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学校建设记 >  第二十章 教育会议

华科长那边,签约很顺利。对东方教具厂来说,自然乐得其成,一方面是有直接的资金注资,另一方面是,一旦双方达成了合作,整个学校好几千人的教材、教具都独此一家提供,不管怎么算,这都是稳赚不赔的生意。

一般的行政人员因为要求相对比较低,在州内就早早招聘完毕,而教师招聘那边,则遇到了问题。

“愿意来的人不多。我们在这里摆了好几天摊位了,也才招进来不到10个人。”宋琦抱怨。

李常同坐在校长室里,和刚来的行政人员讨论着学生招聘的工作。

“估计再来一个月都很难完成。”新来的书记员马启瑞说。

“是啊,就我们这几个人,要按时完成估计有点困难。”另一个人说。

这时办公室电话的铃声响起。

马启瑞:“你好,这里是同明中学,请问您找哪位?”

电话另一头:“我是州政府办公室的,请李校长接电话。”

“好的好的,请您等一下。”

电话被传到李常同手上:“您好,请问有什么事?”

“李常同吗?我是州政府办公室,现在有一则通知,请您明天上午八点,准时到州政府会议厅开会。”

“开什么会?”

“今年的中学招生工作会议。会议很重要,你必须来。”

“好。”李常同挂掉电话。

第二天7:50,李常同等在会议厅,在人群中看见以前的高中副校长,便过去打招呼。

谁知道那校长不理不睬,只“嗯”的一声。反而是一众小学初中的校长,反而还热情地过来找李常同随意寒暄。

入场完毕,先是教育局局长发言:“首先,欢迎上红州各中小学的校长参加本次会议。掌声欢迎!”

全场响起掌声,顶上的灯光也特意调亮。

“好好好。话说回来,今天召集各位的原因相信各位都清楚,下面开始分配招生计划。”

“首先是小学。请问有哪一所小学招生计划有变更的?”

......

“好。然后是初中和高中,首先是介绍新学校投入使用。今年我们州有一所公办初中,一所民办初高中建成投入使用。截止目前,上红州共有初中十所,高中四所,包括新建成的明华中学和同明中学。下面请明华中学校长和同明中学校长上台,请他们发表讲话,掌声欢迎!”

李常同哪里想到还有发言这个环节,看着另外的校长拿着一份演讲稿上台,自己却只能空手上台。

首先是明华中学校长发言:“我们学校位于明华镇,距离回龙镇大约有七十公里,预计招生一千人。能完全满足明华镇、东华镇、东明镇三镇的教育需求。我们学校占地面积超过两百五十亩,配有良好的教学设施。我们也大力选聘优秀教师,全力满足高质量的教育需求。我们学校秉承着以人为本的理念......”

李常同在幕后站了十来分钟。

听到“谢谢大家”,李常同一激灵,又重新打起精神。

“下面有请同明中学校长李常同上台讲话,掌声欢迎!”

又是一片掌声。

李常同快步上台,拿过话筒,但没有马上出声。先是深呼吸一次,努力把自己厌倦等待又激动的心情压下去。

李常同用着极富有感情的腔调说:“感谢各位,愿意花一点点时间听听我这个年轻人说话。跟诸位在教育战线奋斗了几十年的人相比,我还年轻得很......”

台下寂静一片,没有人出声,并没有像李常同所说的那样全场哄笑。所有人不是在笑,似乎是等待着这位二十岁出头的小伙子大展身手。

灯光打在脸上,李常同看不清台下观众的反应,继续说:“在座的各位无论是哪个学校,哪个单位的,我们都同属于教育工作者,难道我们不去尽力做好本质工作,不去推动上红州教育的发展吗?国家的工业化开始了,我们这里迟迟得不到发展,说破天就是教育落后,我将尽我所能,与在场数百位教育界人士共同努力,为工业化建设贡献出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力量!”最后几个字几乎是吼出来的。

全场再次响起掌声,后排有几个年轻人站起来欢呼:“说得好!”

许久,教育局局长才重新把会议拉了回来。

“今年初中预计共招生一万零八十人,下面宣读各学校今年招生计划:山蜂中学680人,明华中学1000人,回龙一中1120人,回龙二中1170人,孔都中学920人,天洞中学1200人,山如中学960人,胡季中学830人,隆原中学1600人,同明中学初中部600人。”

“请问有任何错误吗?”

台下小声交流,很快安静下来,表示没有异议。因为如果有异议,早就有人提出来了。

“好,那就是没有了。接下来,我要宣读的是今年高中的招生计划:上红州第一高中1100人,欣霖高中1100人,恪达中学500人,同明中学高中部1000人。今年我州高**计计划招生3700人。请问几位高中的校长,有任何问题吗?”

几个高中的校长摇摇头,表示没有异议。

“好,今年上红州的初中和高中录取人数正式确定!”

全场响起掌声。

......

又有几个问题被确定下来。

“下面,请州长高根荣讲话!”

看到州长站到台上,全场再次响起掌声。

高根荣挥挥手,示意停下:“好,那我就简单讲讲......”

