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1910从岭南走出的军阀头子 >  第191章 物资到港

涯州岛,椰城港。夜色如墨,海风带着咸腥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几艘吃水颇深、风尘仆仆的远洋货轮,如同疲惫归家的巨兽,在引导船的微弱灯火下,缓缓驶入被严格灯火管制的港区。

没有欢迎的汽笛,没有喧嚣的人声,只有海浪拍打船舷的单调声响。

码头早已被清场戒严。工兵旅的精锐士兵,在旅长林国瑞的低沉口令下,如同鬼魅般行动。

他们穿着深色工装,动作迅捷而无声。巨大的龙门吊在探照灯的指挥下,发出低沉的嗡鸣,将一个个沉重无比、钉得严严实实的木箱从货轮深舱吊起。

箱子上贴着五花八门的标签:巴达维亚矿山设备备件、马尼拉化工实验耗材、新加坡光学仪器 - 小心轻放。

木箱被稳稳地放在早已等候多时的军用卡车上,厚重的帆布立刻被拉上遮盖严实。整个过程,只有金属挂钩的碰撞声、吊机的电机声和士兵们粗重的呼吸声,气氛肃杀而神秘。

在龙渊基地最深处,一处新开凿、浇筑了厚厚钢筋混凝土、安装了厚重防爆门的绝密仓库内,灯火通明。

邓贤、陈念和、林晨武、林绍成,以及儋州机械厂厂长陈国栋、钢铁厂总工王铁山、新成立的化工研究所负责人李博文等核心技术人员,如同朝圣般围拢着刚刚运抵、正在开箱的这些工业设备。

空气中弥漫着防锈油、新木料和一种名为希望的激动气息。

“司令!您看!您快看!”

机械厂长陈国栋的声音带着哭腔,他像抚摸情人一样,抚摸着刚刚开箱、在灯光下闪烁着冰冷金属幽光的一条巨大、平整如镜的导轨,那是高精度万能磨床的床身。

“德意志国克虏伯的顶级货!真正的工业脊梁!有了它,我们加工枪管膛线的精度误差,能从现在的头发丝粗细,缩小到十分之一!炮闩的闭锁面可以严丝合缝!未来发动机的曲轴、凸轮轴…精度能提升几个数量级!困扰我们枪炮寿命和威力的最大瓶颈,破了!” 他的手指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另一边,化工所的李博文博士,这位平时严谨刻板的学者,此刻正捧着一叠厚厚的德文图纸,如同捧着稀世珍宝,眼镜片后的眼睛闪烁着狂喜的光芒:“妙!太精妙了!这套连续化苯胺生产装置的设计!连续进料、多级反应、自动控温、在线分离…完全解决了我们现在土法上马、效率低下、纯度波动大的致命问题!司令!只要这套设备能造出来,我们的磺胺产量能翻三番!生产成本能砍掉一半!纯度还能再上一个台阶!更重要的是,”

他激动地指着图纸上的一个复杂塔器。“这为合成其他更复杂、更高效的磺胺衍生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是打开现代化学制药大门的钥匙啊!”

最引人注目的是仓库中央被严密保护起来的几个特制防震防潮箱。打开后,里面是码放得整整齐齐的金属微缩胶卷盒和一摞摞厚重的、印着mAN标志的德文技术手册。

随船抵达、化名柯默的K.m.先生,他是原德意志国mNA柴油机设计局高级工程师,在翻译的协助下,拿起一份放大的核心结构图,声音带着日耳曼式的严谨和压抑不住的兴奋:

“尊敬的邓司令,诸位,这就是海妖V12缸高速柴油机的灵魂!虽然还不是完整的舰用推进型号,但其紧凑的V型排列、创新的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独特的高效冷却回路设计…这些理念,至少领先时代五年!以贵方现有的工业基础,直接仿制完整舰用机有难度,但吃透这些核心技术,完全能设计制造出功率足够驱动海鹰级巡逻舰的可靠柴油机!这将彻底摆脱对不可靠进口发动机的依赖!我们团队请求立刻开始核心部件的试制和实验台架搭建!”

