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浮生若梦初心在 >  15.春节团聚

他们先去了大姨家,放下东西,寡居多年的大姨忙拿出水果招待他们。

冷俊道:“大姨,你别忙,都是吃过饭不大会儿,不渴也不饿,坐下说会话就行!”

大姨直接在沙发上坐下,林夕夫妻俩在旁边落座,姗姗站在妈妈旁边,她看到桌子上水果盘里有橘子,直接拿了一个,便动手剥起皮来。

在大姨家停留二十分钟左右,他们便一起去了大舅家。大舅妈已在厨房忙碌着,上午可是个热闹的场面。

除了林夕的父母和兄弟一家没来外,其他的该来的人已经到齐,包括三舅妈和他的儿子,大大小小、老老少少大约有二十多人,两大桌已经够拥挤的了。大舅妈前年因患乳腺癌做过手术后,身体一直不大好。

林夕走进了厨房,大舅妈的女婿正在厨房里切着菜,她于是挽起袖子做起了助手,冷俊也跟了进去。

“冷哥,你也来了!”章通主动打招呼。

“嘿,做大厨了,刀工不错呀!”冷俊调侃。

“哪里哪里,赶鸭子上架罢了!大娟去接他们了,实在找不出做饭的人了。”章通面带微笑,不疾不徐地说。

“那你起开,我做大厨,你们都给我打杂得了!”冷俊开始赶人了。

“冷哥,你不会是在开玩笑的吧?”章通讶异。

“哎呀,谁跟你开什么玩笑,你看现在几点了,不快点都跟不上中午吃饭了!”

“急啥?他们还没回来呢!”

“等他们回来饭菜得做好才行!你打电话问他们到哪里了,这个时间应该开始炒菜了!”大姨家的表姐旭红也进了厨房。

一时间,厨房里变得拥挤不堪。大舅妈退了出去,来到阳台上和大姑子、小姑子一起唠起了家常。

一群孩子在客厅里放飞着自我:有看电视的、有聊天的、有嗑瓜子的、吃水果的,还有在追逐打闹、躲猫猫的……

“回来了,回来了……”不知谁喊了一声,便有人把头探出了窗户往下望,果真回来了。

兄弟姐妹中最小的他一下车便直奔三楼自己家。打开房门,洗了手,没做停留便直奔四楼哥哥家。在楼梯上和前来迎接他的哥哥碰了个正着。

文韬一进门,客厅的茶几上已倒好茶水,大姐、三姐也都起身迎接,虽是手足,大概有大半年都没在一起吃过饭了,还是春天自己搬家时团聚过。看到这么多人聚在一起,他的心里还是有波澜的。

厨房里忙碌的人也纷纷出来和他打招呼。大娟一回来,直接进了厨房。

大舅走到林夕旁边,悄声道:“你有事,赶紧去给你小舅说,别再犹豫了!”

“让我再想想,我想好了再说。”

“事就是这么个事,还想什么呢?”大舅边说边拽着林夕的袖子,把她拉到了客厅里,对着自己的弟弟说道:“夕夕有事跟你说!”

文韬看了一眼自己的大哥,又打量了一遍这个从小在自己身边长大的外甥女,目光最终停留在了大哥那只紧拽着外甥女袖子的手上,缓缓开口:“她有啥事自然会开口说,你管那么多干什么?”

趁大舅恍神的当口,林夕赶紧挣脱开大舅的束缚,回头看了小舅一眼,发现小舅正盯着她看,她逃也似的进了厨房。

身后大舅的声音又进了她的耳膜:“这妮儿真是的,吞吞吐吐、犹犹豫豫,净误事儿!”

一直到饭菜上桌,林夕都不敢靠近小舅半分。她实在张不开口,有求于人的滋味真的很难受。可现在压在心中的这件事,或许只有他能帮到自己,她找不到其他的可以帮助自己的人。若能找到,她肯定不会来找小舅。亲情不是拿来利用的,她最讨厌这种感觉了。她不是在厨房忙碌,就是帮着摆放餐具、上菜、倒水、盛饭……

直到吃过饭,清理好卫生,她都没有机会和小舅单独地说上一句话。

等她洗刷好所有的碗筷,解下围裙时,屋子里的人一半都随小舅去了三楼他的家。望着冷清下来的屋子,她怔在原地,怅然若失。

“夕夕,去阳台上聊天。”大表姐走过来,拉起她的手。她跟着旭红姐到了阳台,大姨、三姨、大舅妈、表弟昊昊、外甥女李梦涵都在。

这个阳台空间很大,有晾衣架,还放置有躺椅、凳子等,她找了个空位坐下,听着大家山南海北地闲聊。

“夕夕,你是不是找你小舅有事?”大舅妈问道。

“是的,但是我不知道如何开口,也找不到说话的机会。”林夕如实地说。

突然,大舅从外面走进来,用手招呼她到客厅去,她顺从地跟在大舅身后。

“你找你小舅有话说,现在赶紧去他家,他家里现在只有他们两个人,其他的人都走了,别耽误时间,弄不好一会儿又来人了。”

