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大嫂,大哥是绕不开的关键人物。我的大哥长着一双偏狭长的眼型,微单的内双眼皮,线条清晰,清冷的眼神中带着一丝古典韵味。他的脸庞线条利落,下颌骨如刀削般分明,嘴唇厚薄适中,一米八的身高,白皙的皮肤,由于平日酷爱健身,身上有着恰到好处的肌肉线条,举手投足间都透着力量感。
虽说大哥继承了老爸的正直品性和帅气长相,他把老妈爱美的天性也一并传承了下来,在我们兄妹三人当中,大哥对美的追求程度堪称第一,就连长大后的我在这方面与他相比,也只能望其项背,自叹弗如。年轻时候的大哥不同于老爸的英气,他性格安静内敛,周身带着一种疏离感的气质,眉眼间藏着几分现代明星王一博的神韵,眼眸仿若星辰大海,举手投足皆是优雅,当他静静地站在那里,仿佛是从漫画中走出的少年,周身散发着神秘的气息,让人忍不住侧目,想要探寻他内心深处的故事。
记得当时,火遍大江南北的日本电影《追捕》刚刚在国内放映完,立刻掀起了一阵狂热的骚动。一时间,电影主角“杜丘”的形象深入人心,他的穿搭风格也成了全民追捧的时尚标杆。不光是普通老百姓,就连当时的明星但凡有机会在电视上、画报上露脸的,无一不穿着杜丘服,就连张艺谋、陈凯歌这样的大导演也未能免俗。张艺谋在拍摄《千里走单骑》时还曾提及,正是高仓健饰演的杜丘,让他生平第一次产生了偶像崇拜的冲动。
爱臭美的大哥,自然也被这股时尚热潮席卷。高仓健穿的立领风衣、米色裤子、白色高领衫、棕色皮夹克、黑色高领衫、尖领小半袖、微喇牛仔裤……但凡和时髦沾得上边的穿搭单品,大哥一件不落,全都尝试了个遍。大哥身材高挑,比例极好,无论什么衣服穿在他身上都十分出彩,再加上他本人又特爱干净,总是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一身清爽利落的穿搭,愈发衬得他气质出众。
上学时期的大哥,正逢“读书无用论”的特殊年代,整个社会的价值观都被扭曲,年仅17岁的他,只能在勉强读完高中后,就匆匆告别校园,踏入社会,开始参加工作。那时的他,就像一只羽翼未丰的小鸟,过早地被推向了广阔却又充满未知的天空,在生活的浪潮中“砥砺前行”。
刚参加工作正当年轻的大哥就像一块强力磁石,所到之处,姑娘们的目光总会被他牢牢吸引,那段时间,总有姑娘给大哥带好吃的,家里也总有姑娘找上门,不是借东西,就是还物品。
然而那时侯的大哥在感情方面就像一张白纸,全然没有开窍。他只知道把自己打扮的帅帅气气的,如同骄傲地孔雀肆意开屏,却对那些被吸引而来的姑娘们的心思浑然不觉,更不知道吸引到她们之后该如何应对,只知道单纯又懵懂地沉浸在自我欣赏的世界里。
聊到这儿,脑海里闪过一件不相干的题外话,我想起上小学时候的我,整个一到三年级,我连续三年稳坐全年级大队长的位置。那时候我的班主任是一位教语文的未婚女老师。对我格外关照,仿佛事事都想为我开绿灯。只要我稍有成绩,一篇不错的作文,一次出色表现,她便毫不吝啬地在课堂上夸赞,就连我的年级大队长,都是她在各班班主任推出自己心爱的学生后,力排众议,硬给我推选上去的。
每到六一儿童节,我都穿上我的班主任特意为我挑选的衣服,戴上她为我熨烫好的崭新的红领巾。威风凛凛地站在操场上,中气十足地喊着口号,带领一届学生,迈着整齐的步伐,开启这场盛大的节日仪式。
年纪尚小的我,提前品尝到了如明星般备受瞩目的滋味。走在校园里,时常会有不同班级的同学远远地指着我,叫出我的名字,那一道道投来的目光中,满是好奇与羡慕。这种经历,如同无声却有力的养分,悄然滋养着我性格的成长,为我日后面对纷扰世事时从容淡定、处变不惊的性情,早早埋下了伏笔。
成年之后的我,偶尔忆起小学时光,心里总会泛起嘀咕。我常常怀疑小时候那个我自认为并没有那么突出的我,能得到当年那个待字闺中的班主任对我的青睐有加、格外关照,是不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真正吸引她常常来我家家访的,会不会是当时我那个帅气逼人的老哥?
