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博实验室的中央,一张覆盖整个地面的星图正泛着暗金色的光。这是用特级mAx材料打造的三维星图,每一寸金属表面都雕刻着精确到光年的星系坐标,从太阳系延伸至银河系边缘的猎户臂,密密麻麻的光点像撒落的金沙,却都处于黯淡的休眠状态。薛逸辰站在星图中央,冰蓝色的眼瞳映着头顶缓缓转动的银河望远镜全息投影——最后一组抛物面天线刚刚完成校准,进度条上的剩余步骤彻底归零,暗金色的“完成”二字在屏幕上熠熠生辉。
“启动空间描点。”他的声音在实验室里回荡,指尖在虚拟控制面板上轻轻按下。
银河望远镜的12组抛物面天线突然同步转向,对准银河系旋臂的某个节点。暗紫色的能量流在聚能环内奔腾到极致,量子观测阵列的100万个传感器同时启动,将捕捉到的第一组空间坐标转化为数据流,顺着特制的导线注入mAx星图。
星图上,代表太阳系的光点率先亮起。淡金色的光芒从坐标中心蔓延,沿着雕刻的轨道点亮了水星、金星、地球……直到冥王星,整个太阳系的光晕在星图上形成一个完美的螺旋,像一枚镶嵌在金属表面的活勋章。林教授的虚拟形象悬浮在旁,雪白的长发被星光染成淡金色,金丝边眼镜后的瞳孔里闪烁着震撼:“空间描点的误差值0.001光年,比理论最高精度还高3个数量级。”
薛逸辰的指尖划过太阳系的光晕,触感冰凉的金属表面传来细微的震颤——这是空间坐标与星图产生共振的证明。“第一组目标:距离太阳系12光年的鲸鱼座t星。”他调出银河望远镜的观测数据,这颗恒星周围存在3颗类地行星,其中一颗的大气成分与地球相似度89%,“让望远镜锁定它的空间坐标。”
实验室外,青藏高原的银河望远镜突然调整角度,抛物面天线对准鲸鱼座的方向。暗物质聚能环释放出一道肉眼可见的紫色光束,刺破大气层直抵宇宙深处。7分23秒后,星图上代表鲸鱼座t星的光点骤然亮起,比太阳系的光芒更明亮,周围还浮现出三颗环绕的小光点,像被主星牵引的孩子。
“坐标描点成功,附带行星参数同步录入。”林教授的声音带着激动,她看着小光点旁弹出的全息标签:“t星b:液态水覆盖率67%,大气含氧量21%,重力加速度0.9g。”这些数据在常规观测中需要至少3年的持续监测,而银河望远镜只用了7分钟,“穿梭系列的星舰如果要探索这里,直接导入坐标就能生成最优航线。”
薛逸辰的指尖移向更远的坐标——距离太阳系27光年的织女星系。那里存在一个已知的白矮星遗迹,是测试空间描点极限的绝佳目标。“第二组目标:织女星遗迹,坐标J2000.0 18h36m56s 38°47′01″。”
银河望远镜的聚能环再次亮起,这次的紫色光束持续了15分钟。星图上,织女星遗迹的光点亮起时带着淡淡的蓝色,周围的空间坐标呈现出扭曲的纹路——这是白矮星引力场的残留影响,星图通过这些纹路自动生成了“危险预警”:“进入该区域需开启空间护盾,引力扰动可能导致星舰结构疲劳。”
“这才是星图的真正价值。”薛逸辰调出穿梭系列的设计图,最新的“穿梭-7”星舰模型上,舰桥中央预留了星图接口,“不仅是坐标,还有环境参数、危险预警、甚至潜在文明的信号特征,都能实时同步到星舰系统。”他顿了顿,指尖重重点在星图边缘的空白区域,“未来探索到新的星系,就让星舰带着星图去点亮更多光点。”
林教授突然指向星图角落,那里有一颗被标记为“异常”的光点正在闪烁。这是银河望远镜自动捕捉到的坐标,距离太阳系41光年,既不属于已知恒星,也不是星云,却持续释放着规律的脉冲信号。“空间描点显示这里存在强磁场,信号频率与我们之前收到的‘1.27秒周期信号’完全一致。”
薛逸辰的冰蓝色眼瞳骤然收缩:“是之前那个疑似人工调制的信号源。”他立刻让银河望远镜聚焦该区域,星图上的异常光点瞬间放大,周围浮现出复杂的空间褶皱——这证明那里存在某种大型人造结构,能扭曲周围的时空。“给这个坐标标记‘高优先级探索目标’,让穿梭系列的首航舰队优先调查。”
当异常光点被赋予红色标记时,星图突然整体亮起,所有已描点的坐标之间自动生成了淡金色的航线。从太阳系到鲸鱼座t星,从织女星遗迹到异常信号源,航线像血管般在星图上蔓延,每个拐点都标注着“空间跳跃点”——这是银河望远镜结合虫洞技术计算出的最优跃迁位置,能让星舰的航程缩短60%。
“穿梭系列的武器系统参数已同步到星图。”林教授调出星舰的武装配置:舰首的暗物质主炮、侧舷的空间鱼雷、舰载的智子防御网,“如果在探索中遭遇敌对文明,星图会自动分析对方的舰队阵型,生成最优攻击方案。”她指着异常信号源的红色标记,“比如这里,如果发现敌对文明,星图会建议先摧毁对方的磁场发生器,瓦解他们的空间防御。”
薛逸辰走到星图边缘,那里的金属表面还保持着原始的暗金色,等待被更多光点点亮。他想起三年前地球晋升1级文明时,系统奖励的“万年时光加速卡”还静静躺在保险柜里——那时的他,还不敢想象能亲手点亮银河系的坐标。而现在,银河望远镜像一只睁开的巨眼,正为人类揭开宇宙的神秘面纱。
“让军工部门立刻量产星图模块,确保每艘穿梭系列星舰都能配备。”他的指尖在星图上轻轻敲击,所有已点亮的光点突然同步闪烁,像在回应他的指令,“第一批星舰的探索名单就从这几颗星星开始,鲸鱼座t星适合建立前哨站,异常信号源需要武装侦查,织女星遗迹可以作为空间跳跃的中转站。”
林教授调出穿梭系列的生产进度:“穿梭-7的首舰已完成70%,搭载的星图接口能兼容最新的空间描点数据。”她看着星图上蔓延的金色航线,突然明白薛逸辰的深意——这不仅是探索工具,更是一张宇宙级的“作战地图”,“等所有星舰就位,我们就能在银河系里拥有真正的话语权了。”
实验室外,银河望远镜的抛物面天线缓缓转动,继续扫描着未知的星域。暗物质聚能环释放的紫色光束在加速时间的阳光下划出优美的弧线,像在给星图上的光点源源不断地注入能量。薛逸辰知道,点亮这几颗星星只是开始,当穿梭系列的星舰带着星图驶向宇宙时,更多黯淡的坐标会被一一唤醒,而那些隐藏在黑暗中的文明,终将在人类的星图上,留下或友好、或敌对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