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维多利亚街的秦氏商行总部,近日来了一位特殊的访客。此人自称史密斯,是英国殖民政府新委任的贸易稽查官,梳着一丝不苟的油头,金丝眼镜后藏着双精明的眼睛。
"秦先生,"史密斯操着带牛津口音的英语,指尖轻轻敲击账本,"贵公司上个月出口往香港的'橡胶制品',数量似乎有些...异常?"
秦凌面不改色:"今年雨季延长,橡胶产量增加,出口量自然水涨船高。"
史密斯突然俯身压低声音:"可我听说,有些货船在公海会...改变航向?"
会议室空气瞬间凝固。正在倒茶的秘书手一抖,茶水溅湿了账本。
深夜的商行办公室里,秦凌与几位心腹紧急商议。
"查清楚了,"李副官面色凝重,"是新来的账房先生阿明。有人看见他昨晚和史密斯在莱佛士酒店密谈。"
陈掌柜气得拍桌:"我早说这小子眼神不正!上个月他就偷偷复印运输清单!"
秦凌沉默地看着窗外的雨幕。阿明是槟城林老板推荐的人,林家三代都是爱国商人,怎会出这等事?
"先别打草惊蛇,"他最终决定,"给阿明一份'特别'的运输计划。"
这份计划记载着一批"精密仪器"将走马六甲航线,实则是个精心设计的陷阱。
周五凌晨,巴西班让码头灯火通明。工人们正在装运一批"橡胶加工设备",木箱上贴着醒目的"易碎"标签。
突然,一队海关稽查人员出现,带队的是史密斯本人。
"开箱检查!"他得意地挥舞搜查令,"有人举报这批货有问题。"
工人们面面相觑,动作磨蹭。史密斯不耐烦地亲自上前,用撬棍撬开第一个木箱——里面确实是橡胶加工设备,但精度远超普通工厂所需。
"继续开!"史密斯吼道。
当开到第三个箱子时,他的脸色变了:里面整整齐齐码着英文技术手册,封面印着"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实验室专用"。
"这...这是..."史密斯声音发颤。
秦凌从容上前:"这是南洋大学订购的教学设备,有完整的进口许可。"他递上文件,"阁下要不要核对编号?"
原来,秦凌早就料到这一出。真正的精密仪器昨夜已通过渔船转运,此刻正在公海上驶向澳门。这些箱子里装的,确实是教学设备——只不过是最新式的,其技术参数恰好触及殖民政府的管制红线。
史密斯脸色铁青。他接到线报说这批货是军用机床,没想到抓到的却是学术设备。得罪南洋大学那些英国教授,可不是闹着玩的。
"误会,"他强扯笑容,"都是误会..."
三日后,商行会议室里气氛肃杀。阿明跪在地上瑟瑟发抖,面前摊着与史密斯往来的密信照片。
"林家待你不薄,"秦凌声音冰冷,"为何背叛?"
阿明突然激动起来:"他们抓了我妹妹!在槟城...说我不合作就..."
李副官突然插话:"查到了。史密斯根本不是贸易稽查官,是军情六处的人。他妹妹确实在槟城医院,上个月被'车祸'住院。"
秦凌长叹一声。这就是战争的另一面——没有硝烟,却更加残酷。
"送阿明去澳洲,"他最终决定,"告诉他妹妹已经'意外去世'。换个身份,重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