我这个散发性思维的人。聊着聊着就能把扯远了,还是书归正传吧。
在大哥18岁那年盛夏,日光毫无保留地倾洒而下,目之所及,皆是明晃晃的热烈。燥热的空气里,青春的荷尔蒙肆意翻涌,满是蓬勃朝气。
某日,大哥那辆二八自行车的前杠上,多了一位年轻漂亮的姑娘。她身形娇小,两根麻花辫精心地挽在脸颊的两侧,辫梢的白色蝴蝶结饱满又精致,随着她动作的轻轻晃动,好似两只蝴蝶振翅欲飞;姑娘上身着一件宝蓝色收身半截袖,袖口处,压着阿迪衫经典的白色条纹,lululemon风格的紧身款式,勾勒出她纤细的腰肢;阳光倾洒,落在她裸露的手臂上,莹白的肌肤仿若散发着柔和的光晕,晃得人睁不开眼;姑娘的那条浅蓝色微喇牛仔裤,完美地勾勒出她的身形,随着她的一举一动,将青春活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脚蹬一双白色高跟鞋,每迈出一步,自信又张扬,清脆又有力。举手投足间都散发着独特韵味。
她是刚搬来不久的华侨,周身带着与生俱来的洋气劲儿,走在街巷中,像一只误入凡间的精灵,与周围质朴的本地人相比,显得格格不入,眉眼间还透着几分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骄傲。
姑娘那双灵动的大眼睛,清澈明媚,笑靥如花,藏不住的青春,朝气四溢。她嘴角轻扬,眉眼弯弯间,竟有几分安吉拉·baby的神韵,俏皮又甜美。大哥和她站在一起,一个高大俊美,帅气清朗;一个娇小俏丽,明艳动人,那画面真是养眼,连路过的行人都会忍不住放慢脚步,多看几眼。
我家大门出去就是医院的后广场。在那个灿烂的夏天,总能瞧见他俩在操场上打羽毛球的身影。大哥身姿矫健,姑娘步伐轻盈,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映出一道道金色的轮廓,画面美好得就像《庐山恋》里的经典镜头,满是青春的浪漫。那画面,至今回想起来,都觉得格外美好。
在大哥的认知里,那是初恋的萌芽,是怦然心动的开始,大哥满心以为自己迎来了人生中第一段恋爱,然而世事无常。这段被他寄予无限美好期许的爱情,还来得及真正好好地拉开帷幕,就戛然而止。或许,这就是命运的捉弄,在错误的时间里,邂逅了心动的人,除了无奈,更多遗憾。
自那之后,时光的洪流似乎也无法冲淡大哥对那个姑娘的记忆。她的一颦一笑成了此生难忘的画面。这些回忆宛如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任时光摩挲,却依旧色彩鲜明,即便不再提起,这份感情也始终未曾褪色。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围绕在大哥身边的姑娘也一直都没间断,她们有的热情直白,毫不掩饰自己的好感;有的含蓄委婉,用细腻的关心传递心意。
可无论姑娘们的暗示多么明显,大哥都始终不为所动。他像是被一层无形的保护膜包裹着,将外界的爱意隔绝在外,那颗心仿佛被封印在了往昔的回忆里,再也难以对旁人敞开。
几年的时光悄然流逝,有一天,老妈过去的同事突然登门拜访。一番寒暄后,她提及自家亲戚有个特别出色的姑娘,言语间满是夸赞,她说姑娘为人踏实稳重,性格朴实善良,模样也十分出众,就想着能把这两个年轻人撮合到一块儿,大哥也确实到了成家立业的年龄,老妈被那同事的一番洗脑说动了心。
大哥下班回到家后,老妈就按照那同事的说法把姑娘的优点又翻来覆去地跟大哥讲了一遍。从性格好说到模样俏,就盼着大哥能点头去见见姑娘。大哥从小就对老妈言听计从,看着老妈满脸期待的样子,虽没立刻答应,但也把这事放在了心上。
提及大哥,他那些孝顺老妈的往事便涌上心头,让人忍不住想要细细道来。在大哥高大帅气的外表下,其实是藏着一颗无比柔软的心,堪称“心软的神”。
