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一月份,这四十七个人已经单独集中起来,而学校也决定,就把这些学生所在的教室作为考场去改造。
很快这间教室就改造完毕,正式开始分班上课。这一群学生分班之后,学习教育学的内容倒是方便了,正常的教学也是正常进行的,就是学生的空闲时间减少了很多。但是这也没有办法去更改,因为你是要与全国各地的参加考试的人去比拼,这对很多人来说,就好像有一块大石压在自己身上,只有等到考试之后,这颗心才能放下。
对于目前来说,这四十多位同学可是让州里其他几所高中羡慕了一把,因为还能专门为参加师范提前招生考试的人开班,这对其他学校也是前所未闻。
其他几个学校的老师听说了,都要求自己的学校要这样做,但是其他学校考生总共不到上红州第一高中的六分之一,他们的校长是肯定是不会同意的,因此一个奇葩的做法诞生了:让那几个考试的同学暂时转到上红州第一高中。甚至这几所高中还与上红州第一高中私下里达成了协议,这一个班的教学由州内几所高**同负责,每个高中按照自己学校的优势科目安排老师。
可那时候各校的老师哪有想那么多,只是觉得别的学校有的自己的学校也不应该落下,于是又有了这样一个笑话:不是上红州第一高中的老师却能合情合理地在上红州第一高中教学生。这个措施连上红州政府也无可奈何,毕竟学校经营是学校的事,政府是不能越界去干涉的,并且这几所学校自己已经达成协议了,连上红州第一高中的领导对此都没有意见,你州政府瞎干预个什么?这边干脆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但不管怎么样,有了自身实力作为基础,加上各所高中的实力派老师的加持,到了第二年六月的全州联考时,这个班的总成绩平均分可是比全州的总成绩平均分高了将近十四分,并且与此同时这群学生还在补习这教育学的基本知识,成绩是在这样的情况取得的,也是很不容易的。
这时白副校长完成学习回来,来上这个班的第一节课时,李常同发现这就是之前自己接受采访时帮自己解围的人,李常同不知道他是谁,就问旁边的同学:“同学,同学,麻烦打扰一下,你知道讲台上的老师是谁吗?”
“好像是姓白,还是副校长呢。他在学校可是教学经验十分丰富呢。”
“谢谢。”
“不用谢。”
李常同重新把注意力转回课堂,认真上课了。
此时距离考试还有大概四个月时间。正式的考试时间也已经确定,定在十月一号全天,而且当天是正常的上学日,还要全校临时放假,保证考试的保密性。
正式到了假期,等到其他学生都走了,这群将要考试的学生还要留在学校上课,假期从两个月缩短成一周。那些老师也是没有停,每天几套试卷,总之都是与这次考试有关的,甚至学校方面还抽空搞了一次模拟考,完全按照考试的模式设计题目: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笔试占50分,面试占50分。而笔试部分有二十条选择题,每条一分,后面策论题有六题,每题三分到七分不等。
但考出来的分数不太好,也不知道是题目问题还是老师改得太严,结果这五十多个人的平均分只有75.82分。但不管怎么样,这次考试也是发现了很多问题,于是在剩下的两个月的时间了那一群老师又有了新的方向,又可以去想想怎么“整治”这群学生了。
这次考试李常同和华小洋两个都考了八十八分,紧跟在后面的就是同班的刘雁,她八十六分,之后的就是八十五分。
尽管分不低,但老师还是担心,毕竟往年的考生基本上都是拿最低的加分,恐怕拼不过别人。而且这试题是本校老师出的,以前也没有出过这样的题,也不知道出的水平怎么样。
在放假的一周里,李常同还趁机去看了工地:工地里有很多工人,在加紧建设,围墙还没有建好,教学楼已经建好了四层,一栋学生宿舍已经完工。但可惜李常同还是没有多少空,因为即便放假了,学习任务仍然繁重,每天有八张卷子呢。他只是去了现场一次,就没有再去过了。
这一周过得很快,又到了开学的时候了。
等到九月二十七号,当其他所有学生都在忙着州内组织的开学联考时,这四十多个同学就在进行着第二次模拟考试,第二次模拟考试还不错,第二次的平均分比第一次高了6.23分,基本上是达到八十分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万无一失了,没准是题目简单了对吧。
但是呢,留下来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因为成绩出来之后就只剩两天了。也讲不了什么,最后两天就当是学校白送给学生的,让他们自己安排时间了。
说是这么说,但是这群学生依旧在学校认真学习。对他们当中大多数人来讲,他们已经有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没有见到自己父母了,但大家宁愿在师范提前招生考试中取得好成绩,都忍住了想回家的想法。但李常同等几个人就不这样想,最后两天了,当然要好好放松,当然复习还是要的,在这个时候复习已成为了其次。
李常同决定今天回家。到家后,刚好没有人,李常同从自己房间拿了个空本子,在本子上写:
9月29日晴
还有一天我就要去参加考试了,还很紧张,虽然前几次的考试还不错,但我总不能就这样放松吧,今天先玩一天,明天回学校,一定要把最难的心理学内容再看一次......