邓贤的目光缓缓扫过这些用白色黄金换来的、凝聚着人类顶尖智慧的结晶——冰冷的机床导轨、散发着油墨香的图纸、承载着澎湃动力梦想的微缩胶卷…最后,他的目光落在墙角一个不起眼的纸箱里。

里面堆满了从欧罗巴带回来的、不同语言标签的琼崖牌磺胺粉空玻璃瓶。

这些曾经装满救命粉末的小瓶,如今成了这段传奇交易最朴素的见证。

他走过去,拿起一个印着优雅法文标签的精致小瓶,指尖摩挲着光滑的玻璃,嘴角勾起一丝冷峻而无比满意的弧度。

“诸位!”

邓贤的声音在巨大的仓库里回荡,带着金属般的质感。“看到了吗?这就是知识的力量!是我们用磺胺换来的工业血脉!是琼崖未来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石!”

他看向因激动而脸色微红的林绍成,“林博士,你的磺胺居功至伟!但我们的征途,才刚刚开始!现在,我命令!”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1. 林绍成: “制药厂在全力保障现有高品质磺胺生产供应的同时,立刻启动两大任务:

基于新引进的连续化苯胺技术图纸,由李博文研究所牵头,工兵旅、儋州技工纵队全力配合,筹建大规模、自动化苯胺生产线!目标:半年内试产,一年内将磺胺成本降到现在的三分之一!产能翻三倍!”

成立新药研发攻关组,由你亲自挂帅!目标直指磺胺噻唑 和磺胺嘧啶以 !我要疗效更强、副作用更小、能卖出更高价钱的新一代白色黄金!保持一代的技术代差优势!。”

2. 陈国栋: “新到的机床,是工业母机中的母机!立刻在龙渊基地组建最高防护等级的精密加工中心!由你亲自坐镇!以柯默先生团队的海妖柴油机图纸为核心,整合我们现有的发动机研发力量,成立琼崖动力研究所!

给我集中一切资源,一年内,给我拿出能稳定运行、功率达标的船用高速柴油机原型机!同时,枪械、火炮生产线必须利用新设备,全面提升加工精度、一致性和生产效率!我要看到琼崖十九年式步枪的质量和产量双飞跃!”

3. 李博文: “苯胺新工艺落地是你当前的首要任务!同时,启动基石计划——合成氨预研!利用我们田独焦化厂副产的氢气,还有刚投产的小硫酸厂产品,摸索哈伯-博施高压合成工艺!哪怕先建个小实验炉!化肥和炸药,是支撑我们未来战争机器的两条钢铁大腿,必须尽早迈开步子!”

4. 林国瑞: “配合各厂所需求,龙渊基地二期扩建工程立刻上马!重点是:更深、更坚固、配备独立通风和发电系统的地下洞库车间!能抵御重磅炸弹的防空掩体和设备储藏库!还有为柴油机试车准备的隔音防爆试验场!榆林港的教训,绝不能在龙渊重演!要钱给钱,要人给人,工期只能提前,不能拖后!”

“是!”

仓库内响起一片激昂的应诺声。引进的技术如同强效催化剂,瞬间点燃了琼崖人自主攀登科技巅峰的万丈豪情。

每个人眼中都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信心和近乎狂热的干劲。

然而,就在这充满希望的时刻,情报局长叶怀瑾神色凝重地匆匆走进仓库,甚至来不及欣赏周围的宝藏,径直走到邓贤身边,压低声音:“司令,信天翁从瑞式转来最高等级警报!我们通过磺胺接触德意志国技术人员的行为,可能引起了扶桑特高课的警觉!他们在欧罗巴,特别是在德意志国和瑞式的活动近期异常活跃,似乎在秘密调查磺胺的最终流向和南洋联合的真实背景!

