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
方腊起义失败被杀后,烽火未熄,战鼓犹震。
吕师囊,这位曾经的起义领袖,面如寒霜,眼神中却燃烧着不屈的火焰,带领残部匆匆转至黄岩。
黄岩之地,山峦起伏,林密谷深,仿佛是大自然为疲惫的义军提供的一处隐秘庇护所。然而,宋军的铁蹄并未因此停歇,折可存,这位宋将中的佼佼者,如猎豹般紧随其后,誓要将这股反叛之火彻底扑灭。
断头山,一座险峻异常的山峰,其势如刀削斧劈,直插云霄。
吕师囊深知此地易守难攻,便下令起义军扼守此地,利用地形之利,布下重重防线。山道上,巨石滚落,木栅林立,箭矢如雨,仿佛每一块石头、每一根木头都蕴含着起义军誓死抗争的决心。
然而,宋军并未正面强攻,而是选择了更为狡猾的策略~偷袭。
夜幕降临,月色朦胧,宋军借着夜色的掩护,悄无声息地接近了断头山。他们利用绳索攀爬峭壁,如同幽灵般穿梭于密林之间,直逼起义军腹地。
一时间,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打破了夜的寂静,也点燃了战斗的烽火。吕师囊身先士卒,挥舞长枪,左冲右突,所到之处,敌人纷纷倒下。
但无奈宋军人多势众,起义军逐渐陷入苦战。血染战袍,汗湿铠甲,吕师囊的眼神中依旧闪烁着不屈的光芒。
然而,命运似乎并不眷顾这位英勇的领袖,最终,在一场激烈的搏斗中,他倒在了血泊之中,身边是同样战死的三十余位起义军首领,他们的身躯,成为了这场悲壮抗争的最后见证。
另一边,远离战场的鱼村,宁静而祥和。
扈三娘,从阮氏三雄口中得知豹子头林冲已加入梁山泊时,脸上不禁露出一丝愕然。
鱼村之中,渔户们围坐一起,议论纷纷,原来,因梁山泊的名声在外,使得本地许多人都不敢再入那片水域打渔,生怕卷入不必要的纷争,断了自家的衣食饭碗。
这情景,让扈三娘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酸楚,她深知,战争带来的不仅仅是生死离别,更是对普通百姓生活的无情摧残。
当晚,月华如水,扈三娘一行来到了晁家庄。只见晁盖、公孙胜和刘唐早已在那里等候多时,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期待与喜悦。
晁盖大步上前笑道:“阮氏三雄名不虚传,三生有幸!来来来,咱们进屋详谈!”
罢,一行人欢笑着步入庄内,灯火通明中,后来众人聚义饮酒,重整杯盘,再备酒肴,众人饮酌。
吃了七八分饱醉时,晁盖起身穿了衣裳前去净手,一个甍憧撞在门上,屋内屏风后扈三娘一声惊呼厉声喝道:“什么人?!”
晁盖见那屏风后隐约一个女子从床上跳起。
晁盖暗怒:“这扈官人竟在我庄内藏个女子,枉费我待他!”
当下晁盖转到屏风后只见一个女子披了秀发穿起外衣,少顷只见扈岚换好男装秀发散着便出来相见。
先穿了男装,只是裹胸与束腰也顾不得,披了秀发便转出屏风来,晁盖愣愣的察觉不妥。
扈三娘微怒说道:“可看得十分仔细?”
晁盖一愣,老实道:“未曾许多,只看出是个女儿身来。”
“擅闯我屋,是何道理?”
“刘唐兄弟吃得醉了,净趟手来时,不想跌了一跤误入。”
晁盖被扈三娘逼在椅上,也不敢动弹,扈三娘见他畏自己如蛇蝎,忍不住童心忽起逗道:“保正是怕我赖着要嫁与你不成?”
晁盖道:“我并非良配,恐误终身。”
扈三娘噗嗤一声笑了起来道:“师傅说女子当为妇好和钟无艳巾帼须眉之愿,今日之事替我守秘,如此可好?”
