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大婚变流放,一路吃香喝辣 >  第232章 要干就干,不干就滚

晨雾还未散尽,村里的石板路上沾着露水,在朝阳下泛着细碎的金光。

"到了。"叶浩澜在一座青砖灰瓦的大院前停下脚步。院门上挂着块樟木牌匾,上面用红漆写着"百家食堂"四个大字,笔力遒劲有力。透过敞开的院门,能看到里面已经有人在忙碌,蒸腾的热气从厨房窗口飘出来,带着米粥的甜香。

柳氏深吸一口气,闻到空气中飘来的食物香气,不由得咽了咽口水。她偷眼打量着这座气派的食堂:青砖砌成的灶台擦得锃亮,一排铁锅整齐地挂在墙上;院子里摆着十几张原木长桌,桌面被擦得泛着油光;角落里堆着成捆的干柴,码放得整整齐齐。

"婶子们早。"叶浩澜朝厨房里正在忙碌的几个妇人打招呼,"我带我娘和姐姐过来帮忙。"

正在揉面的张婶抬起头,面粉沾在她圆润的脸上。她眯着眼打量了一下柳氏母女,目光在叶如云脸上停留片刻,撇了撇嘴:"那就别杵在那边了,快点来帮忙啊!在我们这里不干活没饭吃,快点的吧!"

厨房里的其他妇人也停下手中的活计,用审视的目光看着这对母女。李婶正在切咸菜,菜刀在案板上发出"咚咚"的声响;王婆子蹲在灶台前添柴,火光映着她布满皱纹的脸;年纪最小的春桃正在淘米,水珠溅在她挽起的袖子上。

"那...我们做什么呢?"柳氏局促地搓着手,脸上堆着讨好的笑容。

张婶用沾满面粉的手指了指墙角:"先打水,把那几口锅都刷干净了。"她又指了指院外,"还有那边的柴火抱一些回来,灶膛里的火不能断。"

叶如云看着墙角那几口黑乎乎的大铁锅,锅底还沾着昨日的饭垢,不由得皱起鼻子:"脏活累活都给我们干了,那你们干嘛!"

"我们去搬食材。"李婶"啪"地一声把菜刀剁在案板上,"几百口人吃饭,不是用一两颗菜就能解决的。"她撩起围裙擦了擦手,"光是面粉就要扛五六袋,你要不要试试?"

王婆子不耐烦地挥了挥烧火棍:"要干就干,不干就滚,在这里做事情没有挑三拣四的份!"其他几个妇人也纷纷附和,脸上的嫌弃之色更浓了。

叶如云气得脸颊通红,刚要反驳,柳氏急忙扯了扯她的袖子,递过一个警告的眼神。叶如云只得咬着嘴唇,把到嘴边的咒骂咽了回去。

接下来的活计让柳氏母女吃尽了苦头。她们笨拙地提着木桶去井边打水,水桶总是沉得让她们直不起腰。叶如云那双从没干过粗活的手被粗糙的麻绳磨得通红,她咬着牙把水桶拖到厨房,水已经洒了大半。

"哎哟我的老天爷!"张婶看着她们洗的菜直摇头,"这白菜心都被你们掐烂了,外头的泥巴倒是半点没洗掉!"她夺过柳氏手中的菜筐,"看看你们磨磨蹭蹭的,就等着这些菜下锅呢!"

李婶正在和面,手上的力道大得惊人,面团在她手下发出"啪啪"的响声。她瞥了一眼手忙脚乱的母女俩,嗤笑道:"我看你们也不是能干这活的人,手脚太慢了,碍手碍脚的。"她指了指院子角落的柴堆,"这样吧,你们俩去劈柴吧,这个总会吧?"

"劈柴?"叶如云尖声叫道,看着那堆粗壮的木头和锋利的斧头,"万一我们伤着了怎么办?"

"那就自己小心一点啊!"王婆子往灶膛里塞了根柴火,头也不抬地说,"又不是三岁孩童了,这点活都做不了那不就是废物一个!"

叶如云的脸黑得像锅底,但在柳氏严厉的目光下,只得愤愤不平地走向柴堆。斧头比她想象中沉得多,她勉强举起斧子,却怎么也瞄不准木头的中心。几次劈砍下来,木头只是被砍出几道浅痕,反倒是她的虎口被震得生疼。

柳氏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她咬着牙抡起斧子,木头"咔嚓"一声裂开,飞溅的木屑划破了她的脸颊。汗水顺着她的鬓角流下,浸湿了衣领。不到半个时辰,两人的手掌都磨出了水泡,叶如云看着自己红肿的手指,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娘..."她带着哭腔小声说,"我们为什么要受这种罪..."

柳氏警惕地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道:"忍一忍,别忘了我们的计划。"她抹了把汗,继续抡起斧子,"等事成之后,这些贱民一个都跑不了。"

没有了柳氏母女碍手碍脚,食堂后厨很快恢复了往日的和谐氛围。张婶一边揉面一边哼着小调,李婶的菜刀在案板上敲出欢快的节奏。春桃把淘好的米倒进大锅里,米粒在清水中打着旋儿。

"要我说,那对母女就不是干活的料。"王婆子往灶膛里添了把柴,火苗"呼"地窜起来。

"可不是嘛。"张婶把揉好的面团放在盆里醒发。

厨房里飘起阵阵香气:蒸笼里的馒头开始膨胀,散发出麦子的甜香;大铁锅里的粥咕嘟咕嘟冒着泡,米油浮在表面形成一层薄膜;腌菜坛子被打开,酸辣的味道刺激着每个人的味蕾。

叶浩澜扛着一袋面粉走进来,额头上挂着汗珠。春桃连忙递上一碗凉茶:"浩澜哥,歇会儿吧。"

"谢谢。"叶浩澜接过茶碗一饮而尽,看了看院子里劈柴的两人,眉头微皱,"她们没惹什么麻烦吧?"

"就是手脚太笨。"李婶把切好的咸菜装盘,"不过劈柴这种活计,总能做好的。"

阳光渐渐升高,照在食堂的院子里。几个孩童趴在篱笆外,眼巴巴地望着厨房方向,等着早饭的香气。远处,男人们扛着农具往田里走,互相打着招呼。

这个村子确实像个世外桃源。家家户户都有菜园子,鸡鸭在篱笆下悠闲地踱步;水渠里的清水哗哗流淌,灌溉着绿油油的菜地;新建的砖窑冒着青烟,烧制出的红砖整齐地码放在空地上。

"听说廖家又在打听咱们村的事了。"张婶一边捏馒头一边说。

王婆子往地上啐了一口:"还不是眼红咱们自己烧砖!以前整个北寒要盖砖瓦房只能从廖家买砖,价钱贵得吓人。"

"就是。"李婶把菜刀磨得霍霍响,"现在咱们自己烧出了砖头,断了他们的财路,能不着急吗?"

春桃担忧地看了看外面:"我听说廖家养了不少打手..."

"怕什么!"叶浩澜把空茶碗往桌上一放,眼神坚定,"有大姐在,廖家翻不起什么浪来。"

厨房里的气氛又活跃起来。蒸笼揭开时,白色的蒸汽腾空而起,带着馒头的香气弥漫开来。第一缕阳光正好照在刚出笼的馒头上,映得它们像一个个小太阳,温暖而明亮。

而在院子的角落,柳氏母女还在艰难地劈着柴。叶如云每挥一次斧子,就在心里咒骂一句。她看着自己红肿起泡的手掌,再看看厨房里其乐融融的景象,眼中的怨毒几乎要化为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