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  第380章 自是求之不得

从大一统的角度看,胡亥已不配二世皇帝之称,只能算是秦王了。

“丞相,百姓生活困苦,陛下只听信赵奸贼一人之言,混淆是非,朝中仅你我数人还坚守正道,不与赵奸贼同流合污。若此次劝谏不成,帝国的未来堪忧啊!”

雷傲所言非虚,如今朝堂大半臣子皆依附于赵奸贼,正义之士寥寥无几。

此次赵奸贼派人来传达扩建阿房宫的旨意,李丞相本就步履维艰。

章将军大军每日消耗巨大,赋税徭役已重不堪负,再征数十万民夫修建阿房宫,定会激起民变。到那时,人人反秦,胡亥这皇位还如何能坐稳?这些人,究竟是怎么想的?

“好吧,再等等,等章将军凯旋归来,趁着陛下高兴,我们再进言,或许能说服陛下减轻徭役。”

“嗯,就按丞相所说。”

丰邑

项雄大营内

“禀告首领,我军进攻栗邑时,突遭张合右翼军伏击,李信将军领一万士兵奋勇抵抗,损失颇重。”

李绩与韩信面露疑惑,张合的右翼军从何而来?近日,依韩信之策,李绩命李家军分兵多路,攻打邻近各县,李广领五千人马攻打房陵,李靖亦率两万大军前往夺取汝南。

李绩与韩信凝视地图。

“此刻这股秦军是否仍在栗邑?”

“首领,秦军袭击李信将军后,继续北上,似乎直指安阳。”

安阳二字,让韩信目光一凛。

“张合用兵果然老辣。首领请看,安阳乃连接沛地与济水的咽喉,张合是怕我们乘虚北上,特意布下此军阻拦。”

李绩点头,又向探子询问:

“这股秦军兵力几何?”

“不少于五万。”

李绩与韩信心中微震,未料到张合还有此等后手,显然,在张合眼中,李家军不容小觑。

“先生,我军虽分散行动,但沛地仍有七万精兵。张合将五万秦军置于安阳,足以表明,他一旦攻下魏地,必挥师南下。届时,我们仍将面临一场恶战。”

韩信岂会不明张合之意,若无安阳这股秦军,李家军压力或可减轻,得以继续扩张。但安阳五万秦军,李绩断不能坐视不理。

“李公,我的意思是,李靖、李广继续攻打房陵、汝南,我们则率余下主力北上,一举攻下安阳,消灭这股秦军,给张合迎头痛击。”

“或许,届时我们还能联合赵、燕两国,共同夹击张合,一举歼灭这支朝廷大军。”

“好!”

李绩精神大振,有机会消灭张合,自是求之不得。

“不过,我们还需刘邦出兵相助,否则,刘邦定会借此机会壮大。李公要明白,有些势力,只能弱于我们,我们才能掌握话语权。”

韩信提议,李绩沉思后,默许了韩信的看法。

……

沛城

府衙之中

刘邦正欲率两万精兵攻打相邻的东海郡,东海郡不仅邻接泗水郡,亦与齐国接壤。时下各地纷乱,势力错综复杂,张合大军北上攻魏,正是刘邦扩张势力的良机。

“什么?要我率大军与李绩会合?”

刘邦以为自己听错了,此时张良步入。

“刘兄,你可能有所不知,最新情报显示,章将军麾下的右军主将陈凌,正领着五万秦兵穿越泗水郡,直逼安阳。”

右军?怎又冒出这么一支队伍?

“刘兄有所不知,章将军组建那支特殊军队时,将其分为中、左、右、后四大部队。中路乃章将军亲率的主力,现今已达十五万人;左路由苏雄指挥,右路由陈凌统领,各五万兵马;后军则负责粮草,共计三万,由章将军之弟章宁亲自押运。”

刘备未曾料到章将军的军队竟有四大部,他正欲扩张领地,却被项羽的一番话打乱了计划。

“兄长,我们何不随便找个借口敷衍过去?我们又不归项羽管辖,何必如此听从于他?”

张飞直言不讳,关羽亦面露忧色。

“是啊兄长,良机难得,我们无需听从项羽的指挥。”

众人纷纷劝说刘备,刘备思索再三,又问:

“项羽是要亲自北上攻打安阳吗?”

“正是,项羽正有此意,且已着手准备,随时可能挥师北上,意在一举消灭驻守安阳的秦军。”

“子房,你以为如何?”

