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 >  第425章 廉政司的权力

最后一句话落下,殿内鸦雀无声。所有官员都低着头,大气不敢喘。

侯蒙偷偷抬眼,见陛下的眼眶微微泛红,心里忽然一酸——陛下虽是帝王,却始终把将士们的生死放在心上,这份心意,比任何赏赐都更能暖人心。

王渊更是双腿发软,连忙再次躬身:“臣遵旨!臣定当亲自核查每一份抚恤金的发放,若有半分差池,臣甘愿受罚!”

赵翊点了点头,目光从王渊身上移开,语气渐渐缓和下来:“好了,论功行赏的事,就交给兵部和户部共同督办,务必尽快落实。”

他话锋一转,眼神里多了几分赞许,“不过,这次伐金,有一位功臣,朕必须单独提一提——他虽不在前线领兵作战,却为我军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朝臣们纷纷抬起头,眼里满是好奇。

蔡京心里琢磨:陛下说的是谁?是率军攻破会宁府城门的王元帅,还是在半路截杀金军粮草的韩将军?

赵翊看着众人疑惑的神情,嘴角勾起一抹笑意:“此人便是锦衣卫千户,周昊。”

“周昊?”有人低声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眼里满是陌生。

锦衣卫虽直属皇帝,但千户级别的官员,除了少数几个重臣,大多朝臣都未曾见过。

蔡京皱了皱眉,心里暗道:锦衣卫的人,怎么会立下这么大的功劳?

“想必不少爱卿对他不甚了解,”赵翊解释道,“这次伐金,周昊率锦衣卫潜伏在金国都城会宁府。

在他的谋划下,金国朝臣的一举一动、会宁府的所有决策,第二天一早便能送到朕和各位元帅的手上。”

他顿了顿,语气里满是赞叹,“我军之所以能快速推进,攻破一个又一个金国城池,靠的就是这份精准的情报。

若是没有他送来的消息,我们不知要多走多少弯路,多牺牲多少将士。”

殿内响起一阵低低的惊叹声。

宗泽恍然大悟——难怪当初大军围攻金国城池时,陛下及各位元帅总能提前知道金军的部署,原来是有锦衣卫在暗中相助。

王渊也松了口气,心里暗道:还好这份功劳是锦衣卫的,不用兵部来核对,否则又是一桩麻烦事。

赵翊的目光愈发明亮:“尤其是最后攻破会宁府皇宫时,周昊只带了不到三百名锦衣卫,竟成功策反了金国的几位守城将领,与我军里应外合,打开了城门。”

他加重了语气,“更难得的是,他们守住城门,坚持到了大部队到来——若是没有他们,会宁府皇宫固然能打下,但绝不会这么快,我军也会多付出数倍的伤亡。”

说到这里,赵翊看向殿外,似乎想起了周昊送来的那些情报——每一份都字迹工整,标注清晰,甚至连金军将领的喜好、兵力的调动时间都写得明明白白。

他收回目光,声音坚定:“所以,朕决定,这次伐金的首功,给周昊!”

“陛下英明!”众臣齐齐躬身,这次的声音里多了几分真心实意。

连之前对锦衣卫不甚了解的侯蒙,也忍不住点头——能以三百人撬动金国都城的防守,这份功劳,确实担得起“首功”二字。

赵翊抬手示意众人起身,继续说道:“除此之外,朕还有一个任命——想必各位爱卿还记得,朕之前提过要设立‘廉政司’,专门核查官员贪腐、徇私之事。”

他的目光扫过殿内,见不少官员的脸色瞬间变得紧张,心里暗暗好笑,却依旧面色平静,“朕决定,任命周昊为廉政司司长。”

这句话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殿内瞬间炸开了锅。

侯蒙猛地抬头,眼里满是震惊——廉政司?专门查官员的?让一个锦衣卫千户来当司长?这要是真查起来,谁能躲得过?

王渊的脸色更是惨白,手心里全是汗。

他想起自己前几年为了给儿子谋个官职,收过一些礼品——虽然不算什么大错,但若是被廉政司盯上,恐怕也会惹来麻烦。

不少官员都和王渊有同样的想法,纷纷低下头,眼神闪烁,心里打起了鼓。

赵翊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嘴角勾起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

他故意停顿了片刻,才缓缓说道:“不过,众卿不必担心。”

这句话像一剂定心针,让紧张的官员们瞬间抬起头,眼里满是期待。

“廉政司直接受命于朕,”赵翊缓缓说道,“但他们只有核查权和询问权——也就是说,他们可以查官员的账目、询问相关事宜,却不能直接逮捕任何人,更没有审判权。”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刑部尚书和大理寺卿身上,“逮捕权依旧属于刑部,审判权也只有大理寺才有。

廉政司查到任何问题,只能将证据交给刑部和大理寺,由你们依法处置。”

话音落下,殿内瞬间响起一阵松气的声音。

王渊擦了擦额头的汗,心里那块石头终于落了地——没有逮捕权和审判权,那就好!顶多是被询问几句,只要自己行得正坐得端,也没什么好怕的。

李纲也松了口气,捋着胡须笑道:“陛下考虑周全,如此一来,既不用担心廉政司滥用职权,又能起到核查官员的作用,实在是妙计!”

老王爷赵颢也点头附和:“陛下英明!廉政司有核查之权,能震慑贪腐之辈;

又无逮捕、审判之权,可避免权力过大,伤及无辜。

如此平衡,再好不过。”

赵翊看着众人放松的神情,心里暗暗点头——他早就料到众人会有顾虑,所以特意限定了廉政司的权力。

毕竟,设立廉政司是为了整顿吏治,不是为了引起朝臣恐慌。

他笑了笑,说道:“众卿明白就好。

朕设立廉政司,不是为了针对谁,而是为了让我大宋的官场更清明,让百姓能安居乐业。”

他顿了顿,目光再次变得郑重:“周昊虽出身锦衣卫,但他心思缜密,行事公正,朕相信他能担此重任。

日后,若是廉政司有越权之举,众卿可直接向朕弹劾——朕绝不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