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替嫁傻妃:觉醒后惊天下 >  第252章 鸟铳

烛火在密闭的密室中摇曳,将苏砚秋棱角分明的侧脸映照得忽明忽暗。

苏砚秋将那片染血的碎瓷放在案几上,瓷片与檀木相触,发出清脆的声响。

她直视太子,不卑不亢:"战王妃手中握有一种名为'枪'的武器,能在百米之外取人性命,快若闪电,声如惊雷。"

太子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扶手,节奏越来越快:"哦?!世上岂有此等兵器?难怪这次没损一兵一卒就让匈奴答应这么苛刻的条件!"

苏砚秋缓缓坐在太子身边的木椅上,"是的,有了这种武器,太子争霸天下都不成问题。"

太子闻言猛地抬头:“你很了解这种武器?”

“略有耳闻!”

"哦?你可有制造之法?"

"不过……以当世工匠之能,尚无法完全复制'枪'的精密构造。"

苏砚秋顿了顿,"但我可以改良出一种名为'鸟铳'的武器,虽射程稍逊,威力略减,却仍能在八十步内击穿重甲。"

烛火又是一阵摇曳,将太子阴晴不定的脸色映照得更加深沉。

他起身踱至窗前,望着漆黑的夜空,久久不语。

苏砚秋知道太子正在权衡利弊——这种武器一旦问世,将彻底颠覆现有的战争规则。谁能率先掌握,谁就能在这权力博弈中占据绝对优势。

"你有何条件?"太子突然开口,声音里已不带任何情绪。

苏砚秋为自己倒上一杯茶,抿了一口:

"我可以为太子提供鸟铳的制造图纸,但我想要一个封号。"

太子终于转身:"你想要什么封号?"

"公主封号。"

苏砚秋直视他的眼睛,"不是虚衔,而是有封地、食邑的真正公主。"

帐内一时寂静,只有烛芯燃烧的细微声响。

霍修杰突然笑了:"你可知我朝从未有册封民间女子为公主的先例?"

"正因为没有,才值得开创先河。"

苏砚秋从容回应,"况且,殿下即将面临的困境,远不止只是面对战王夫妇。"

霍修杰眼中精光一闪:"此话怎讲?"

"您不是还有两位兄弟吗?难道以后不会有其它的皇子?"

苏砚秋轻声道,"而皇上现在还年轻,要到你继位还要多少年,而这个过程中难免会有什么变数,你觉得呢殿下?"

这句话像一把利刃,直指霍修杰心中最深的忧虑。

他盯着眼前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子,第一次认真审视她:"你到底是什么人?"

他感觉第一次认识她一样,当初救他的时候,他以为她不过是一个略有点拳脚的山野小姑娘。

可现在她的这些想法,还会设计武器,这可不像是没见过世面的普通山野姑娘。

"我当然是一个能帮殿下的人呀。"

苏砚秋从怀中取出一张鸟铳制作图,"这是鸟铳的详细图,您先看看。"

这图也不过是她从系统商城里用300积分购买的。最近没做什么帮助人的事,买了这张图,积分又见底了。

不过如果用这张图帮助太子成功制造出鸟铳的话,他可以获得500积分。

霍修杰接过图纸,快速浏览后脸色微变。图纸画得非常详细,每一个拆分零件,第一个细节都标注得非常清楚,成品图画得像真的一样。

这样的画功,就算是京城画术最好的画师都没有这样精妙的功底。

此时的他对苏砚秋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个女子真的是全身的透着神秘,她不止有高超的医术,居然画技也这么出色。

只不过,他不知道这其实就是照片,苏砚秋哪会画画。

他沉默片刻,突然问道:"这鸟铳,你从何处得来?"

"这是我画的呀。"

苏砚秋眼不红心不跳的说道,"这些图纸可是我花了好几个晚上才画好的。"

霍修杰两眼感动地看着苏砚秋,想着她居然为了他做了这么多。

霍修杰踱步至窗前,月光透过云层洒在他的脸上。

他背对着苏砚秋:"即便鸟铳真如你所言,封公主一事也非儿戏。父皇不会同意,朝中大臣也不会同意。"

"所以需要殿下巧妙安排。"

苏砚秋走近几步,"我听闻先帝曾认义女封郡主,不妨先以此为由。待鸟铳建功,再行加封。"

霍修杰转身,两人目光相接:"你为何非要公主之位?"

苏砚秋微微一笑,那笑容里藏着太多复杂的情绪:"女子在这世上,若无身份地位,连自保都难。更何况..."

她顿了顿,"我还有些未完成的事。"

她来到这个世界,原主没有什么出众的家世,如果自己要走到更高的位置,那自己必须有个更高的身份。所以她借此让自己更上一层楼。

"给我三日考虑。"

霍修杰最终道,"图纸留下,我会找工匠验证。"

苏砚秋摇头:"图纸我只能给殿下看,不能留下。不过..."

她从袖中取出另一张纸,"这是部分构造图,足够验证真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霍修杰接过图纸,这张图全是线条组成,还有他看不懂的符号。

他抓住苏砚秋的手,“这图为何又是这样的?怎么确定真伪?”

"殿下可找人制作出一支试试。"

苏砚秋不闪不避,手腕在他掌心中纹丝不动,"但在此之前,请殿下想想,若这鸟铳真能改变战局,而您因犹豫错失良机..."

霍修杰松开手,苏砚秋行礼告退。

"李全。"霍修杰唤来心腹,"去查查这个苏砚秋的底细,特别是她父亲的事。另外..."

他压低声音,"再去找几个靠谱的铁匠来。"

李全领命而去。霍修杰再次展开那张鸟铳构造图,手指描摹着上面的线条。

窗外,一片乌云遮住了月亮,整个边城陷入更深的黑暗中。

京城

金銮殿上,八百里加急战报如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

"雁门关大捷!战王不损一兵一卒,击退匈奴!"

兵部尚书声音颤抖,捧着战报的手微微发颤,"匈奴单于已遣使求和,愿签十年不战之约,赔款一百五十万两白银,战马一千五百匹!"

龙椅上的皇帝猛地站起身,明黄色龙袍在晨光中熠熠生辉:"此话当真?"

"千真万确!"

程尚书跪伏在地,"霍将军亲笔战报在此,还有匈奴使节带来的和约文书!"

满朝文武哗然。两个月前,匈奴十万铁骑压境,朝中主和之声甚嚣尘上。谁能想到局势竟逆转得如此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