等一下!”白副校长打断说:“我们还要先考虑的是课桌、黑板、以及基本的教学用品,我们必须先把这些东西准备好。”
宋琦点头,潘春生在一旁,也严肃认真起来,说:“我同意前面白老师所说的,还是先把东西准备好吧,最起码先购置好。至于老师招聘和招生,是后面才应该讨论的问题。”
很快,众人达成意见,于是这次会议又多了一个议程,关于采购教学用品的问题。
“我觉得还是在州内找家企业去买,这样能省运费,要是在外地采购,成本会非常高。”潘春生说道。
“但是质量怎么保证?”华科长提到。
“还是要找一些有资质的企业,当然这企业给出的价格一定不能太高。”李与明补充。
“那你们知道哪些符合这两个条件的企业?”宋琦问在场的所有人。
顿时,全场都安静下来。因为在场的所有人其实人脉都不算太广。即使是担任学校管理工作多年的白副校长,也实在没有办法。
白校长本来是负责教学多一些的,对采购不熟悉,很正常。
反倒是华科长,很有信心地说:“等我一下。”
随后只见他出去会议室,没有两分钟又返回,手上多了一个文件夹。
“这是我找到的全部有能力生产教学用品的企业名单。你们可以看看。”
这份资料四处奔波,从校长,到副校长,再传到两位主任手上。
“我觉得就这家工厂吧。价格不算太贵,我认为可以接受。而且这是龙头企业。”宋琦指着“东方教具厂”说道。
“我觉得这也可以。”潘春生顺着说:“地点还算不错,虽然不是什么龙头企业,但离我们学校比较近,实在不行也可以派人抽查,这也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嘛。”
偶尔能听到有小声的讨论,过了几秒钟,马上静了下来,李常同继续说:“那这件事就这样放下,放到最后再说。由于我们学校是首次进行招生,所以对于招生的规模我们要提前规划。除了初一和高一,剩下的年级我们都不招生,这没有问题吧?”
“我觉得这样合理。”“对,直接招进来的人水平有限,肯定不如系统学习过两年的人。”宋琦和潘春生对话。
“我是这样想的:初一年级,招收15个班,高一年级,招收25个班。每个班级40人,这样算来,两个年级共计有学生1600人。到这里,各位还有任何意见吗?”
“我觉得可行。”宋琦回答。
李常同看向潘春生:“你呢?”
“我?我没意见。”
“好,既然学生的人数都确定了,之后就好确定学校的教职员工数量了。”
“华科长,你来算算需要多少老师。”
“好,我先算算。”
华科长,拿着本子走出会议室,其余五人继续在会议室里待着,等待着最终的结果。
半个小时后,华科长进来,手里拿着表格。李常同站起来,一边拖走椅子,给华科长腾地方,让他当面宣读。
于是华科长站在李常同原来坐着的位置上,宣读:“语数外三门科目基本是一个老师负责两个班,至少需要语文、数学、外语老师各20人;其余的主科一位老师负责4个班,所以政治、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各10人,体育老师8人,音乐、美术、信息技术老师各4人,所有科目还需要一名额外的老师去担任科组长,因此,所有老师合计153人。还有,生活老师需要八人,清洁人员需要四人,保安需要四人,维修工人需要四人,校医需要四人,办公人员需要十人,文印室需要两人,厨师需要10人......”
“还有,每名教职员工每个月的工资是95元,每名领导工资是100元,担任班主任的工资每个月还要增加30元,这样每个月的总工资应该为21280元。”
“数字那么精确,会不会有问题啊?”李常同心里想着。
“我有问题。”白校长打破其余人的沉默。
“什么?”华科长不解。
“华科长,您应该不了解学校的老师是怎么安排的吧。一个老师所带的两个班级不会是跨年级的,而且,科组长应该是由那个年级的老师兼任,不会单独安排的。”
“还有,就是我们这几位校长、主任,都要亲自带至少一个班的课程,这是教育局的文件里已经要求的。”
“最后,就是工资方面,也应该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基础工资,另外一部分是绩效工资。绩效部分要看你参加了多少工作,班主任有额外补贴,年级长和科组长也应该要有补贴,而一般的老师,根据平时的课程量,工资会有差别。因为语数外三个科目的课时量是最多的,音体美是最小的,肯定要有所区分,这些都要单独考虑。”
一旁的两位主任点点头。
“那我在会后再算一算,后面再给一个准确数字吧。”华科长只好承认自己的问题。
“这个要尽快定下来,到时候我们招聘的时候心里有底。”白校长发话。“但是不管怎么变,我们招聘的总人数应该跟这个差距不大。”
“任务不小啊,老师缺口那么大,估计很难一次找齐,我们第一年定下来的招生人数是不是太多了?”宋琦提出疑问。“或者要不要等确定新生数量以后,再考虑招聘教师的人数啊?”