林夕硬着头皮敲响了小舅家的门,开门的果然是他。他们刚坐下,门外的敲门声又响起,在小舅的授意下,她只好去开门,原来是楼上的人一股脑地跟了下来,有说有笑,好不热闹。

待众人落座,林夕忙帮着小舅妈去倒水。亲人团聚,总是有说不完的话,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有询问身体状况的,有关心晚辈学业的,有谈论工作状况的,有交流育儿经验的,有求医问药的,有嘱咐少喝酒的………

“咚咚咚”的声音再次响起,梦涵打开门,三舅妈手里拎着一包东西进了门,身后跟着他的儿子。

她来到众人面前,把手中东西往桌子上一放,说:“这是醒酒的,谁喝多了酒,喝一点清醒清醒!”

“玉芳想的真周到,真是个贴心的人!”有人夸赞道。

“医生就是不一样……”有人调侃。

“杨谦今年大学就要毕业了,二哥,你看是先让他就业呀,还是让他在校考研?”

“可以做两手准备。先考一下试试,要是考上了,那就继续读书,若考不上,就先找机会就业,以后可以在职读研……”

又一阵敲门声响起,打断了房间里人的谈话。这次进来的是三姨一家人。三姨父步态凌乱,脚步虚浮,看来是喝多了。儿子搀扶着他坐在了门口的沙发上,紧挨着自己的内弟。

“酒还是适可而止,喝多了伤身还误事儿……”有人借题发挥。

“我没醉,谁说我喝多了,我就是高兴。文韬,姚建国的那个亲戚是国税局的,说想请你吃饭,你看……”

义彬醉眼朦胧,连脖子都是红的,一身酒气话特别多。

“玉芳,把你拿的醒酒茶给他冲一杯,让他灵醒灵醒。”三舅妈口中应着,人已去厨房拿碗去了。

不知谁又提议发红包,说人人都得发,热闹又喜庆。

于是大家都拿出手机,一会发,一会抢,忙得不亦乐乎,一时间好像都变成了孩童的模样。

“谁去广场玩?跟我走。”旭红姐站起身吆喝道。

“我去,我也去……”几个孩子把手举得老高,生怕被丢下。

“来,姗姗跟我走,你们几个大些一起走,别走散了,都跟我后面。”说着她拉起五岁的外甥女姗姗迈出了脚步。

“妈妈,我出去玩一会儿,一会儿就回来陪你。”说完,对着林夕眨了眨眼。

林夕对着小女儿挥了挥手,但心里还是暖洋洋的。

紧接着,文韬的三姐一家人起身说要回老家,然后三弟妹娘俩也走了,再接着大姐一家、大哥一家都相继离开了,直到家里只剩下他们夫妇俩和外甥女夫妻俩了。

林夕终于鼓起勇气向小舅说明了一切。

他沉吟了一会儿,缓缓说道:“有些事情你们想的过于简单。人处的位置不同,考虑的问题也不一样,考虑问题的角度也不同,空降副职能服众吗?”

“我在中层已干了两年,是正常提拔。”

“什么职务?”

“办公室主任,校长助理。”

“上面明文规定,校长不让配助理,你们学校还敢这样安排?”

“腊月二十三上午,周校告诉我,学校已把我推荐上去了。开学后局里会派人到学校进行民意测评和暗访,座谈的一切都是按常规程序走的。”

“试试也行,你们学校有要退休或者退二线的校长或副职吗?”

“有,周校和张副校,他们今年都57周岁了,要是再有人事变动的话,估计他俩都会被一刀切下去的。上任符校长55周岁都退二线了。”

“嗯,那估计也是她自己要求的,咱没必要去得罪人,急也不在乎这一两年时间,有的人愿意早点休息,有的人不愿意,那得有合适的机会才行。你们张校长是主抓什么的?”

“吴校是主抓安全的,下面设有政教处,一人主管学生的纪律卫生,一人为安全专干,协助吴校抓好安全工作。尚校长是主管业务工作的,下面由教导主任主抓常规教学工作,剩下的杂七杂八的事情都是张校主管的。在这些事情中最重要的是文明校园建设工作、教职工的考勤纪律、工会、职改等。”

“你们学校现在是哪个级别的文明单位?”

