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中,一片混乱。
众人纷纷推翻火盆,将炽热的木柴抛向帐篷,后营瞬间化作火海。
因存放辎重,易燃物品遍布,西凉军无需费心寻找引火之物,随手便能点燃熊熊烈焰。
守备辎重的士兵毫无战斗力,军事训练近乎空白,突如其来的袭击让他们陷入恐慌,不少人甚至在睡梦中葬身火海。
不久,营地一侧逐渐喧嚣起来。
一些反应过来的士兵刚踏出帐篷,就被西凉骑兵迅速击毙。
片刻之后,在少数将领的指挥下,汉中军才勉强组织起防御。
李存孝则专挑要害下手,一旦发现指挥官,立刻挥槊猛攻。
任何试图阻挡他的人都会被一击扫飞,尸骨无存。
此等场景令人震撼,渐渐无人敢再靠近。
随着李存孝的推进,汉中的抵抗愈发无力。
即便有少数人试图顽抗,也在他的槊下丧命。
最终,所有指挥者都销声匿迹,无人敢露面。
李存孝势如破竹,横扫前行,无人能挡。
沿途惊醒的士兵无论强弱,皆被他一槊击飞。
整个营地充斥着腾空的身影,那是被他击败的对手。
忽然,后军的骚乱惊动了正在休息的杨任。
他皱眉询问亲卫军情况,得到的回答却是:“大事不好!”
夜半时分,战报突至。
\"敌军来袭!\"亲兵急报,神色慌张。
杨任震惊不已:\"什么?后营?我明明布置了重重防守,为何还是让他们找到破绽?\"
\"将军息怒,我们确实加强了防御,但西凉军绕道而来,从后方突袭,实在出乎意料。
\"
杨任握紧佩剑,满心震惊:\"后营...怎么可能...\"
这时,营内已是一片混乱,喊杀声四起。
前方战况紧急,敌将已突破防线,直逼中军大营。
\"来者何人,胆敢闯我大营!\"杨任怒吼着披挂整齐,提枪上马,率部迎敌。
\"贼子猖狂,今日必斩汝首!\"杨任策马冲锋,所向披靡。
他发誓要亲手击溃来犯之敌,为汉中军正名。
杨任跃上战马,指挥士兵直扑后营。
行进间,他注意到一位将领正在营内奋力厮杀,心中暗忖这定是敌方主将。
他不禁得意地说:“真是意外收获!”
随即大喊挑衅。
李存孝听出他的声音,眼中闪过兴奋光芒,握紧禹王槊迎战。
两人交锋瞬间,禹王槊击碎杨任的长枪,强大的力量震伤了他的双手。
战斗之激烈,令周围尘土四起,甚至摧毁了附近的营帐。
杨任作为汉中的顶级将领,却在一招之间便受了重伤。
如果不是李存孝仅用了三成力,恐怕杨任早已命丧黄泉。
李存孝并未瞄准他的要害,且在长枪断裂时即刻停止了攻击,否则即便是三成力量,杨任也无法幸免。
要知道,李存孝的三成力量已非同小可,其双臂力达五万斤,相当于宇文成都的全力一击。
杨任因此口吐鲜血,从马背上跌落。
周围士兵震惊不已,他们心中的无敌将军竟如此不堪一击。
杨昂目睹此景,也被吓得不轻。
正当此时,李存孝注意到杨昂与众不同的装扮和身份,随即喊出了他的名字。
杨昂疑惑回应,不知是谁呼唤自己。
杨昂忽然听见有人呼唤他的名字,一时愣住,下意识应答。
李存孝目睹此景,嘴角微扬,心中暗喜:“果然是他。”
原本只是想测试一下,没想到真是杨昂,看来这次能立大功。
李存孝心中念头一闪而过,随即放声大笑:“杨昂,看这里!”
杨昂闻声转身,脸色顿时煞白。
天哪!这不是那个重伤杨任的家伙吗?他为何要叫自己?
杨昂心头涌上不安,正疑惑间,亲卫的声音响起:“将军,他过来了!”
他抬头一看,只见李存孝骑着一匹火红战马朝他疾驰而来。
即便再迟钝的人也能猜到李存孝的意图——不过是想试探方位,引自己暴露位置罢了。
可恶!太不厚道了!杨昂心中愤恨,但表面依旧冷静,急忙拨转马头狂吼:“挡住他!保护本将军!”
杨昂打定主意让人顶上,自己趁机溜走。
毕竟杨任都栽在他手里,他可没那么傻。
亲卫们迅速行动,试图拦截李存孝。
尽管李存孝并不在意这些小角色,但他们至少能拖延些许时间。
这短短片刻或许就足够杨昂逃脱。
大营广阔,一旦混入人群中卸甲丢马,李存孝恐怕就找不到他了。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李存孝立即勒紧缰绳。
胯下的火焰驹领会主人之意,腾空跃起,越过士兵头顶直扑杨昂而去。
杨昂在逃亡途中目睹惊人一幕,不禁惊叹:“这马简直通灵!”