“再过一两个月正好是大学的毕业季,也算是好时候。多跑跑几个大学,总能找齐的。”
“现在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原来去采购教学用品的人员分配方案作废,我们要兵分两路,一路去采购,另一路要着手招聘教师。”白校长继续说。
“这样,你们两个主任去招生,具体可以去下绿州的师范大学找,也可以跑到更远的地方,去找到足够的老师。”
“任务固然很重,但是所有人都需要去尽力尝试,要实干,这件事还没有做过,哪能那么快就说要放弃。”白副校长语重心长地说。
此时白校长掌控了局势,其他人也没什么好说的,全场安静下来。
反倒是外面装修的声音,偶尔还透过大门进来。
“那就先这样,下一个内容吧。”华科长打破僵局。
李常同找了后面的位置,坐下后说:“那我继续说,接下来就是伙食标准,我们需要定最低标准和最高标准。”
“那就不用考虑了,早餐最低0.2元,最高0.4元;午饭和晚饭最低0.3,最高0.6元。”白副校长说:“按照其他高中的普遍标准去制定就行。”
宋琦和潘春生不懂行,在一旁看热闹,其余人也都没什么意见,直接就通过了。
“最后还是请华科长来给我们介绍学校的财务状况。”掌声再次响起。
“好,我们学校现有流动资金有5419050元。”
“慢着,我们是不是忘记了什么?”潘春生打断了华科长的话:“我们把学生的学费、住宿费和学杂费都忘了。”
“是啊,把这件事都忘了。”李常同反应过来:“那就先把学生要交的费用先确定下来,这件事就由白副校长和李副校长去负责吧。”李常同说:“华科长继续。”
“好。第二,我们学校现有的资金周转完全能够维持学校超过五年,应该能维持十年以上。这是学生交了所有应收费用,抵扣掉学校日常所有支出所计算出来的结果。所以我要建议,可以拿出一部分资金去投资,并且这也能带来额外的收益,前提是不影响学校的日常支出下。”
“那你有什么想法吗?”潘春生问。
“我是这样想的,我们可以入股一个教育用品厂,这样我们可以以更低的价格买到物美价廉的教学用品,而且这工厂产生的收益也会有我们一份。如果真的要这样的话,那么各位就不用去跑厂家了,我这里已经准备好了相关文件,你们可以看看。”华科长从他之前拿过来的文件夹里拿出了几份合同,并把这几份合同分给了在场每个人。
“这是我收集到的几个工厂的信息,这几个工厂都有资金的需求,我们可以考虑这几家。”华科长用手指着宋琦拿着的文件,说:“宋主任拿着的是东方教具厂的部分,我认为这可以考虑考虑,既然我们要入股,那就应该要找一个有资质的、信得过的企业,这样能把投资的风险降到最低。”
宋琦惊奇地想:“新思路啊!原来还可以这样,我也算是开眼界了。”
潘春生暗想:“这样还能压缩成本,真是老谋深算。”
华科长问:“你们有意见吗?同意这个决定的举手!”
六个人的手齐刷刷地举了起来。
“好,那就是全体通过了,那具体的操作就交给交给我了。”白副校长说:“那就要麻烦华科长去与州立文具教具公司去联系了。”
“没事没事。”华科长说。
“最后就这样安排任务,我和华科长去解决投资以及教学用品的问题。剩下四个人去招聘足够的老师。”李常同说:“还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了。”
“那招聘老师方面就交给白副校长去统筹安排。”李常同说。
等到所有人准备走时,李常同又补充道:“如果没有什么问题就这样散会吧,明天就要开始各自的工作了。所有工作要在八月前全部完成,因为七月十五号,初中高中录取工作将要展开。八月份前,我们就能知道我们录取了多少学生。八月下旬,新生就会来报到,并参加时长为两周的军训。下一次会议定在六月三十日,各位还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
“好!”
第二天,所有人兵分两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