上午会议完毕,会议厅外的鸟忽然被惊起。只见会议厅里的人鱼贯而出,走向附近的餐馆。所有与会人员都在这里休息和吃饭。有一部分人离这里近,就直接回家了。因此尽管参加会议的人不少,但饭馆还能勉强容纳得下。

李常同也向着餐馆走去,忽然有人后面一拍,李常同立马转过身,打回去一掌,但是那人往后一躲,躲开了。这时李常同目光抬起来,才看清楚那人,原来是华小洋。

“原来是你啊!你怎么会在这里!”

“没什么事我就不能来吗?”

“不是这个意思。我刚刚开完会,就在这里碰到你,觉得碰巧而已。”

“我准备去国外留学了,估计明天就走,正好看见这里是教育会议的会场,想着你应该在这里吧。于是我就来了。”

“你不是想转来我们大学吗?”

“是这样没错。我成绩还不错,前段时间刚好拿了学校一个交流的名额,然后就决定去了。”

“这是好事!那就祝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你就要开这么无聊的笑话吗?”

“好好好,我不多说。那现在怎么样,要不要一块去吃个饭?”

“不了不了。我来只是告诉你有这件事。”

两人轻轻拥抱后,马上就迎来分别。

李常同吃完饭,在会场找了个没人的地方,悄悄趴着休息。不知道过了多久...

“李校长,快要开会了!”

李常同一下惊醒,看到了早上和他打招呼的小学校长。

“怎么了?”有点难以置信。

“现在是分组会议,开会的地方在小会议室,你不知道吗?”说完,那位校长就转头去开会。

“我知道,就是睡着了没反应过来”李常同站起来清醒。

看了看手表,的确到了开会时间,于是走去了分会场。想到:我又要去初中组开会又要去高中组开会,我怎办?

趁着会议还没有正式开始,找到州长。

“你这情况也没办法,你自己找一组去吧,另一个组找人来开会,或者直接服从最后结果。你可以自己选。”

“现在叫人已经来不及了,那就去高中吧,毕竟学生数量比较多,应该重要一点。”李常同心想。

李常同走进了左侧小会议厅,只见另外几名高中校长和各中专校长已经等候多时,早已坐在那里,看着已经有点不耐烦了。

“快点找位置坐好,会议马上开始。”主讲者说道。

李常同迅速找到位置坐下。

“好,我先介绍一下,我是州教育局副局长,我主抓高中和中专这一部分的工作。”

“今天找来大家呢,是想来制定本年度高中的录取顺序。”

旁边坐着助手,这时站了起来,给每个人都递了一张去年的录取顺序。

“你们先看看,五分钟后我再讲。”

五分钟后。

“今年的录取顺序跟去年差不多。只是在每一批的招生里面,都多加了一个同明中学的选项。还有谁不明白吗?”

稍微停一停,没有人有疑问:“好,既然大家清楚了,那就开始划分照顾生的名额。”

“首先,是上红州第一高中,你们学校的指标生名额为总数的百分之五十五,并且有几所初中,不能分配有照顾生名额。名单在这里,你看一看吧。”副局长把纸递给了校长。

那校长脸色瞬间黑了起来,开口就骂:“太过分了吧,我们学校的生源不都是这几所学校来的吗?要是都禁止了,我们还招什么学生啊,直接上山抓几只猴子来上学好了。”

“不要这么说,这都是为了公平起见。不能你们学校把好处全占完吧,总得给别的学校留口汤。”

接着又威逼:“这是州政府已经决定好的事情,有意见,自己去上面反馈去。你这种作风倒是需要好好整改了!”

那校长夺门而出,把门重重地合上,窗户和桌子都震动了几下。

会开了一下午,李常同筋疲力尽。

走时,李常同又碰到了那小学校长。“说来惭愧,见了那么多面,还不知道你贵姓。”

“免贵姓周,叫周志诚。”

“我想问你一个问题。”

“说吧。”

“上红州第一高中到底干了什么?今天下午开会我们副局长可是大发火了。”

“就这件事?我还以为是什么别的事呢。”

周校长缓缓开口:“你还不知道吧,算了,你肯定不知道。我们州,除了今年你们学校和明华两个新学校外,是不是剩下八所初中。”

“是。”

“虽然有八所高中,但是成绩比较好的就回龙镇的两所,以及隔壁天洞镇的天洞中学,这三家在我们这里是最好的啦。那个第一高中,录取的学生大多是这三所的学生,结果每年招收的一千多学生当中,起码有950个人是这三个高中的,这不就有问题了嘛。”

“学校不都是希望能多招收优秀的学生吗?”

似乎是天气太热,周校长脱下了外套:“对,这本质来说并没有错,但是你经营的是一所学校,不是企业,你不仅要考虑经济利益,更要考虑社会价值嘛。”

“这倒也是。不过很早之前不就有照顾生这个制度吗?照理应该也能有不少人能通过这种方式进第一高中的呀。其他学校为什么来的人那么少?”

“这还用问?给的名额少得很,一所学校给你一两个名额。照顾生只有总数的要求,但是给哪些学校,以及给多少名额,这些数字由校长分配。”

“好了好了,你可不要乱传,传出去后果可是很严重的!我先走了,有机会再聊吧。”周校长拿起自己的衣服,往大路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