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沉沉,将世界裹进一片灰暗之中。
科伟拖着灌了铅似的双腿,艰难地掏出钥匙,打开家门。
一进屋,所有的力气仿若瞬间被抽空,他“砰”地一下把自己甩到床上,直愣愣地盯着天花板,眼神空洞,发起了呆。
房间里安静得有些压抑,唯有他略显粗重的呼吸声,一下又一下,打破这片死寂。
他的思绪,不知不觉飘回到了早晨晨跑的时光。
彼时,操场上,同学们整齐列队,洪亮的口号声震得人耳鼓生疼,朝气蓬勃的面庞在朝阳下熠熠生辉,那股子青春的活力与班级强大的凝聚力,扑面而来。
可他呢,为了偷懒抄近路,成了那粒格格不入的沙子,搅乱了原本的和谐与团结,破坏了那积极向上的氛围。一想到这儿,科伟满心懊悔,自责如汹涌潮水,将他彻底淹没。
时光悠悠流转,多年后的科伟,再回忆起这件事,曾经心底的委屈与不甘,早已消散得无影无踪。
他渐渐明白,班主任当初严厉的批评,可不单单是为了惩罚抄近路的行为,更多的,是在教导他们做人做事要坚守规则,要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那些曾经被他视作严苛刺耳的话语,如今都化作了成长路上熠熠生辉的宝贵财富,照亮他前行的方向。
次日傍晚,夕阳的余晖温柔地洒在校园,给整个校园披上一层暖黄的薄纱,宛如一幅绝美的油画。
科伟结束了一天的课程,背着沉甸甸的书包,脚步迟缓,慢悠悠地往家走去。
每一步都带着无尽的疲惫,心思早已飘向远方。
刚迈进家门,父亲满脸笑意,眼中藏着几分期待,迎了上来:“科伟,你叔叔来了,念叨你好久了,快去你奶奶家,和他说说话。”
科伟听到了父亲这么的一说,他脚步猛地顿住,像被钉在了地上,脸上飞快闪过一丝不情愿。
他下意识往后退了一步,眼神闪躲,嗫嚅着:“我……我不想去。”不管父亲如何苦口婆心劝说,他就像在地上扎了根,双脚纹丝不动。
在科伟心里,他和叔叔之间仿佛隔着一道厚厚的、无法逾越的无形之墙。
或许是两人年龄差距大,毕竟是不同时代的两代人,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大相径庭;又或许是叔叔常年在外奔波,一年到头难得见上几次面,彼此生疏得厉害,这种生疏感让他总觉得心里隔了一层东西,即便有千言万语,到了嘴边,也被他硬生生咽了回去,实在觉得和叔叔没什么共同话题,根本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父亲的耐心在一次次劝说中消磨殆尽,脸色愈发阴沉,眉头紧紧拧成一个“川”字,语气也严厉起来:“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
看着父亲发怒的样子,科伟心里一阵发怵,他知道自己终究拗不过父亲。
于是,他猛地转身,像一只受惊的小鹿,脚步慌乱地冲了出去。
他在外面的小巷子里漫无目的地转着,边跑边想:这样父亲该会以为我去找叔叔了吧。
可只有他自己清楚,他不过是在逃避这场不知如何开启的对话,逃避那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叔叔。
其实叔叔虽说常年在外,对他这个侄子和家里其他晚辈倒还算不错,只是他总觉得和叔叔之间有着难以言说的隔阂,或许是性格差异所致吧。
因为科伟和叔叔不经常说话,所以叔叔和婶子之间的事情,他也不知道。
他如果要是提前知道了,婶子的娘那样对待婶子的妞妞,他肯定会尽力阻止婶子的。
但是,一切都只能是但是了。因为这些事情都已经成为历史了,历史是不能假设的。
那是过了些时日,科伟的二堂哥问他们的婶子:“妞妞在哪呢?”
刹那间,婶子的眼睛红了,眼眶里蓄满泪水,仿佛下一秒就要夺眶而出。
二堂哥见状,便不再追问。
后来,科伟从奶奶口中得知,叔叔的女儿生下来就被诊断为智力障碍。
叔叔的丈母娘见孩子这般情况,心里盘算着,把孩子养大,将来肯定是个大麻烦。
于是,在一个阴暗念头的驱使下,做出了令人痛心的事,残忍地伤害了这个无辜的小生命。
当时,叔叔家门口有个大婶听说了这事,主动找到叔叔一家,表示要是他们不想养孩子,可以送给她,她愿意在农村把孩子养大,还保证绝不把这事说出去。
可婶子最终还是没同意。
这个悲伤又沉重的故事,像一块大石头,沉甸甸地压在科伟心头,让他对生活和人性有了更深的思考。
多年后,科伟想起这些,觉得婶子的娘做的事触犯了法律。
但在 90年代,人们法律意识淡薄,对这类事可能并无清晰认知。
科伟回想起小时候,村里家长打骂孩子是常事,邻里间也常为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大打出手,却没人意识到这些行为或许已触犯法律。
在那个物质匮乏、教育资源稀缺的年代,法律知识的普及少之又少。
大家只知道遵守村里的规矩,却不知还有国家法律需遵循。
科伟不禁感慨,法律意识淡薄,不单单是个人问题,更是整个社会发展阶段的产物。
那时,人们为了生计奔波忙碌,根本无暇顾及法律知识的学习。
而如今,随着社会进步和教育普及,人们法律意识逐渐增强,类似的悲剧或许会越来越少。
这件事也让科伟明白,人性是复杂的。
叔叔的丈母娘因害怕孩子成为负担,做出了残忍举动;婶子虽拒绝送养孩子,却也没勇气阻止丈母娘的行为;那个想要收养孩子的大婶,虽有善良的一面,可她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也助长了这种漠视生命的风气。
科伟深知,这个故事虽已成为过去,但它带来的伤痛和教训,永远不会消失。
他希望自己能做点什么,让更多人了解法律,尊重生命,不再让这样的悲剧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