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无痕之罪 >  第144章 关键目击者

技术科的蓝光在凌晨四点显得格外刺眼。林涛盯着证物袋里的袖扣,金属表面反射的光斑在他眼底跳动。秦越的白大褂上沾着咖啡渍,她第三次调整显微镜焦距时,主机突然发出尖锐的警报声。

"找到了。"秦越的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袖扣纤维里的灰尘成分。"

林涛凑近屏幕,潮湿的警服贴在背上。放大两千倍的图像显示,那些灰色颗粒中混着大量纤维素和酸性物质,与"时光褶皱"书店旧书特有的纸张降解产物完全吻合。

"这不可能是案发现场遗留的。"秦越的指尖在键盘上飞舞,"根据气象记录,案发当天湿度达到87%,这种纸张颗粒在潮湿环境下会迅速板结。"她调出对比图,"但袖扣上的颗粒呈松散状,说明是在干燥环境中附着——比如那家书店的阁楼。"

窗外雨声渐密,服务器机柜的指示灯将秦越的侧脸映成青紫色。林涛注意到她耳后那块医用胶布边缘又翘起了一些,露出下方不自然的灰白皮肤。

"有人在栽赃。"林涛的指节敲在桌面上,"陆铭从不去那家书店。"

秦越摇头,碎发垂在眼前:"但监控显示'陆铭'确实出现过。"她调出录像,"看这个细节。"

屏幕上是书店门口的监控画面。戴着鸭舌帽的"陆铭"推门而入,左手搭在门把上。林涛的太阳穴突突跳动——真正的陆铭是右撇子,连签名都习惯性向右倾斜。

"模仿者。"林涛的喉结滚动,"调出所有拍到左手的画面。"

雨水在警车挡风玻璃上蜿蜒成河。林涛握着方向盘,指节发白。车载电台滋滋作响,偶尔传出调度中心模糊的通话声。秦越在旁边快速比对监控截图,笔记本屏幕的光在她脸上投下跳动的阴影。

"七次出现,六次用左手。"她咬着下唇,"但咖啡厅那次..."她的声音突然卡住。

林涛瞥见屏幕上闪过陆铭用右手搅拌咖啡的画面,日期是张薇死亡前三天。同一时段书店监控里,鸭舌帽男子正在翻阅医学期刊。

"两个人。"林涛的声音沙哑,"有人在假扮陆铭。"

手机突然震动,周小雅发来短信:「林警官,我能和你谈谈吗?关于陆铭说的镜子。」

周小雅的公寓弥漫着薰衣草香薰和未干油漆的混合气味。她蜷缩在沙发角落,指甲上的红色甲油已经斑驳。林涛注意到茶几上的烟灰缸里堆满"黑雀"烟蒂,过滤嘴上的齿痕与书店后门发现的一模一样。

"他总说有人在镜子里看他。"周小雅的手指绞在一起,"最开始我以为是他写小说太投入..."

林涛的铜哨在口袋里发烫。他掏出记事本时,一张照片从文件夹滑落——1999年疗养院火灾的剪报。周小雅突然扑过来抓住照片,指甲在"陆文渊"的名字上划出白痕。

"张薇死前一周来找过我。"她的声音像是从齿缝里挤出来的,"她问陆铭父亲当年在疗养院负责什么项目。"周小雅颤抖着指向照片边缘,"看到这个穿白大褂的人了吗?陆铭说小时候见过他站在卧室镜子里。"

林涛凑近看那个模糊的身影,后颈汗毛突然竖起——那人左手无名指的位置明显缺失。照片反射的玻璃上,隐约可见几个穿病号服的孩子排成一列,胸口别着数字徽章。

"第七个孩子呢?"林涛指着玻璃倒影中断裂的序列。

周小雅突然崩溃大哭:"陆铭那晚回来浑身湿透,一直念叨'7号受体记忆稳定'...第二天张薇就..."她的视线飘向书架,那里摆着陆铭所有小说的签名版,最新一本扉页上写着"给小雅,镜中真相"。

林涛的手机突然亮起,秦越发来紧急消息:在袖扣内侧发现微量放射性物质,与疗养院废弃实验室使用的示踪剂匹配。

"陆铭还说过什么?关于镜子?"

