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三国:穿越成刘晔,靠玉玺谋天下 >  第178章 夷洲归心

长江的浓雾,仿佛凝固的铅块,沉沉地压在巴陵城与水面上所有人的心头。甘宁站在“飞鲨号”残破的船头,独眼死死盯着前方一里外那支停泊的庞大舰队。那几艘覆盖着暗沉金属装甲、船首狰狞兽首的巨舰,如同蛰伏于雾中的洪荒巨兽,散发着令人窒息的压迫感。

低沉悠远的号角声余音未散。巨舰侧舷,那道宽阔的金属跳板稳稳搭在水面。跳板尽头,舱门洞开,火光通明。一队身影,正从舱门内缓缓步出。

为首一人,身披样式奇特的暗金色鳞甲,头盔遮住大半面容,只露出一双深邃、锐利、仿佛能穿透迷雾与距离的眼睛。他步伐沉稳如山岳,竟真的踏着水面,如履平地!在他身后数名同样装束精悍的甲士,亦是如此。

“踏浪而行?!”甘宁身后的水手们发出难以置信的惊呼,有人甚至下意识地揉了揉眼睛。这完全超出了他们的认知!

甘宁的独眼中也充满了震惊,但他毕竟是历经风浪的锦帆贼首,迅速压下惊骇,厉声喝道:“弩炮预备!火油队待命!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许轻举妄动!”他本能地感觉到,对方并无立刻攻击的意图,但这种未知的力量,本身就是最大的威慑。

那为首的暗金甲士踏上跳板尽头,并未继续前行,而是停了下来。他缓缓抬起手,摘下了覆盖面容的头盔。

一张年轻、刚毅、带着几分风霜却难掩英气的面孔显露出来。眉宇间,依稀可见昔日江东小霸王的轮廓,却又沉淀了远超年龄的沉稳与沧桑。

“孙…孙绍?!”甘宁失声叫了出来,声音带着巨大的惊愕和难以置信!眼前之人,正是当初在江东覆灭前夕,携带着神秘楼船图纸投奔刘晔,后又神秘消失的孙权之子——孙绍!

“甘兴霸将军,别来无恙。”孙绍的声音隔着江面传来,清晰而沉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与当初那个略显莽撞的少年判若两人。

“真的是你!”甘宁心中掀起惊涛骇浪,无数疑问涌上心头:那庞大的舰队?那踏浪而行的能力?他消失的这段时间,到底经历了什么?夷洲?那传说中的岛屿,竟有如此力量?

“是我。”孙绍点头,目光扫过甘宁身后残破的荆襄船队,又望向远处火光未熄、杀声依稀可闻的巴陵城,“看来,我回来得正是时候。曹魏和司马懿的爪子,伸得太长了。”

他微微侧身,指向身后庞大的舰队和那些踏浪而立的甲士:“此乃‘沧溟卫’,并非神魔之力。夷洲深处,有先祖徐福遗泽,更有世代传承的‘海工’奇术与‘墨金’(一种奇异的高密度合金)矿藏。踏浪之能,源于足底机关与特制磁石靴,配合跳板下预设的磁力阵列。巨舰驱动,靠的是改良的巨型水轮与海工秘传的‘涡流’阵法,辅以墨金装甲。”他的解释简单直接,破除了笼罩的神秘色彩,将其归于失传的技艺与特殊资源。

“徐福遗泽…海工…墨金…”甘宁喃喃重复,心中的震撼稍减,但夷洲所蕴藏的力量依旧让他心惊。他看着孙绍,沉声问道:“少将军此来,意欲何为?是友是敌?”

孙绍的目光变得锐利而坚定:“江东孙氏已亡于曹贼与内斗。我孙绍,承蒙刘荆州收留,赠图之恩未报。夷洲非我一人之夷洲,其上遗民,久盼回归故土,重归炎黄正朔!今闻刘荆州受困巴陵,曹贼肆虐,司马老贼行此邪法害人,我孙绍,率沧溟卫及夷洲义士归来!愿奉刘荆州为主,助其扫平群丑,还天下清明!此舰队,此沧溟卫,皆为荆襄先锋!”

“奉…奉主公为主?!”甘宁再次震惊。孙绍携如此强援归来,竟非自立,而是直接归附!这消息太过震撼,他一时竟有些反应不过来。

“甘将军若不信,可即刻派人禀报刘荆州与诸葛军师。我舰队于此泊锚,静候号令。若巴陵城危,沧溟卫愿为前驱!”孙绍的声音斩钉截铁,掷地有声。

甘宁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心绪。孙绍眼神坦荡,理由充分,更重要的是,此刻巴陵确实需要强援!他当机立断:“少将军高义!甘宁信你!我立刻派人飞马入城禀报!请少将军稍待!”他立刻转身,对心腹水手吼道:“快!放快艇!用最快的速度回城,禀报主公和丞相!就说…江东孙绍,率夷洲强援归来!愿归附主公,共抗曹贼!”