“符校在任时创上的市级文明校园,今年够三年了,正在迎接市文明委的复验工作。”

“以后可以努点力创上个市级标兵,能给老师们带来点实惠。你们学校的老师人际关系比较复杂,得学会团结同志、会用人才行。你们学校的正杰以前在乡镇小学当校长时,使不动人,听说上边要来检查,自己拿起扫帚打扫校园。单位的一把手干这活儿,那其他工作咋办呢?所以在什么位置要做什么事情!听说张校的工作是哄着干的,吴校的工作是强压下去的。你们学校的老师大多是奔着清闲、轻松去的,你要是管得太严了,势必会引起一些人的不满,可要是不管又乱了套。这个度,只有你自己去把握了。要是老一能压茬,副职也好干,老一不作为,副职很难干,甚至会很憋屈的。不过也有好处,换一个位置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大脑会不停的运转。多动脑筋,想办法,的确会锻炼一个人的能力。你们学校的老师老龄化严重,你想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想改革是很难的,甚至有些工作得你亲力亲为才行。”

“咱们县特殊学校只是在勉强维持着,没有倒闭而已,和市区的特殊学校简直就没法比。”小舅妈突然插话。

“这些都是实情,这几年又新进了几名省师范学院特教专业毕业的本科生,是通过招教考试入编的。这些人是学校的新生力量,可以有选择性的进行锻炼或培养。再过几年,从我们学校毕业走出去的几个公费师范生也会回来任教……”

“反正你得多加考虑,一开弓便没有回头箭。人一旦到了某个位置,会有好多人盯着你看的,肯定没有你当个老师时那样自在,言行必然会有人注意,你得做好心理准备,你先不要急着下定论,回去考虑好了再给我回个话。”

接着文韬又语重心长地谈到了饮酒的问题。还用身边的一些实例说明了过度饮酒的危害。末了意味深长地看了冷俊一眼,冷俊随声附和着,可不知是否听进去了。

小舅的电话响起,他接了电话,林夕依稀听到好像有人要来家里,忙起身作别,匆匆离去。

在楼下,碰到了正从外面回来的旭红姐一行人。姗姗兴奋地奔向妈妈:“妈咪,我姨姨给我买了花蝴蝶和小兔子。”

林夕放眼望去,女儿手中抱着一只布偶小兔子,背上背着一只花蝴蝶,翅膀张开,欲展翅高飞。见到妈妈,姗姗双臂伸开,围着妈妈欢快地跑着,真的像一只展翅飞翔的蝴蝶。

“你别走,大娟说夜里她喊咱们表姊妹们吃饭,地点在国道福满家酒楼206房间。”

“那行,难得聚在一起,咱们好好说说话,热闹热闹,开心才是硬道理。”

林夕和表姐各自带着女儿一起先去饭店,表哥红阳和冷俊两人各自开车,都拉满了人。道路拥堵,两人虽都是资深司机,但都开得小心翼翼。

进了饭店,找到了房间,妹夫章通已在房间等候。见有人到来,忙开始倒茶水。大约五分钟左右,大娟领着女儿也来了。问及儿子,大娟说婆婆在家看着呢。

林夕让章元贞在自己旁边的椅子上坐下,目光不自觉地望向她的头顶,发现她因中午吃饭时吵闹被妈妈用勺子打的那个疙瘩,还醒目地矗立在那里。小孩子心眼儿活,过了那阵子又像没事人一样地寻找着自己的快乐。

“大娟,你的娃怪听话的,下次可别那样打她了。”冷俊冷不丁来了一句。

章通随即黑了脸,心疼地把闺女拉到身边,大娟仍没心没肺地说:“越忙越捣乱,谁让她把饭洒地上了。”

“妈妈,我不是故意的。”章元贞嘟着小嘴为自己辩解。

“二性子,自己的娃怎么能往头上打呢?看见头上的大包,难道你不心疼吗?”旭红姐责怪道。

大娟破天荒的没有吱声。这时桌子上已摆满了菜。“扬扬姐咋没来?下午不是给她打过电话了吗?娟,你再给你姐打个电话,问一下她到哪了?”章通面带微笑地说。

大娟拿出手机拨了出去,半天都没有人接电话。大家面面相觑,林夕也已拨通了号码,响了几秒被对方挂断。红阳哥也给她打电话,这下子提示对方关机了。

“那咱们不等她了,开始吧!”旭红姐说。

“再等一会儿也行,夜里没早晚。”章通说。

“我饿了,妈妈。”元贞仰脸望着妈妈。

“算了,开吃吧!”大娟拿起筷子,同时招呼着大家。大家不约而同地伸出了筷子,舒心地吃起了菜,边吃边品评菜的味道,边吃边话起了家常,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房间。

几个小娃娃吃了几口自己喜欢的菜,便坐不住了,纷纷离开桌子,不时地穿行在大人们中间,欢乐、喜悦的情绪写在了稚嫩的小脸上。

几杯酒下肚,脸红耳热之际,红阳说:“以后咱们表姊妹们要多聚聚才行,别搞得一年到头连面也见不上几次。”大家纷纷附合。

李诚哥说:“端午、中秋、春节这几个节日我们都要聚,要不轮流请客算了。”大家都赞同。

男人们猜拳行令,推杯换盏;女人们边吃边闲聊;小孩儿们半饥半饱之间肆意妄为,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

但散场之时已是路人渐少车马稀的时刻,几个男人几乎没有什么清醒的人。没办法,只好喊了两个代驾,连车带人地把他们送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