周小雅从沙发垫下抽出一本笔记:"他画满了这个。"翻开的内页上全是扭曲的镜面结构图,角落里反复出现"7=∞"的算式。最后一页粘着张薇的名片,背面写着"他知道镜子的事"。

窗外闪电劈过,公寓的镜子在刹那间映出林涛身后的走廊——一个戴鸭舌帽的身影正缓缓举起左手,无名指处空荡荡的。

废弃疗养院的铁门在风中发出呻吟。林涛和秦越踩着积水前进,手电光束扫过墙上的涂鸦。秦越的检测仪突然尖叫,指针直指地下室方向。

"放射性残留超标三十倍。"她的声音在防毒面具后发闷,"最近有人来过。"

通往地下室的楼梯扶手上,新鲜的手印在灰尘中清晰可见。林涛数了数——左手五个,右手四个。缺失的无名指印在应急灯下像个小型的黑洞。

地下室的门锁被专业工具切开,边缘还带着金属光泽。秦越蹲下采集样本时,一滴蜡油从上方滴落,抬头看见门框上固定着微型摄像头,与书店后门发现的一模一样。

"有人比我们早到一步。"林涛检查了摄像头的角度,"他在监视这个房间。"

推开门的那一刻,霉味混着福尔马林气息扑面而来。手电光照亮整面刻满名字的墙壁,最新的一道刻痕还带着木屑:"张薇 2023.9.13"。在它上方二十厘米处,"陆文渊 2001.7.7"的刻痕已经氧化发黑。

秦越的紫外线灯突然照亮墙角的老式档案柜。最上层抽屉贴着一张泛黄的标签:"镜面计划:受体状态追踪"。当她拉开抽屉时,成群的潮虫从文件缝隙中涌出。

"找到了。"秦越的声音颤抖,"7号档案。"

林涛凑近看那份泛蓝的文件夹,封面上用红笔圈着的数字"7"已经褪色。里面是张集体照:七个穿病号服的孩子站在镜子前,镜外孩子胸口别着数字徽章,而镜中倒影却戴着完全不同的编号。

"看镜子里的7号。"秦越的指尖停在镜面倒影上——那个孩子虎口处有月牙形疤痕,与林涛的一模一样。

档案最后一页是份脑电图报告,顶部印着"7号受体 林涛(记忆植入成功)"。附注栏里医生潦草地写着:"主体记忆覆盖完成,但镜面反射行为仍存在5%误差,建议加强电击 conditioning。"

林涛的太阳穴突突跳动,童年噩梦的碎片突然清晰——白色房间、刺眼的灯光、戴着橡胶手套的手将一面镜子推到他面前...

"地上有东西。"秦越突然说。她的手电光照亮地板上的新鲜鞋印,纹路与张薇案发现场外围采集的完全一致。

林涛的手机突然震动,匿名号码发来一张照片:疗养院火灾现场,七个孩子站在焦黑的建筑前。照片边缘被烧焦,露出半个穿白大褂的身影——那人左手无名指缺失,腕表反射的光斑组成数字"7"。

"我们得离开。"秦越抓住林涛的手臂,"有人在——"

地下室的灯突然全部亮起。刺眼的白光中,林涛看见门口站着戴鸭舌帽的男子,左手插在口袋里,无名指的位置明显凹陷。那人举起右手,一样东西从他指间落下——是林涛的警徽,背面刻着"7号"。