同时,羊州站急电:扶桑驻羊州领事近期频繁密会新岭南军阀陈月楼,内容不详,但绝非好事。另外…我们的海岸监视哨报告,自榆林事件后,扶桑海军在琉球海峡和南海北部的所谓例行巡逻舰只数量增加了一倍,航迹也更靠近我方控制线!”

仓库内热烈的气氛瞬间凝固。所有人都感到一股寒意顺着脊椎爬上来。贪婪的恶狼,果然嗅到了黄金的味道,露出了獠牙。

邓贤的眼神骤然变得无比锐利,如同出鞘的利剑。

他走到仓库中央,环视着周围代表琼崖未来的基石,声音冰冷而沉稳:“告诉穆勒,立刻停止所有面向德意志国的技术易货接触!欧罗巴行动全面转入静默!后续交易,只做黄金和硬通货,优先购买我们无法自产的战略性原材料(如镍、铬、钼等特种合金元素,天然橡胶,石油)。已经上路的种子,启动最高级别护卫预案,务必确保万无一失!”

他顿了顿,嘴角浮现出一丝冷酷的笑意:“至于扶桑人…叶局长,启动迷雾计划!”

“迷雾计划?” 叶怀瑾追问。

“对!三重迷雾,迷惑恶狼!” 邓贤的声音带着掌控全局的自信:

“在欧罗巴、北美、东南亚,通过我们的代理人网络,大量散播精心编制的消息:就说南洋联合的磺胺粉,其神秘原料产自荷属东印度群岛一个叫塔纳姆贝拉的岛屿,由当地某种稀有植物提取。核心技术则属于一位为躲避战乱而隐居瑞式伯尔尼深山的犹太化学天才赫尔曼·伯格曼博士。把水彻底搅浑!让特高课去爪哇岛的雨林和瑞式的雪山里瞎转悠吧!”

“老陈,你以琼崖地方政府商务特使的公开身份,主动约见扶桑驻羊州的商务代表。姿态放低点,语气谦恭点。表示我们琼崖地处偏僻,只想安安稳稳做生意,赚点辛苦钱。我们愿意以非常优惠的价格,向他们长期稳定供应优质生铁、粗铜矿砂…甚至,可以少量、定期提供一些磺胺粉,用于人道主义或研究用途。让他们觉得我们软弱可欺,眼里只有蝇头小利,毫无威胁。”

“命令邓明磊!从他的特战旅中挑选最精干的地雷专家小队,携带我们最新研制的反步兵\/反车辆地雷和遥控爆破装置,秘密渗透至雷州半岛我方控制线以外,但靠近日军可能感兴趣的区域——比如潜在的登陆滩头、隐蔽的侦察据点附近、重要的交通线岔路口…提前布设雷区!记住原则:只布雷,不主动攻击!手法要专业,要伪装成遗留战场或走私者陷阱。要让扶桑人下次派人过来时,先尝尝铁西瓜开花的滋味!要让他们感觉到痛,流血,却又抓不到我们任何把柄!让他们知道,琼崖这块肉,不是那么好吃的!”

叶怀瑾眼中精光一闪,心领神会:“明白!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示之以弱,暗藏杀机!司令高明!”

邓贤走到仓库巨大的海南岛地形图前,手指重重按在岛屿的中心,仿佛要将所有的决心和力量都灌注进去:“我们的根在琼崖!命脉是科技与工业!现在,基石已经打下!下一步,就是争分夺秒,把这些图纸、设备、知识,消化、吸收、再创新!把它们变成我们手中的枪炮、海上的战舰、田里的粮食、工厂的动力!用钢铁、化工、机械,铸造属于我们自己的海上钢铁长城!扶桑人想伸爪子?那就先剁掉他几根指头!但最终的决战…时机未到。继续蛰伏!继续壮大!时间…依然在我们手中!”

仓库厚重的防爆门缓缓关闭,将外面世界的风声和海浪声隔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