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期望中的答案,始终没有出现,杜审言的心就像被千斤重担压住一般,沉坠到谷底。
他瞪大了双眼,想从她的脸上找到一丝希望的曙光。
少女的眼眶早已被泪水填满,她却强忍着不让它们滚落下来,略微沙哑地说道:
“在接到和亲谕旨的那一刻,命运已经无法改变了。
从那时起,我便一直在思考,该如何做,才能让我的余生更有意义。”
每一个字都像重锤一样敲在杜审言的心上,让他的心痛得几乎无法呼吸。
他紧紧地握住少女的手,急切地说道:
“我听到了你的心声,所以,我放下了一切,不顾一切地来寻你。
告诉我,你会跟我一起离开这里。”
泪水轻轻滑落,少女却努力地扬起嘴角,挤出了一抹微笑。
那笑容是如此的苦涩,她轻轻地摇了摇头,
“你能来,我真的很开心。
但是,我们不能这么自私。柔然与南越,这百年来一直互相征伐,无数南越的子民埋骨他乡。
如果我今天逃走了,柔然必定不会善罢甘休,战火势必会重新燃起。
到那时,我们岂不是成了千古罪人?”
说着,少女伸出手,轻柔地抹去了杜审言脸颊上的泪痕,她的目光温柔而又悲悯,
“我愿以一己之身,换来两国和平。”
杜审言紧紧地握着拳头,指甲深深地陷入掌心,他的牙关紧咬,发出一阵轻微的咯咯声。
“不!”
无法抑制的愤恨,从胸中奔涌而出。
“蛮夷入侵,都已经欺凌到我们的家门口了,我们却只能靠牺牲一位女子一生的幸福,去换取那所谓的和平吗?”
声音在空气中回荡,带着丝丝颤抖。
“可是,这样做非但换不来真正的和平,反而会让蛮夷的野心更加膨胀!
他们会认为我们软弱可欺,会得寸进尺,会让他们的胃口越来越大!”
少女静静地看着杜审言,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
“我记得,向太傅曾经提及过对待柔然的策略。
你主张坚决回击,而沈回时则主张怀柔。”
杜审言的目光微微一动,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少女续道:
“向太傅在点评时说,南越的国力实在太弱,军备松弛,士兵们手持长枪,面对柔然的骑兵,根本不敌。
凭借雁门关的天险,能固守疆域,就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所以,回击这个选项首先就被否决了。”
杜审言的眼眶渐渐泛红,他静静地凝视着少女,没有说话。
感受到了他内心的痛苦,少女轻声说道:
“向太傅还说,柔然人只会骑马放牧,一旦遇到天灾,他们无以为继,就只能到中原来抢夺。
所以,怀柔也是不可取的,得从两方面下手。”
闭上双眼,睫毛轻颤,少女缓缓开口,
“临行前,向太傅赠送了一本书给我,‘解忧公主’的传记。”
汉武帝时期,为联合西域强国乌孙共同抗击匈奴,实行“断匈奴右臂”的战略。
刘解忧,以宗室女身份被封为公主,肩负着维系汉乌联盟、共抗匈奴的重任,踏上了通往遥远乌孙的漫漫和亲路。
她远嫁异域五十载,历经三任丈夫、政治风云变幻、战乱围困,却将汉地的礼仪、文化、生产技术带入乌孙及西域。
少女的眼眸中,有着无尽的悲悯之情,轻柔而坚定地说道:
“礼义生于富足,盗窃起于贫穷。
我相信,柔然人并非生来就渴望成为强盗。
我愿用我的余生,引领柔然的百姓投身于农桑事业,让那片原本荒芜、杂草丛生的土地,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长出金黄的谷物。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当那些在温饱线上苦苦挣扎的柔然百姓,能够拥有几亩薄田,能够饱腹暖身。
我坚信,他们定然不会再甘愿冒着生命危险,奔赴前线去掠夺他人。”
话音落下,少女微微踮起脚尖,在杜审言的脸颊上轻轻落下一吻。
如同春风拂面,轻柔而温暖,却又带着一丝决绝。
“审言,请尊重我的大义,让我去追逐我的梦想吧。”
昭华公主的故事至此讲完,然而,在场的将士们却久久无法平静。
许多人的眼眶泛红,更有少数人,低声抽泣。
缓缓抬起眼眸,杜审言的目光如寒星般冰冷,扫视了一圈在场的众人。
“现在,可还有人怀疑,我来到雁门关,是为了给昭华公主站台,为她摇旗呐喊的吗?”
刺客首领的眼睛里充满了懊悔和自责,他的声音低沉而带着一丝颤抖:
“杜将军,我真的不应该偏听偏信,仅仅凭借一个人的片面之词就对你产生怀疑。
如果您今天能够高抬贵手放我一马,我愿意带领我的兄弟们,远赴柔然王庭,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将昭华公主救回来。”
杜审言面无表情地看着刺客,沉默片刻后,他挥了挥手,示意手下的士兵将刺客一行人带到大厅中。
朗声道:
“诸位,你们都是南越的子民,却因为被人蒙蔽而屡次试图刺杀我。
今天,我给你们一个机会,如果你们能够立下誓言,从此不再做这种让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那么你们就可以自由离去。
至于去柔然王庭营救昭华公主这样的事情,实在是太过凶险,几乎是九死一生,我并不建议你们去冒险。”
刺客首领高声喊道:
“杜将军,我们本就是死士,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如果上天有眼,让我们侥幸能够救回公主,那么还请您答应我们一个请求。”
杜审言顿足,转过身来,沉声道:
“你所求何事?”
刺客首领高声回应道:
“杜将军,我等此番前来,实非为个人私利,而是为了天下苍生。
还好,我们并未犯下大错,伤害到你。
正所谓,不打不相识,若我们真的能成事,便希望与你结为异姓兄弟。
从此之后,你我虽无血缘之亲,却胜似亲兄弟。”
杜审言闻言,心中微微一动,但他并未立刻表态。
刺客首领见状,继续说道:
“倘若我们此行有去无回,命丧黄泉,那么就只请杜大人,每逢清明节时,能往西北方向,洒下一杯冷酒,以慰我等在天之灵。
如此,我等便心满意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