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重生1980,从维修留声机开始 >  第6章 时代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在四九城,柴就是煤。

家里烧水和做饭,冬天取暖都离不开。

一家煤店,供应整个街道居民的生活用煤。

煤票按户下发,一户一个月一张票,能买120块煤,冬天翻倍240块。

可你要是和煤店工作人员关系好,每次都能多装一二十块。

这个时代在煤店工作的人,人际交往很广泛,各行各业都有熟人。

在煤店干了一辈子的沈父,他有自己的人情往来,只是他觉得自己的小儿子不靠谱。

而且小儿子当初没考上大学,年龄不够也没办法留城工作,只能下乡插队,为了安排一个好地方,已经用了他一个大人情,剩下的还是给他孙子留着吧。

沈卓:“......”

街道办安排的工作沈卓不乐意干,这事沈老头本来没打算管,他想等沈卓成熟稳重些再说。

可刚才听完沈父的话,沈老头觉得自己孙子这是对工作有了自己的想法,知道上进了。

他思量一番,看向沈父说道:“你上班的时候抽个时间,去街道办找徐副主任问问,如果真有这事儿,看他能不能给拿个主意。”

谁也没想到,沈老头还认识街道办的副主任,藏的可够深的。

四九城的街道办副主任,听着官不大,级别可不低,放到县城,那也是副县长级的领导。

沈母咋咋呼呼道:“爸,街道办的领导您都能攀上关系?您这是深藏不露呀!”

沈老头嚼着软和的二和面馒头,就着腌萝卜讲起了往事:“开始凭票购煤那年,他还只是个办事员,老婆坐月子正好赶上下大雪。家里那点定量煤根本不够烧,屋里冷的跟冰窖一样,他一个外地进京的大学生家里人也靠不上,最后好不容易借了张煤票,转头还给弄丢了。”

“一个大男人当时差点给急哭喽,赶巧这事让我知道了,可是一下雪煤店忙啊,哪哪都缺煤,大家忙的连轴转,也就是老头子我心善,加班熬夜给他摇煤球,摇了足足两百斤,当初煤票还是咱家出的呢。”

沈老头嗦了嗦手里的筷子,指了指沈卓,问道:“小卓,爷爷这事做的,瞧出点什么没?”

“与人相处,人家有难了,咱们伸把手能帮就帮,谁知道哪片云彩下雨,这不我的工作咱们就求到人家头上了。”

沈卓点头表示明白,他爷爷这是借着事情在教他做人的道理。

只是他有些担心,事情过去这么久,人家徐副主任还会不会承认他爷爷当初的人情。

事情说完,沈父和大哥、二哥吃完饭,急忙出门上班。

越是老实人,越怕上班的时候迟到,总觉得所有人的目光都在看他。

沈母和两个嫂子收拾好碗筷,各回屋里继续忙活,扫炕叠被补衣服,忙完又要做午饭。

这个年代的女人,虽然大多不上班,可一天也没个闲着的时候。

家里的孩子不用去学校,前两天刚放暑假,他们也都懂事,没有大人的允许不出院门,只在院子里到处撒欢疯跑,各种大呼小叫。

关晓抱着还在睡觉的闺女,俩人回了西厢房,小家伙正是粘人的时候,一刻都不能离开。

“小卓,你进来。”

沈卓听到奶奶喊他,走进东屋,看到沈老太从炕上掏出个鸡蛋。

他都把这事给忘了,沈老太还记得呢。

沈老太把鸡蛋塞他手里:“鸡蛋壳记得扔到胡同巷子里,别让你妈看见。”

叮嘱完沈卓,回身又从被子下拿出一条蓝色格纹的手帕,打开是一叠钱。

“这些钱你拿着,奶奶知道你身上没钱,这是你爷爷刚发的退休金,不够了再和奶奶说。”

沈卓连忙推辞:“这钱我可不能要,您和我爷爷留着自己花吧。”

沈老头道:“给你你就拿着,我和你奶奶能花几个钱?我的退休金都存银行给你攒着呢。”

沈卓听着这些话,心里很不是滋味,老两口什么事情想着他,他以后只能更加孝顺才能对得起爷爷奶奶给他的关爱。

老沈家没分家,每个月大哥和二哥上交五块钱伙食费,剩下的钱让他们自己攒着。

家里的开销,大头都是沈父填补,沈老头不管这些。

这些年倒腾这个院子,他花了不少钱,也就这几年他的退休金才能攒下来。

平时也就偶尔给几个重孙子买点吃的甜甜嘴,剩下的钱都存银行给沈卓留着呢。

沈老太催促他把钱收起来:“听话,快把钱放兜里,别让你妈和嫂子们看见。”

话都这样说了,他不要这钱就伤爷爷奶奶的心了。

再者他也担心,再推让下去被人看见,他妈看见顶多冲他翻几个白眼,要是嫂子们看见,这事就不好说了。

从屋里出来,沈卓的裤兜左边揣着鸡蛋,右边装着钱。

他顿感底气十足,还是老话说的对啊,钱壮男人胆。

闲着没事,他继续陪着爷爷奶奶,回到客厅的大饭桌前唠嗑。

“咦?”

沈卓刚才吃饭的时候没注意,现在他盯着眼前的这张桌子,仔细看了看桌面上的花色条纹,把头探到桌下看了看,又起身围着桌子转了一圈。

明朝早期红酸枝八仙桌。

上辈子,他年轻的时候不懂这些,四十多岁才抱着玩的心态开始接触,杂七杂八的涉猎不少。

但是吧,样样通样样松。

不过一眼大开门的东西,他还能看的出来。

沈卓记得上辈子大侄子沈凌晖结婚后住进了倒座房,沈父便把这张桌子搬了过去。

后来沈凌晖小两口换新家具,便把这张桌子当劈柴给烧了。

造孽啊!

沈卓现在想想心都在滴血。

这辈子大侄子结婚的家具他包了,这张桌子他就替大侄子收下了。

只不过,沈卓看了看屁股底下的柳木长条凳,配套的凳子呢?

沈卓问道:“爷爷、奶奶,咱家这张桌子哪来的?”

沈老头一脸神秘的说道:“你看出来了,是个好东西吧?”

沈卓有些惊奇:“爷爷,您还懂这个?”

“小卓,别听你爷爷的。”

坐在一旁的沈老太开始埋汰自己老伴:“你爷爷他懂个屁,别听他糊弄你。”

“你这老婆子说啥呢,我不懂,那这桌子哪来的?”

沈老头不乐意了,怎么能当着孙子的面这样说他。

沈老太看乖孙子一脸好奇,开口催促:“老东西,少说废话,赶紧给小卓说说咋回事。”

沈老头轻咳了两声,有些拿乔。

沈卓多有眼色,拿起搪瓷缸子倒满水,放到爷爷面前。

沈老头端起茶缸子抿了两口,面带得意的开口道:“住在咱们胡同对面的人家,这张桌子就是我那时候捡的。胡同对面住的那些人爱讲究,用的东西肯定差不了。”

原来是这么回事啊...

他那个时候刚上高中,学校停课不用上学,他没跟着别人去闹,整天和几个发小在外面疯玩,压根没关注过这些。

沈卓刚才还以为,他爷爷真懂古董家具呢。

不过这个捡的,怕不是有别的说法,他爷爷不会是在别人家里捡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