还没有等李常同写完,有人进来了,正是他的父亲。
“爸,你回来了?”
“回来了,回来了,你今天放假吗?”
“还有一天就考试了,学校让我们自己安排时间。”
“回来就好,那你有带上复习资料吗?”
“我没带,我打算玩两天,然后......”
李与明的脸色一下就严肃了起来,“不用说了,我知道你压力大,但你不能那么快就卸下来啊,撑过这两天,不管你考成什么样,都给你庆祝。”
这时妈妈也回来了,见到儿子在家,很高兴,说要先去切盘去年做的火腿。但父亲喊:“切什么切,你去煮饭就行,还没考试呢,现在不要提前庆祝。”
可母亲也有她的一番道理:“儿子难得回来一次,不要给儿子脸色看。我切一盘怎么了,给儿子补充营养,这也是应该的,怎么的,你有意见啊?”
这时的李与明想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只能一气之下,离开了现场。
作为他的妻子,也明白了丈夫的用意,也就不再说要切火腿,没有说什么别的东西,就去做饭了。
李常同也只是在家住了一个晚上,他怕父亲又找他麻烦,不给他好脸色看,二是避免父母担心,因此第二天一早就回学校,继续复习去了。
离考试开始还剩最后一天,学校找了十来个高一学生,让他们在操场上用白色粉末画了一个巨大的H形标志,外面还用一个巨大的圆圈住H字母。并且让学生把试室腾空,把他们所有个人物品转移,为第二天的考试做准备。并且在当天下午,学校也难得一见的全校放假,尽管假期只有一天。
李常同突然发现,很多东西背了又忘,忘了又得继续背,因为这些都是考点,指不定在这次考试就考到,他感到更紧张,当天晚上,整整一个晚上,他几乎没有睡。直到天缓缓凉了下来,才慢慢地睡了一阵。
第二天大清早,已经是阳光灿烂,只能见一架直升机划破天空,看不到飞机投射下来的影子,只能听到螺旋桨的轰鸣声,伴着那越来越响亮的轰鸣声,直升机往昨天在操场上新画的标志下降,那堆白色粉末一下就扬起来,卷得到处都是,一片白蒙蒙,不知道的人会以为是雾霾来袭。
等到螺旋桨转速减慢,机舱缓缓打开,从直升机上下来六个人,其中一个人拿着电脑,两个人拿着试卷。校长和一众领导已经站在操场欢迎,忍受过了刚才直升机扬起的白尘,知道有人出来,校长才迎上去,笑着说:“各位老师,辛苦了,我代表上红州第一高中欢迎各位老师的到来。请问具体的考试安排是怎样的?”
那领头的老师说:“先给我们一个空的教室让我们准备一下吧。”
校长:“好好,这边请。”五根手指并拢,指向试室的方向。
而考生们已经坐在试室里,捧着手中的复习资料,做着最后的复习。而试室内的监控系统已经开启,直接与西南联区教育厅的监控室相连通。
考试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笔试和面试,两部分各五十分。笔试有两名监考员,面试有三名监考员,笔试成绩总分是一百分,但最终会折算成五十分,与前面的模拟考试不同,正式考试的选择题更多,并且还有十条判断题;面试内容由电脑现场接收,评分由现场三名监考员和后台的三名监考员共同评分,最终评分以现场评分和后台评分的平均值作为最终得分。
等到监考员发下试卷,李常同发现试卷的不同之处,这对他们来说是很陌生的,与前面做的模拟题略有不同,对李常同来说,难度还可以接受。“这次应该有八十多分。”李常同心想。
随着广播响起:“考试开始,请考生开始答题。”
所有考试都陷入思考毕竟题目还是有相当的难度的。直到广播:“考试结束,请考生停止作答。”现场才从寂静变得略微吵闹。
收完卷,还没等李常同离开试室,华小洋从背后“偷袭”,问李常同:“你考得怎么样?”