当林涛拔枪时,灯光再次熄灭。黑暗中传来金属碰撞声,等应急灯亮起,门口只剩警徽躺在一滩雨水中,边缘沾着灰色纤维。

警局的走廊灯管滋滋作响。林涛盯着电脑屏幕上的监控录像,画面中"陆铭"正用左手推开书店的玻璃门。秦越在旁边比对鞋印模型,实验室的紫外线灯将她手中的纤维样本照出诡异的荧光。

"同一人。"她将样本袋递给林涛,"书店、疗养院、张薇案发现场,鞋印磨损特征完全一致。"

林涛的视线落在样本袋标签上——纤维中含有石墨烯涂层,常用于防静电工作服。他的手机突然亮起,技术科同事发来消息:在袖扣上检测到纳米级金属碎屑,成分与疗养院实验室设备匹配。

"这不是巧合。"林涛的声音沙哑,"有人在重现当年的实验。"

秦越调出一份电子档案:"杨振,圣心疗养院实验室助理,2001年上报死亡。"她放大照片,"但你看死亡证明的签名医师..."

林涛的瞳孔收缩——签署医生是陆文渊,而证明书边缘有个模糊的指纹,与陆铭的档案记录完全一致。

"父子联手伪造死亡。"秦越的指尖敲击桌面,"杨振可能一直在..."

警报声突然响彻警局。陈志刚冲进办公室,脸色铁青:"陆铭的律师刚提交了新证据!"他将平板电脑摔在桌上,"案发时书店监控拍到陆铭在买书,而张薇死亡时间被修正了!"

屏幕上是清晰的监控画面:陆铭站在收银台前,右手拿着信用卡,时间显示9月12日22:39。法医报告在下方闪烁——根据胃内容物重新分析,张薇实际死亡时间应在22:30至22:45之间。

"这不可能。"林涛攥紧铜哨,"我们看到的左手推门录像呢?"

陈队压低声音:"系统记录显示那段视频已损坏。"他的手指在桌面上敲出摩斯密码般的节奏,"上面要求立即释放陆铭。"

当林涛追出警局时,雨幕中一辆黑色轿车正缓缓驶离。后车窗降下一半,露出陆铭苍白的脸。他的嘴唇蠕动着,似乎在说某个词。林涛读懂了那个口型:"镜子"。

手机再次震动,未知号码发来最后一条消息:「7号,你看见镜子里的自己了吗?」附件是张实时照片:林涛的公寓门口,一个戴鸭舌帽的身影正将左手按在猫眼上。

林涛的公寓门锁有被撬动的痕迹。他持枪缓步进入,枪口随着手电光束扫过每个角落。客厅的镜子被人用红笔画了个大大的"7",下方地板上散落着几十张照片——全是不同角度的监控截图,每张里的"陆铭"都在用左手做不同动作。

浴室传来滴水声。林涛踢开门时,淋浴喷头正在空转,镜子上布满水雾。有人用手指在镜面写下:"记忆是面哈哈镜",最后一个字的笔画拖得很长,像是写字人突然被拖走。

卧室的电脑屏幕亮着,显示一封刚收到的邮件。附件视频里,戴口罩的男子站在疗养院地下室,左手无名指的位置缠着绷带。他举起一份发黄的档案,封面上"镜面计划"四个字下面,贴着林涛童年入院的照片。

"你分得清镜子里外吗?"视频里的声音经过变声处理,"7号受体表现优异,但最近开始产生自我意识。"画面突然切换成书店监控,戴口罩男子正将袖扣塞进陆铭的外套口袋。

林涛的太阳穴突突跳动。他转身时,衣柜的穿衣镜映出他身后的窗户——戴鸭舌帽的男子正站在防火梯上,左手举着某种注射器。当林涛扑向窗户时,那人迅速消失在雨幕中,只留下防火梯上一串湿漉漉的鞋印,纹路与疗养院发现的完全一致。

书桌上的台灯突然爆裂。在黑暗降临前的瞬间,林涛看见镜中的自己仍然站在原地,虎口的月牙疤痕正渗出鲜血,在镜面上歪歪扭扭地流成数字"7"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