州牧府,静室内室。

刘晔在黄月英和华佗的搀扶下,艰难地半靠在软枕上。一碗温热的参汤下肚,加上华佗的针灸,他脸上恢复了一丝血色,但眼中的疲惫和身体的虚弱感依旧浓重。他正凝神听着黄月英以最快语速,简洁清晰地汇报着当前的局势:

北门魏延在神器胚胎助威下已击退曹军第一波猛攻,正肃清残敌,巩固防线,但伤亡惨重,曹真主力未损,随时可能卷土重来;诸葛亮催动神器反噬重伤,尚在昏迷,但气息已稳;城内府库、匠作营虽有小股曹军渗透破坏,但核心区域已被控制;金城方向,马超已救出阎温、李暠,斩杀柯吾,夺回血鼎碎片,正回师金城;寿春方面,陈登已控制城池,但广陵遭吕蒙偷袭,情况不明;最关键的,是长江上甘宁急报——孙绍携一支前所未见的强大舰队(沧溟卫)自夷洲归来,踏浪登岸,明确表示奉刘晔为主,听候调遣!

一个个消息如同惊雷,在刘晔虚弱的心神中炸开。尤其是孙绍携夷洲强援归附的消息,让他沉寂的眼眸深处,骤然亮起一道锐利的光芒!

“孙绍…夷洲…踏浪…沧溟卫…”刘晔低声重复着这几个关键词,脑中飞快地思索着。孙绍当初献图投奔,动机本就存疑。他消失的这段时间,在夷洲竟能整合如此力量?此刻归来,选择在巴陵最危急的时刻表明立场,时机拿捏得恰到好处!是真心归附?还是想火中取栗?

但无论如何,这支力量的出现,瞬间改变了整个荆襄乃至天下的力量对比!它像一柄悬在曹魏侧翼的利剑,也像一剂注入荆襄垂危身体的强心针!

“主公,孙绍此人…”黄月英脸上带着忧虑,显然对孙绍的突然回归和强大力量充满警惕。

刘晔缓缓抬手,止住了她的话。他的目光变得深邃而冷静,虚弱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月英,传令。”

“第一,以我的名义,即刻回复甘宁,转告孙绍:其心可嘉,其行可表!刘晔代荆襄军民,谢过夷洲义士千里来援之高义!请孙少将军约束舰队,暂泊江面,听候后续军令。巴陵城防,尚能支撑,暂不需沧溟卫登岸。但请其严密监视下游江面,提防江东吕蒙或其他势力趁乱来袭!此为第一要务!” 他首先要稳住孙绍,让其成为江上屏障,而非不确定因素。

“第二,命魏延,不惜代价,加固北门防线!清点所有剩余‘震天雷’、火油、弩箭!司马懿邪法受创,曹军新败,士气低落,正是巩固防线、震慑敌胆之时!告诉他,再守一日!只需一日!” 他需要时间,消化孙绍归附的消息,等待诸葛亮苏醒,也等待其他战线的消息。

“第三,飞马传令陈登:寿春既得,务必坚守!广陵若危,可酌情放弃部分外围,集中力量固守核心!告诉他,吕蒙孤军深入,后路在我!待巴陵解围,我必亲提大军,断其归路!让他坚持住!” 他不能丢了寿春这个钉入淮南的楔子。

“第四,严密监控金城方向马超动向,若有消息,即刻来报!同时,加派斥候,严密监视武关、潼关方向曹军主力(曹操)动向!” 西凉和曹操本尊,依旧是最大的威胁。

“第五,集中所有医者,全力救治丞相与城内伤员!府库粮草,优先保障守城将士与百姓基本所需!” 稳定人心,恢复元气是根本。

一连串命令清晰下达,虽然声音不大,却条理分明,直指要害。那个在昏迷中与死神搏斗、在雷霆中挣扎求存的枭雄意志,在苏醒后的第一时间,便重新掌控了这风雨飘摇的荆襄巨舟!

黄月英和华佗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振奋。主公醒了,思路清晰,意志坚定!这比任何援军都更能安定人心!

“诺!属下这就去办!”黄月英重重点头,立刻转身出去安排。

刘晔交代完,仿佛耗尽了力气,重重地喘息了几下,靠回软枕。他闭上眼,意识沉入识海深处,感受着那枚与神器胚胎、与玉玺本源紧密相连的温热印记。印记微微跳动,传递着一丝微弱却坚韧的联系,仿佛与观星台方向昏迷的诸葛亮,与那件耗尽心力催动的神器胚胎,隐隐共鸣。

“孔明…再等等…再给我一点时间…” 刘晔在心中默念。天下棋局,因孙绍这枚意外却强大的棋子落下,正在发生剧变。收拢的契机,已然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