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城的一隅,住着一位姓王的年轻书生,排行老七,出身于官宦世家。自小便对道家学说充满了无尽的向往。他时常听闻牢山之上,仙人云集,心中那份求仙问道的渴望愈发强烈。终于有一天,他背起行囊,踏上了寻访仙人的征途。
王生翻山越岭,终于登上了一座云雾缭绕的山顶。在那里,他发现了一座隐匿于山林间的道观,环境清幽雅致,宛如世外桃源。在道观的蒲坛上,坐着一位满头白发的道士,双目炯炯有神,仿佛能洞察人心。
王生上前行礼,与道士攀谈起来。道士所言之道,玄妙无比,令王生心生敬仰。他恳请道士收他为徒,道士却笑道:“你自幼娇生惯养,恐怕难以承受修行的苦楚。”王生坚定地表示,自己愿意吃苦耐劳。
道士门下弟子众多,傍晚时分,众弟子纷纷归来。王生一一行礼,正式成为了道观中的一员。然而,修行之路远比他想象的要艰辛得多。第二天清晨,道士便交给他一把斧头,让他随众弟子一同上山砍柴。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王生的双手双脚都磨出了厚厚的茧子。他开始怀念起家中的舒适生活,心中萌生了退意。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却让他坚定了修行的决心。
那天晚上,他回到道观,只见两位客人正与道士共饮。天色已晚,道士却从怀中掏出一张镜子般的纸片,贴在墙上。瞬间,纸片化作一轮明月,照亮了整个道观。众弟子围坐在旁,侍奉左右。
一位客人提议道:“如此良宵美景,怎能不共饮同乐?”说着,他拿起酒壶,将酒分赏给众弟子。神奇的是,那壶中的酒似乎永远也喝不完。王生心中惊奇不已,却更被接下来的一幕所震撼。
另一位客人笑道:“既有月光照明,何不请来嫦娥共舞?”说着,他将筷子向空中一掷。只见一位美女从月光中缓缓走出,身姿曼妙,翩翩起舞。她的歌声清脆悠扬,如同天籁之音,令在场的所有人都陶醉其中。
舞罢,美女化作筷子回归原位。道士与两位客人相视而笑,尽情畅饮。随后,三人竟渐渐隐入月宫之中,只留下一众弟子仰望惊叹。过了一会儿,月光渐暗,道士独坐其中,而客人已无踪影。墙上的月亮也恢复了纸片的模样。
王生心中惊喜交加,对道士的敬仰之情更甚。他暗自发誓,一定要好好修行,掌握仙术。然而,尽管他努力坚持,但日复一日的砍柴生活仍让他倍感疲惫。终于有一天,他鼓起勇气向道士辞行。
道士笑道:“我早就知道你难以承受这份苦楚。既然你心意已决,明日一早我便送你回去。”王生恳求道:“弟子在此劳作多日,恳请师傅赐我一些小法术以作纪念。”道士问他想学何种法术,王生表示只要能穿墙而过便心满意足。
道士欣然答应并传授了他秘诀。王生按照道士的指示念咒施法,果然轻松地穿过了墙壁。他欣喜若狂地拜谢师傅后便踏上了归途。
回到家中,王生向妻子炫耀自己的仙术。妻子半信半疑,于是王生便当着她的面演示起来。然而,这一次他却狠狠地撞在了墙上,额头上鼓起了一个大包。妻子嘲笑他不自量力,王生又羞又怒,大骂道士欺骗了他。
然而,世间之事往往如此。那些盲目追求虚幻之物的人往往容易迷失自我。王生的故事便是一个很好的警示。在这个世界上,像王生这样的人并不少见。他们往往容易被表面的浮华所迷惑而忽略了内心的修养和真实的追求。只有脚踏实地、勤奋努力才能赢得真正的尊重和成功。而那些阿谀奉承、投机取巧之人最终只会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