他拼命抽打坐骑加速,但与李存孝的距离仍不断缩小。
短短五丈间,杨昂惊恐万分,高喊求饶,然而李存孝充耳不闻,猛催火焰驹,跃离战马,禹王槊如黑夜闪电般直击而来。
杨昂仓促以枪相迎,却在接触瞬间崩裂,自身亦被一分为二,连同战马一同碎裂。
李存孝借力回到火焰驹上,整个过程迅疾如电,旁观的汉中军仅见主将瞬间惨遭分尸,此情此景震撼全场,有人失声呼喊:“将军!”
大战爆发,汉中军遭受重创。
李存孝突袭成功,不仅击杀了杨昂,还让杨任生死未卜。
汉中军失去指挥,士气低落至极点。
为了掩人耳目,李存孝率部迅速撤离,仅留下一片混乱的大营。
消息传回南郑,张鲁得知战败噩耗,震惊不已。
他难以置信,但事实摆在眼前,只能接受前线失利的残酷真相。
士气崩塌、群龙无首的汉中军,已无力再战。
李存孝以奇袭战术大获全胜,为后续攻城奠定了基础。
汉中的局势,此刻变得对张鲁极为不利。
张鲁得知杨昂惨死的消息后,情绪崩溃,晕倒在地。
太守府陷入一片混乱。
汉中军营内气氛压抑,士兵士气低落,而主帅杨任仍处于昏迷状态,众将束手无策,只能挂出免战牌固守。
西凉军见状,在营外叫骂挑衅。
李存孝早料到汉中军不会出战,命令部下对其侮辱谩骂,以此激怒对方,试图打破僵局。
西凉军气势汹汹,叫阵声此起彼伏。
对方嘲笑汉中守军不堪一击,声称只需千人便能横扫全军,甚至扬言若不投降,便是下场凄惨。
更有甚者侮辱张鲁出身低微,无资格据守汉中,直指汉中将士愚昧无知。
汉中营内,士气低迷。
回想昨夜被千余敌军打得溃不成军,主将生死未卜,副将重伤,这样的噩梦让他们彻底丧失斗志。
即便明知敌方即将增派五十万大军,他们也无力反抗,只盼有人能当机立断结束这场绝望的对抗。
西凉王麾下的庞大兵力早已不是秘密,天道金榜上赫然显示其拥有二百七十四万大军。
因此,当得知西凉军即将派遣五十万大军攻打汉中时,无人怀疑其真实性。
然而,这一消息却令汉中军上下一片恐慌。
以汉中的实际情况来看,总人口不过百万出头,可作战的士兵更是不足十万。
面对五倍于己的敌军,汉中将士几乎丧失了抵抗的信心。
尤其是杨任这位关键人物目前昏迷不醒,军心更显涣散。
不少士兵甚至萌生了投降的念头。
接下来的几天,西凉军每日都在城外叫阵辱骂,而汉中军营内则是一片死气沉沉,毫无斗志可言。
杨任在经历那晚的重创后依旧昏迷不醒,面容苍白毫无血色,似已濒临死亡。
相比之下,南郑的张鲁仅因一时怒气而短暂昏厥,两天后便清醒。
恢复意识的张鲁立即询问战况,得知敌方首领是威名赫赫的李存孝时,不禁感叹自己的盲目轻信。
他懊悔当初误信杨任兄弟的言辞,将李存孝视为徒有虚名之人,如今方知其真实实力令人敬畏。
区区千人便能突袭大营并重伤杨任、击杀杨昂,这样的战绩绝非侥幸。
面对危机,张鲁向谋士杨松求计。
然而,杨松早已打定逃跑的主意,认为汉中的败局不可避免。
他早已安排家人携带财物准备逃离,并试图说服张鲁让自己先行撤退。
他认为凭借自身能力难以扭转局势,于是提议派遣张卫前去督军,以此争取时间。
他声称张卫身为张鲁亲弟,前往指挥可安定军心、稳固大局。
张鲁沉思片刻,缓缓说道:“待时机成熟,我们再做打算。”
听到此话,张卫满口应允。
他深知,若张鲁稳居汉中太守之位,他便是这地界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王爷。
然而一旦张鲁遭遇不测,他的风光日子也将到头。
因此,张卫坚定表态:“兄长请宽心,此事包在我身上。
我定不让西凉军踏入一步!”
张鲁听罢,心中稍安,放声大笑:“好!就交给你了。”
两日后,张卫接替杨任成为主将。
然而此人并无真才实学,只会饮酒作乐。
到军营后非但未安抚将士,反而对他们恶语相向,连受伤的杨任也不放过。
在他眼中,杨任统领数万大军却惨败于西凉军手下,实在无能。
尽管众将对张卫多有不满,却也只能忍气吞声。
而这些情形早已被锦衣卫汇报给了李存孝。
得知消息后,李存孝双目炯炯有神,他知道决战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