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暗刃如锋 >  第309章 再访江城

1940 年 2 月的江口码头,寒风裹挟着长江水汽扑面而来,却难掩嘈杂与忙碌。

趸船边,纤夫们弓着背,粗麻绳勒进肩头,喊着号子将货船往岸边拖;码头工人扛着麻袋、木箱,在跳板上踉跄穿行,扁担压弯了腰,汗珠在棉袄领口结出白霜。

茶摊的铜壶咕嘟冒着热气,小贩吆喝声混着江轮汽笛,挑夫们推着独轮车,在泥泞的码头路上轧出深深车辙。

远处,卸下的军用物资堆成小山,穿灰布军装的人匆匆清点,而江面上,几艘挂着倭伪旗帜的轮船正缓缓靠岸,船头探出的刺刀在阴云下泛着冷光。

?汉口码头作为长江中游重要枢纽,仍保留着繁忙的货运与客运功能。

当时江阳门码头是汉昌岸的主要轮渡码头之一,承担着三镇间的交通往来?。

码头区域可见木质趸船、装卸货物的船工,以及往来穿梭的民船,其中汉江岸的码头已形成专业分工,如油、棉花、米等货物均有专用码头?。

1938年江城会战后,江口部分码头被倭寇控制,但民间运输仍在艰难维持。

1940年大智门车站(今汉口站)仍作为铁路枢纽运作,码头区域可能呈现出战时特有的紧张氛围,如倭寇轰炸后的废墟与重建的临时设施并存?。

码头周边聚集着商贩、船工和外来旅客。茶馆、小吃摊沿街林立,船工号子与商贩吆喝声交织。

热干面、江夏鱼糕等汉味小吃是码头工人的日常补给,夜晚灯笼亮起时,评书艺人的表演为劳作一天的人们带来片刻慰藉?。

码头主体为石砌或木结构,配备黄铜罗盘、竹篙等工具。

江边老茶馆仍保留着斑驳的木雕花窗,墙上可见清末民初的题诗,部分趸船沿用19世纪的外商设计?。

?江城会战(1938年6月至10月)结束后,江城地区发生了深刻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变化,

?1938年10月25日江城沦陷后,倭寇对三镇(江昌、江口、江阳)实施军事管制,设立了倭伪政权,街道上随处可见倭寇军车和碉堡,标志性建筑如江汉关被改作倭寇司令部?。

?倭寇在占领江城后,在江汉路竖立“庆功”牌楼,组织“胜利”游行,并利用汉奸进行街头表演,试图营造“占领成功”的假象,但民众反应冷漠?。

战前蓝党政府将江城钢铁厂等企业迁往内地,保留工业基础,但沦陷后江城本地产业停滞,贸易中断。

倭寇占领初期,商业活动锐减,黑市和物价管控问题突出?。

?倭寇控制长江水路运输,利用江汉关等设施掠夺物资,同时通过“北支烟公司”等机构垄断经济?。

江城街道行人稀少,倭寇士兵主导公共空间,药铺、老建筑成为倭寇占领的见证。中山公园等公共区域被倭寇征用,民众生活陷入苦难?。

?黄鹤楼旧址、抱膝亭等历史建筑旁,出现了倭寇碉堡,形成强烈反差。倭国妇女随军活动,宣扬“大东亚共荣”思想?。

江城会战虽以华夏军队撤退告终,但倭寇伤亡惨重(约5.5万-7万人),速胜计划破产,华夏保存了有生力量,为持久战奠定基础?。

?占领江城后,倭寇战线过长、资源不足,实际控制区仅限于交通线附近,同时敌后抗战力量在敌后逐渐壮大?,牵扯了倭寇大量兵力。

正如老人家所预测,江城会战后华夏的变化,预示着华夏抗战从战略防御转向相持阶段的关键转折。

宋志本意想回到沪上,继续指导以沪上为中心的抵抗运动,投身于抗倭大业。

但是章冲的邀请未请动宋志,可胡锦之的说法,却使得宋志的心思跳动了起来。

胡锦之的说法就是,胡家老爷子邀请宋志到雾都做客。

作为蓝党政府的一位军方大佬,成为蓝党政府监察院副院长,胡老爷子虽然退出了军界,但军界的影响力还在。

胡老爷子三个儿子,大儿子胡建国,也就是胡锦之的父亲,现在是铨叙厅的负责任人,对于军人最重要的荣誉,除了奖章就是军衔了,是军方的实权部门。

二儿子在陈长官的土木系控制的部队,任少将师长,是一个实权派的战将。

三儿子身在第二战区,是与倭寇第20师团隔河驻守的第二战区的少将副参谋长 。

一门三少将,再加上胡家父子的同僚、同学、学生等,胡家在华夏军方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再加上胡家第三代已经开始冒头,比如胡锦之已经成为中统金陵站站长,也是在军方有影响力的,尽管还不成熟。

宋志现在也有所了解,叶婉莹家庭的顾虑。

叶婉莹的爷爷是蓝党政府考试院副院长,父亲现在也成为蓝党政府政务院的一个司长了,家庭是江浙世家。

叶家自然寻找门当户对的人家,这个时代的人家结亲,非常讲究门当户对,这也是时代的需求。

穿越者宋志,内心之中深受前世的影响,抱着人人平等的思想,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是像胡锦之和叶婉莹等人,与自己相比,却是生在罗马,这可不是宋志能相比的。

因此宋志此行,以保护章冲为名,返回雾都。而胡锦之因金陵小组基本全军覆没,需要重组,而返回雾都商量金陵站的相关事宜。

一行七人此次前来江城,正是想通过华中战场(蓝党正面战场)?,潜回蓝党统治区。

?湘北、赣西等地,蓝党军队与倭寇展开了拉锯战,例如第二次长沙会战(1941年9月)的前期部署阶段,部分部队已开始调动。

?云南保山至缅甸仰光?:华夏通过滇缅公路获取国际援助物资,倭寇试图切断该通道,华夏军队也加紧在滇西加强布防,并于1940年后逐步与远征军协同作战?。

宋志也惦记着两件事。一件就是身在滇省的家人和沐春公司,面临着倭寇的侵扰。前世倭寇无法扩大在滇省的侵略范围,但是这个世界谁能说呢?

另一件事就是想看看自己的儿子,自己对自己的后代是男是女,是否能传承宋家,都还不太在意,但他在意的是关注他婚事的奶奶和父母,所以他还是有些想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