张良望向刘备,抬手道:“刘兄,目前章将军才是我们的头号劲敌。若他灭了魏国,定会挥师南下,届时我们将危在旦夕。”

既然项羽本人都要亲自出征,刘备便再无拒绝之理。

“诸位兄弟,回去后各自重新准备,我们暂不攻打东海,整顿兵马,随项羽大军一同北上,顺道解决掉曹豹,他也在魏国。”

刘备说罢转身离去,留下众人面面相觑。

韩国

新郑

提及韩氏,在韩国无疑是大族。自韩氏代韩后,此姓氏在韩国本土极具影响力。

韩成、韩广、韩章三兄弟,自秦末战乱起,相继占据韩地称王,一时显赫,成为一时的风云人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韩王宫

在韩国使者的引领下,赵国国相李沐步入大殿。

“启禀大王,赵国国相李沐,特来求援。”

使者向王位上的韩成叩拜,李沐则略显局促。

先前李沐一路征战,收复赵地后,进军至狄城,不料与此同时韩成自称齐王,发兵攻打李沐的军队。李沐撤退后,韩成率军东进,迅速平定了韩国故地。

“堂下可是赵相李沐?”

李沐拱手答道:“启禀韩王,正是李沐。”

韩成故作姿态,轻拨王冠上的玉玦,确认大殿之下躬身之人确是李沐后,起身走下台阶。

“哎哟哟,李卿长途跋涉至此,真是劳顿非凡。李卿乃安定李地的首要功臣,本王对李卿满心钦佩。未知李地究竟遭遇何种侵扰,竟劳烦李卿不远千里前来临安求援?”

赵桓紧紧握住赵宁的手,随即又为赵宁引见大殿中的其他人。

“本王为李卿引见,这位乃我国相赵峻,这位乃大将军赵广。”

赵宁面上堆笑,心中却暗自嘀咕,这不都是自家人嘛,还分得那么清。

“有礼了,有礼了。”

“李卿大名,我等早已如雷贯耳,今日得见,果然非同凡响。”

一番客套之后,赵宁终于道明来意。

“齐王,国相,大将军,如今我李地正面临强敌,临安城已被围困,恳请齐王速速发兵救援,共退敌军。”

临安被围了?

赵宁与使者一路从临安奔逃至临安,章晗围困临安的消息尚未传至此处。

“李卿,莫不是在开玩笑?临安城坚如磐石,加之李王身边勇士如云,怎会轻易被围?”

赵峻与赵广亦心存疑虑,赵宁不禁叹了口气。

“我岂会诓骗诸位,原与项梁对峙于泗水郡的章晗,突然率军悄无声息地直逼临安城下,如今临安已被章晗围得水泄不通。章晗之意甚明,一旦临安城破,下一个目标便是齐国,还请齐王速作决断!”

赵桓闻言大惊,若临安真被围,若是被其他军队围住,赵桓或许不会太过在意,但一听是章晗率领的秦军,那便大不一样了。

“确有此事?”

一旁的使者亦躬身禀报:“启禀我王,李卿所言句句属实,我等逃出临安时,章晗的先锋韩信已攻占临安城外的北城。”

此言一出,赵桓神色顿时凝重,赵峻与赵广亦起身。

“章晗竟会调转枪头攻打李地,二位贤弟,你们有何看法?”

赵峻与赵广对视一眼。

“大王,章晗如今率军四处征伐诸侯,此次突袭李地,意在一举灭李,灭李之后,恐怕就会挥师直指齐国。唇亡齿寒,我们必须前去救援。”

“不错,秦才是我们共同的敌人。只有解救临安,击败章晗,才能确保我齐国不被秦视为下一个目标。若只顾自身,我们恐将重蹈六国覆辙。”

赵峻与赵广皆见识卓越,意识到章晗的下一个目标便是齐国,早打胜过晚打。

“好,章晗此人非同小可,有白起、王翦之能。此次救援临安,为表我国决心,本王决定亲自率领十万大军,前去救援李地。”

赵宁一听,心中顿时涌起一阵喜悦。

“齐王果真是英明之主。”

对着陈震的身影深鞠一躬,

“韩相,期盼此次战役落幕,我韩赵两国能长久结盟。”

“那是自然。”

“相国,大将军,接朕旨意,即刻召集兵马,明日一早,疾驰前往陵安。”

“遵命。”

次日清晨,整装待发的赵国大军自邯郸向西进发。

闻听此次赵王亲征,更有丞相赵嘉、大将军赵胜随行,目标直指章晗,邯郸城内,众多民众自发前往为出征的将士鼓劲。

陈震端坐于御辇之上,在万千民众的瞩目下驶出城门。

而在陵安城内的韩王宫中,自被章晗如铁壁般围困以来,长久积压的沉闷,让这座宏伟的宫殿显得格外寂寥。

大殿深处,韩非只能借由舞姬曼妙的身姿与醇香的美酒,暂时忘却城外的重压。

“报,大王,今日城外秦军仍无动静,但东城外,秦军正在制造巨型攻城器械。”

韩非默不作声,挥手示意传令官退下,继续沉浸于乏味的歌舞之中。

“我的相国,我的手足啊,朕的安危全系于你们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