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幽谷怨灵 >  第2088章 《光轨尽头的约定》

小星站在界碑旁望着延伸向天际的光轨,忽然注意到雪橇棒的末端,刻着道极浅的蔷薇花纹。是林夏的笔迹,与他掌心熵晶的纹路完美重合——那是母亲牺牲前,在南极雪橇上偷偷刻下的,当时科考队友只当是随手的涂鸦,此刻在超新星的光芒下,花纹里竟浮现出行小字:“小星的第一根接力棒,要刻满他的脚印。”

社区要在“星轨接力馆”旁建座“光轨档案馆”,收集所有与接力棒有关的故事,用星尘墨水写在特制的光纸上,让字迹在黑暗中发光,寓意“每个约定都该被照亮”。小星把那根刻着蔷薇的雪橇棒,嵌在档案馆的正门门楣上,旁边摆着孩子们用光纸做的“故事卷轴”,每个卷轴里都藏着不同的承诺:“要发明防雪盲的观测镜”“每年带新队员认星轨”“把林夏阿姨的故事讲给学弟学妹”。有个戴眼镜的小男孩踮着脚贴卷轴,仰着头问:“小星哥哥,光纸会被雨水打湿吗?我怕林夏阿姨看不清我们的约定。”他指着门楣的雪橇棒:“不会,你看这棒在发光,是妈妈在用自己的光保护这些故事呢。”

林夏当年的研究生寄来批光纸,是用她的实验数据结晶做的,每张纸的边缘都泛着淡淡的极光色,附信里说:“我们用老师的光谱分析结果,做出了能保存百年的光纸,这样她的故事,能陪小星的孩子长大。”小星把光纸放在“光轨档案馆”的誊写区,孩子们轮流用星尘墨水抄写故事,有个小姑娘写:“林夏阿姨,今天我用你的方法观测到了天狼星,它的亮度刚好够照亮我写作业的书桌——原来你真的在给我们当路灯。”

“光轨档案馆”开放那天,国家天文局的领导带来了份特殊的礼物。是林夏未完成的超新星研究报告,扉页盖着“国家级成果”的印章,旁边附了张证书:“授予小星‘星轨传承者’称号,以延续林夏同志的科学精神。”小星接过证书时,档案馆的光纸突然集体亮起,在墙上拼出林夏的影像,她举着接力棒笑着说:“看,我们的研究,终于通过了宇宙的审核。”

小星在整理光纸卷轴时,发现卷隐藏的手稿。是林夏写给未来的信,里面详细记录了如何教孩子认星轨:“先找北斗七星当勺子,告诉小星这是宇宙的指南针;再教他看猎户座的腰带,说那是爸爸扎领带的样子;最后一定要指给他看超新星的位置——‘这是妈妈在挥手哦’。”他忽然想起自己八岁那年,曾在夜里哭着找妈妈,父亲打开天窗说“你妈妈在给你摆星星呢”,当时看到的星图,正是手稿里描述的模样,原来那些看似巧合的星空,都是母亲提前写好的剧本,用光年做邮费,准时送到他的童年里。

孩子们在档案馆举办了场“光轨故事会”。大家捧着发光的手稿,轮流讲述与林夏有关的想象:有人说她在黑洞里开观测站,有人说她变成了星尘裁缝,给每个星星做发光的衣裳,还有个孩子说“林夏阿姨现在是宇宙的老师,正在教外星人说中文”。小星给每个故事配了幅星图插画,说:“这些画会被射向太空,说不定真的能被妈妈收到。”

档案馆的“光纸墙”上,渐渐贴满了来自各地的故事。有张光纸上画着个小女孩,正踮着脚给望远镜系红绳,旁边写着“奶奶说这是林夏阿姨的幸运绳,系上就能看见最亮的星”;有张贴着片银杏叶,写着“用落叶做了个星轨仪,林夏阿姨说‘地球的年轮,也是宇宙的日历’”;还有张光纸被反复折叠,边角都磨亮了,上面写着“读了三十遍林夏阿姨的故事,今天终于敢独自走夜路——她的光纸,比手电筒还亮”。

小星在设计档案馆的“回声装置”时,特意加装了量子感应系统。“对着装置说出想对林夏说的话,光纸就会记录下声波,等超新星爆发时,信号会被传向宇宙,”他对孩子们说,“就像妈妈在日记里写的‘宇宙是最大的邮局,再远的信都能送到’。”第一个对着装置说话的是那个戴眼镜的小男孩,他说:“林夏阿姨,我长大想当宇航员,要去你变成的那颗星星上,给你带块地球的石头——让你也能想家。”

冬天来临的时候,“光轨档案馆”收到了份来自太空站的礼物。是航天员在空间站拍摄的地球影像,照片背面写着:“我们在太空看到了你们的光轨,像给地球系了条发光的围巾——林夏同志,你的孩子把接力棒,传到了宇宙里。”小星把照片贴在光纸墙的中央,忽然发现影像里的大陆轮廓,像极了林夏握接力棒的手,正温柔地托着整个地球。

小星在整理林夏的遗物时,从她的笔记本里抖落出张游乐园门票。是他五岁时吵着要去的星际主题乐园,票根背面写着:“等小星学会自己系鞋带,就带他去坐‘黑洞过山车’,告诉他‘勇敢的孩子,能穿过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