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烽烟再起:公子无双 >  第527章 狂歌的酒,战士的泪

洪水退去的速度,赶不上堤防上险情出现的频率。在洞庭湖区一处刚刚经历激烈管涌封堵战的子堤上,泥泞不堪,空气中弥漫着汗臭、泥腥和淡淡的血腥味。连续数日高强度的扛沙袋、打木桩、堵管涌,让驻守在这里的一支年轻工程兵连队几乎达到了极限。

夕阳的余晖被厚重的云层切割得支离破碎,洒在战士们布满泥浆、写满疲惫的脸上。大多数人或坐或躺在冰冷的泥地上,连动一根手指的力气都快没有了。沉默笼罩着堤段,只有粗重的喘息声和远处江水不安的呜咽。

突然,一阵压抑的、如同受伤野兽般的呜咽声,从一个角落传来。众人望去,只见一个脸上稚气未脱、肩章还是列兵的小战士(李卫国),死死抱着怀里一个沾满泥浆、被水泡得变形了的军用水壶,身体剧烈地颤抖着,眼泪混合着脸上的泥浆,无声地汹涌而下。那是他班长张大山的水壶。就在几个小时前,为了抢堵一处突然恶化的管涌,张大山被一股凶猛的暗流卷走,瞬间消失在浑浊的江水中,连遗体都未能找到…

“班长…班长…你说…你说等抗洪胜利…就请我…喝你老家最好的苞谷烧…” 小战士李卫国哽咽着,语无伦次,巨大的悲痛和失去依靠的茫然彻底击垮了这个第一次经历生死的新兵。他的哭声越来越大,充满了无助和绝望,在寂静的堤坝上显得格外刺耳,也撕扯着周围每一个同样疲惫悲伤的心灵。几个老兵扭过头,不忍再看,眼圈也红了。

就在这时,一个高大魁梧、同样满身泥泞、肩上扛着两箱压缩饼干的身影,踏着沉重的步伐走了过来。是楚狂歌。他负责这片区域的应急物资运输,刚卸完货。

他走到李卫国面前,停下脚步。没有训斥,没有安慰,甚至没有低头看那个哭泣的新兵。他那张被风霜刻满痕迹的、平日里总是带着狂放不羁的脸上,此刻却是一片沉寂的肃穆。他默默地解下腰间那个从不离身的、油亮亮的黄铜扁酒壶——里面装着最烈的“烧刀子”。

楚狂歌拧开壶盖,一股浓烈、辛辣、如同火焰般的酒气瞬间弥漫开来,冲淡了些许空气中的泥腥味。他没有说话,只是将酒壶递到李卫国面前。

李卫国茫然地抬起泪眼,看着眼前这个浑身散发着草莽气息、眼神却如同磐石般沉静的陌生军官(他不知道楚狂歌的具体身份)。

楚狂歌的目光依旧望着前方浑浊翻滚、吞噬了他战友的江水,声音低沉沙哑,如同砂纸摩擦,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清晰地传入李卫国和周围每一个竖起耳朵的战士耳中:

“小子,泪,可以流。”

“这鬼门关前走一遭,不丢人!老子当年…也流过!”

“但——”

他猛地加重了语气,如同重锤敲打在每个人的心上:

“别他娘的让这黄汤子(指眼泪)流进心里!泡软了骨头!”

“把泪擦干!把这口‘烧刀子’给老子灌下去!”

“让这口烈的,把你心里的冰坨子给老子烧化了!把脊梁骨给老子烧直了!”

他顿了顿,血红的眼睛扫过堤上所有疲惫不堪、眼神中带着悲伤的年轻面孔,声若洪钟:

“仗!还没打完!这堤还在晃悠!水里头泡着的,是咱们的家!是咱们的根!”

“挺直了!都给老子挺直了!咱们的兄弟(指牺牲的张大山)在天上看着呢!别让他…白死!”

说罢,他将酒壶又往前递了递,几乎碰到了李卫国的嘴唇。

李卫国呆呆地看着楚狂歌,看着那壶散发着致命诱惑的烈酒,又低头看了看怀里班长留下的水壶。楚狂歌那粗粝、直接、甚至带着脏字的话语,却像一道滚烫的岩浆,猛地灌入他被悲伤冰冻的心脏!是啊,班长是为了堵住管涌,为了保住大堤才…自己怎么能在这里垮掉?让班长白死?

一股血气猛地冲上头顶!李卫国一把抹去脸上的泪水和泥浆,眼神中的茫然无助被一种近乎悲壮的狠厉取代!他接过楚狂歌的酒壶,仰起头,对着壶嘴,狠狠地灌了一大口!

“咳咳咳!!” 辛辣的液体如同烧红的刀子,从喉咙一路烧到胃里,呛得他剧烈咳嗽,眼泪鼻涕一起涌出。但那股难以言喻的灼热,却瞬间驱散了四肢百骸的冰冷和麻木!一股滚烫的力量在身体里炸开!

“哈——!” 李卫国长长吐出一口带着浓烈酒气的白雾,通红的眼睛死死盯着前方依旧汹涌的江水,猛地将酒壶还给楚狂歌,嘶声吼道:“谢…谢谢首长!我…我李卫国!挺得住!班长没干完的活…我替他干完!” 他挣扎着站起来,虽然脚步还有些踉跄,但腰杆却挺得笔直!

周围的战士们,看着李卫国这前后的变化,看着楚狂歌那魁梧如山、眼神如刀的侧影,一股久违的血性和力量感,如同被点燃的干柴,在每个人胸中熊熊燃烧起来!悲伤依旧在,但绝望已被驱散!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坚定的守护意志!

楚狂歌接过酒壶,看着眼前这个挺直了腰杆的新兵蛋子,又扫了一眼周围那些重新燃起斗志的面孔,什么也没说。他仰起头,自己也狠狠灌了一大口“烧刀子”,喉结剧烈地滚动了一下。浓烈的酒气喷出,他布满血丝的眼睛似乎也蒙上了一层水汽,但瞬间就被他用力眨去。他抬起沾满泥浆的大手,用力拍在李卫国还有些单薄的肩膀上,拍得他一个趔趄,却站得更稳了。

“好小子!” 楚狂歌沙哑地吐出三个字,扛起地上的物资箱,转身大步走向下一个需要补给的点。背影依旧狂放,却多了一份沉重的担当。

这壶最烈的酒,没有安慰的话语,却用最江湖的方式,完成了最硬核的精神传承。堤坝上,哭声停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有力、更加坚定的扛运沙袋的号子声!楚狂歌那粗糙的安慰,如同“烧刀子”一般,点燃了年轻战士们心中不灭的烽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