晁盖道:“甚好。”
随后晁盖匆匆告辞离去,走得火急,自这日起,晁盖便不敢再单独与扈三娘相处,当晁盖找到吴用以后,吴用给晁盖出了一个馊主意,而晁盖在见过她身上曲线玲珑不由心动,吴用说晁盖污了她的清~白,加上扈三娘巾帼不让须眉,又有一个奇人做师傅,扈三娘至今尚无婚配,晁盖也尚未婚娶偌大的家业便都是晁盖囊中之物……
不过晁盖不愿意去谋算一介女流大业把吴用一顿骂。
第二天,晁盖朝扈三娘深深一拜赔礼,扈三娘见晁盖礼重,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了出来,玉手拉着晁盖坐在旁边,说道:“保正真诚,你我相交,做兄弟情义,只问义气,不提其他。”
当下晁盖命庄客杀翻一头牛,办下一桌筵席,请了扈三娘、公孙胜、吴用、刘唐等入席。
酒筵后,九人在密室内坐定,吴用将智取之法细说了一遍,商议定后,便在晁盖庄上安歇一夜,翌日收拾停当,路上行了几日,扈三娘都是吃自带的干粮酒水。
此时北宋朝廷虽然镇压了方腊起义,但并没有吸取教训,革新政局,而是更为黑暗**,其时距北宋被金灭掉不过五年左右。
方腊起义失败被杀后,七月中旬,烈日如火,烤焦了大地的每一寸肌肤。
俞道安率领着疲惫而坚毅的义军,如一股不屈的洪流,猛烈地冲击着温州的坚固城墙。
战鼓声震耳欲聋,喊杀声此起彼伏,箭矢如飞蝗般穿梭在空中,每一声金属的交鸣都预示着生死的瞬间。
城墙上,宋军严阵以待,旌旗猎猎作响,箭楼上火光闪烁,巨石与滚油不断倾泻而下,将义军的攻势一次次击退。
俞道安身披重甲,手持长枪,亲自冲锋在前,他的眼神中燃烧着不屈的火焰,仿佛要将这城墙洞穿。
然而,温州城坚如磐石,义军虽然英勇,却在连日的激战中损失惨重,士气逐渐低落。
战至第三十日,夜幕降临,双方暂时休战。俞道安站在临时搭建的指挥台上,望着满目疮痍的战场和疲惫不堪的士兵,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悲壮。他深知,继续强攻已是无望,于是果断下令,全军撤退,转攻处州。
撤退的路上,义军与宋军的游骑不断遭遇,小规模的战斗时有发生。俞道安亲自断后,他的身影在战场上穿梭,长枪所过之处,敌人纷纷倒下。然而,伤亡仍在不断增加,士兵们的脸上写满了疲惫与绝望。
八月,消息传来,洪载在重重压力下选择了招安,这无疑给俞道安和他的义军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俞道安无奈之下,只能率领残部退入永康山区,企图借助复杂的地形继续抵抗。
在永康山区,义军得到了当地百姓的支援,他们藏匿于密林深处,以山为屏,以水为障,与宋军展开了游击战。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宋军的围剿越来越紧,俞道安和他的义军陷入了绝境。
十月,秋风萧瑟,俞道安率领最后的勇士,在处州城外与宋军展开了最后的决战。战场上,刀光剑影,血肉横飞,每一声呐喊都充满了绝望与悲壮。
俞道安身先士卒,他的身影在战场上如同鬼魅般飘忽不定,长枪所向披靡。然而,终因寡不敌众,俞道安身负重伤,最终倒在了血泊之中。
他的倒下,标志着这场轰轰烈烈的起义最终走向了失败。余部虽然仍在浙江各地坚持战斗,但已无法改变大局。
宋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辜百姓被杀害的不计其数,两浙经济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破坏。整个浙江大地,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
期间扈三娘一直陪在许负身边,直到许负在一次闭关,祝彪联系吴用欲谋划扈三娘的产业,江湖各路直逼扈家。
扈三娘只有摆下擂台,谁能最后胜出的,方才是她扈三娘的夫婿。
一时间晁盖、穆弘等引军赶到扈家庄,扈成与太公亲自到庄前接了,虽后花荣也带人赶到,晁盖大惊喝道:“花贤弟,汝也来提亲的?”
花荣笑道:“奇女子,吾心向往也!”
晁盖还想说什么的时候,柴家庄军马已到,秦明、黄信两个引两千军马到来,无奈众人去迎接。
一个时辰以后,鲁智深、武松、孙二娘、张青四位头领引三千二龙山军马赶到,此时扈家庄军马已经上万,真是声势震天,旌旗蔽日。
后续来了许多人马许多好汉都来赴比武招亲大会,当扈三娘取过名册打开看了,每一页上都写了姓名,籍贯、年龄、武艺、特长等详细描述了一番,也不知黄文炳去哪里寻了个画师,还为每个好汉都配了一副插画。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