“好像还可以,虽然有些不会写,但还是写的满满的,不管怎样改卷老师都应该给我两分。”
“我觉得这次考试挺简单的,虽然有些题我们没有见过。算了,不说了,等到下午还有面试的内容呢。”华小洋离开了考场。
而李常同提着个水杯独自走向饭堂。
同班的杨景柱看见李常同在往饭堂走,对他喊:“李常同,你去哪里?还有一个小时才能去吃饭呢。”
李常同恍然大悟,他不明所以,只是自顾自地走,给人感觉魂不守舍的样子,也幸亏有人提醒。
被人叫住后,李常同自己找个地方放下了水瓶,去了厕所,对着镜子,继续去审视自己。
我到底想干嘛?这真的是我想要的吗?又回想到刚刚中了八千万大奖的时候,面对着这巨款不知所措的样子。
李常同又猛然捧起水盖在脸上,“不想了,坚持下去,既然做了总得要尽力吧,哪能被眼前的事打败。”
又捧起水洗脸,洗完后向复习室走去。
下午的面试是按照号码来进行的,但进入试室后每个人都要报上自己的考号。考试的顺序是由抽签决定的,并且按照自由抽签的方式决定的。
下午正式开考还有三十分钟时,白副校长来视察情况,并对考生说:“面试的内容一般与专业知识关系不大,这只能靠你们的临场发挥了,你们在模拟考的时候相信已经有经验了,放轻松,当中模拟考对待就行。”
不说还好,白副校长一说,现场氛围瞬间就紧张起来,因为白副校长点到了关键:临场发挥。
这可不是每个人都具备的,并且同一个人的不同时候的临场发挥也不可能相同。那群考生就在想面试会考些什么:参加考试的原因?问问你的理想?或者是对某一件事的看法?
总之题目没出来之前,你是不可能回答出来的。着急也没用,于是所有人的关注点都转向抽签,毕竟这是目前唯一可以人为控制的因素了。
一时间,抽签处人潮涌动,都想抢个好的顺序:不是前面也不是最后。
李常同和华小洋两个感觉就是在看热闹,他们有自己的打算:干脆就等他们抢完,我们还可以趁这仅剩的一点时间去讨论。当然,进入等待室后就不能说话了,因此两人决定:剩下的两个号码,靠前的让华小洋上,靠后的让李常同上。
这个顺序是由前面的模拟考决定的,面试成绩一直都是华小洋比李常同要好一些,有了华小洋的经验,李常同应该能好一些。
他们两个人是这样想的,但现实是:最后剩下的两张抽签纸,一张是53号,一张是54号。这两个人留到了最后,并且是紧接着,连给你讨论的机会都没有,唯一一点比较好的是,两个人有整个下午的时间去讨论问题。
整场考试持续下午和晚上,知道所有人考完为止,一般每个人有十分钟的时间,不过一般都会比十分钟短一些,平均是**分钟。
李常同和华小洋从下午等到晚上,将近九点,才轮到五十号,等到十点,才到了华小洋。
“李常同,我进去了,等着我。”华小洋好像在对李常同挥手。
没过十分钟,华小洋从里面出来,第一件事就是对李常同说:“里面的人都面无表情,太可怕了,你珍重,祝你好运,走了。”
李常同一听,内心有点慌张:不会吧,怎么办,此时的李常同像热锅上的蚂蚁,很不安,但是已经叫到五十四号了,无论怎样都要去。
李常同只能硬着头皮上,进到考场,果然看见三个面无表情的监考员。李常同给老师鞠了躬,报上自己的考号,坐在指定的位置上,像一个待审讯的犯人。
正式开始面试,监考员开始问问题。
Q1:你为什么会来参加考试?促使你做出这个选择的原因是什么?
A:因为几年之后我也会成为一个学校的管理者,我希望通过这次考试去提高我的能力,不管结局是什么样的,来锻炼总有好处。
Q2:你说你几年后就要管理一所学校,那你认为一个合格的学校管理者是什么样的?
A:我觉得,首先应该要有道德,对,应该先要有道德,其次才是能力。因为...能力可以锻炼出来,但是道德不是说来就能来的。
Q3:那你理想的学校是怎样的?
A:还是有道德,然后是个人的能力,然后才是成绩。成绩不能说明太大的问题,因为每个人的潜能都不会完全一模一样,这就需要去单独对待,当然这些潜能有好处,自然也有弊端,这个时候就需要学校文化知识去提高鉴别能力和增强基本的必备的技能。
紧接着李常同又从校风,校纪,建筑,文化,等方面讲述,原本限时十分钟,结果硬是拖了三分钟。到李常同离开考场时,那几名监考员的脸还是冷冰冰的。
考试正式结束,可以休息一下了。李与明也兑现之前说的话,给李常同加了菜,并且也不仅仅是一个菜。
原来的分班结束了,这五十四个同学各自回到自己的学校各自的班级,尽管在一块学习的时间只有一年,对很多人来讲,这或许又是一段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