身为家中的长子,大哥比我年长许多,当我还没跨进小学的门槛,整日像个小尾巴似的跟在老爸身后,满心满眼只有吃喝玩乐的时候,18岁的大哥就已经出落成了身高一米八的帅气青年。他身形挺拔,往瘦小的老妈身旁一站,那宽阔的肩膀与高大的身形,宛如一座耸立的大山,稳稳地为老妈撑起一片天,给予老妈满满地安全感,仿佛只要大哥在,所有的风雨都能被抵挡在外。
平日里,大哥对老妈的关怀细致入微。早上,他总能早早地帮老妈准备好热气腾腾的早饭;在大哥还在上初中的时候,他就会主动帮老妈承担家务了,从洗衣做饭到打扫卫生,每一项都做得井井有条。要是老妈遇到烦心事,他就会坐在一旁,耐心倾听,用他温暖安慰的话给老妈提供无尽的情绪价值。
自从大哥有了收入,他对家人的爱有了更实在的表达。他总会在下班途中,买回来油条、猪头肉、不常见的高级水果。他满心欢喜地把这些带回家,看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得津津有味。用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看到家人吃得开心,比我自己吃还高兴呢!”那质朴的言语,饱含着他对家人最纯粹、最炽热的爱。
拥有这样一个孝顺、懂事又乖巧的大儿子,老妈别提多欣慰了。大哥于老妈而言,既是坚实可靠的靠山,又是贴心暖人的小棉袄。只要一提起大哥,老妈就像被按了自动播放键,话匣子哗哗打开,那毫不掩饰的喜爱与夸奖如同决堤的洪水,滔滔不绝。她的眼神里满是自豪与欣喜,仿佛在这个世界上,大哥就是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存在,满心满眼都只有大哥的好。可一旦话题切换到二哥和我身上,老妈瞬间就像电池耗尽,没了之前的热情劲儿,话语变得干巴巴的,寥寥数语就潦草收尾,仿佛刚才那激情澎湃的模样只是一场错觉。
长大后,老妈和我唠家常,她说你就应该和你大哥对换一下角色。
其实老妈说的一点都没错,我从小就好奇心重,对什么事都想尝试敢动手,是个能跳围墙就不走大门、能玩弹弓就不玩娃娃的人,在别的小姑娘都热衷于抱着洋娃娃玩过家家,沉浸在温柔梦幻的世界里时,我却独爱跟着一群男孩子玩弹弓,撇飞镖,打玩具枪,站在胡同里,眯着眼,拉弓、瞄准、发射,看着一个小石子儿、飞镖和子弹飞出去,满心都是雀跃与畅快。稍微长大翅膀硬一点,又按捺不住内心的躁动“满世界”地跑,一心想去看看外面的广阔天地。在老妈眼里,我这风风火火的性格,才更应该是男孩。
而大哥性格内敛,平时就爱宅在家里。把家里的家务活儿全都包揽,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物件归置得井井有条,每一处角落都透着整洁与温馨。他做这些事儿的时候,不慌不忙,透着一股耐心和细心。
在老妈眼中,大哥性格细腻安静,举手投足间满是温柔与沉稳。她时常念叨,以大哥这样的性子,若是个温柔持家的女孩,寻得一位知冷知热、疼爱他的伴侣,日子想必会过得顺遂又舒心。可能老妈打心底里不舍得大哥在外奔波劳累,不愿看到他独自扛起生活的重担,承受过多的压力吧。或许,这份看似有些另类奇特的想法,正是老妈对大儿子那深沉且别样的爱,藏着她满心的关怀与无尽的心疼。
说起往事。思绪如同断了线的风筝,一旦飘远,拉也拉不住。
直到此刻我才猛然想起,这一篇着重讲述的主角本应是大嫂。大嫂于我而言,是极为重要的存在,在我的生命中留下了无数温暖且深刻的印记。
往常,我习惯在静谧的清晨撰写“小作文”,早晨,万籁俱寂的世界还未完全苏醒,没有丝毫纷扰。在这片宁静里,我的思路如同潺潺溪流,顺畅自然,一气呵成。
可一旦天亮,热闹喧嚣打破了这份宁静,我就像童话里脱下水晶鞋的灰姑娘,原本清晰的思绪与流畅的表达瞬间消失不见,不得不回归到琐碎的日常中。
看来,我现在不得不按下暂停键,大嫂的这篇《食光密码》还是留到下一篇再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