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芷天天往瑛琅玛特跑的事情在京城传开了。

高高在上的沈家姑娘青睐风头正劲的琰王。

这两位无论是相貌还是家世,都是一等一的绝配。

听说琰王还下令,店里的瑛琅随沈姑娘选。

这不就坐实了沈姑娘是未来琰王妃一事吗?

大家都在猜测琰王何时上门提亲,皇帝又何时赐婚。

景王得知消息之后,大发雷霆。

他终于发现,琰王已经成了他的威胁。

原本他不过是个担惊受怕的病秧子,是个落魄王爷。

景王从未把桓阅之当成自己的敌人。

他怎么配?

毕竟他这些年都被东宫踩在脚下。

如今细细想来,他更像是踩着太子上位。

景王越想越不对劲。

明明是去临州赈灾,怎么又变了个宝矿出来?

还把户部大权揽了过去。

手里银钱滚滚,受万民称颂。

连曜成帝都亲口夸了几次,还亲自召入御前赐茶密谈。

樊家人此时也不得不正视这位已经悄然上桌的新贵。

开始命人彻查琰王这些年的一切。

暗探送回厚厚的密报。

已经无从考究,琰王到底是从何时开始策划。

只知道早在封地之初,琰王便初露端倪。

泽州依山傍海,是不太起眼的边塞。

因为曾是荒凉之地,可上供的赋税也不多。

早期驻扎此地的将军势力盘根错节,极难对付,是朝廷都难以管束的地方。

太子和景王都不愿意接此烫手山芋。

推到琰王头上,他竟顺利解决。

当时二王相争,大家都没在意琰王!

泽州多山不适农,他却想出妙计。

开垦荒地,整治水利,引入山泉。

如今,荒地化田,粮食产超常几成。

琰王受封从食户五千邑,他却挑了最贫困的来扶持。

开展扶贫计划……

如今的泽州闷声发财,富饶非常。

暗探细致描绘了泽州的繁华景象。

商贾如云,织坊林立,各行各业样样齐全!

货物远销全国乃至他国。

据说还和乌勒有很紧密的边贸往来。

给户部上供了不少边贸款。

“为何我全然不知?泽州与乌勒的边贸竟然瞒着不报?本王要参他!”

“不可……泽州的边贸税也是最近才上缴的,一缴就是一年的税……”

最近?!

他可真行啊!

刚拿下户部,就给户部送钱!

难怪曜成帝天天夸他,户部尚书最近也横着走。

樊家人感叹。

“朝中无人议论,原是不想夸大琰王的功劳啊……”

景王竟未察觉,此人早已蛰伏多年。

他到底在泽州藏了多少势力?

景王决定去一趟泽州,一定要揪出琰王的错处。

好好参他一本!

趁他还未站稳脚跟,摔得再也爬不起来!

刚入泽州城门,景王便震惊了。

多年前他去过泽州,还是荒草丛生。

如今街道整洁,店铺鳞次栉比,竟不见乞儿流浪,反是一派生机勃勃。

虽然比不上京城,可也能算得上一个小京城。

景王一边逛,一边眼底冒火。

怎么会!果真如暗探描述般,甚至过之而无不及!如此繁华!

景王忽然发现,泽州到处都是捞满堂火锅店。

堂中炉火旺盛,窗户大开,在街上就闻到香气。

而他自己也是捞满堂爱好者!

之前冬天去外地吃了一次,念念不忘。

后来又借故去吃了好几次。

他气呼呼步入一家捞满堂。

食客围着铜炉,饮汤涮肉涮菜。

而门外排了长龙。

密报中提及,如今风靡全国的捞满堂火锅店已开至第三百家。

捞满堂根据每个地方不同的风俗习惯,开发不同口味的火锅。

口味南北兼收,成了当地最具人气食肆。

捞满堂除了吃火锅,还卖火锅周边。

各种铜制火锅,火锅汤底、配料、调味品。

甚至还有包装好的风干腊制涮肉涮菜……

而这些大部分火锅周边原材料都出自泽州。

难怪泽州现在这么富有!

“捞满堂也是他搞的?他真有这般本事?”

景王难以置信。

“……不对劲。”

他本想细查经营账目,却惊觉这些捞满堂多有股东。

股东竟多是封地内商户,甚至还有外地分号合股而成。

分红丰厚,人人受益。

“听说最近已经在准备捞满堂京城分号了!”

景王恍然大悟。

当时在外地吃火锅的时候,以为是当地独有的美食。

他还纳闷,为何这么好吃的东西,京城竟然没有人做!

原来琰王还没有在京城经营,是想躲过所有人的眼线。

现在得势了,才准备进军京城!

他恨自己,为什么看不上商业?

看不上这些不上道的东西!

让商贾出身的桓阅之捡了便宜。

他不要脸,什么都干。

赚得盆满钵满!

可悔之晚矣。

景王惊觉琰王的心机和城府,更嫉妒他的才干。

如今他已经拿下了曜成帝的心!

还不知道他暗地里有多少产业!

景王的心越加往下沉。

吃完火锅,继续巡查。

密报里显示,泽州上缴的税款项里,不仅农业发达,并且手工业和其他行业也占了很大的比重。

今日来观,果然如此!

景王承认自己确实大意了,轻敌了。

以前从未在意过泽州,不知道这些事也情有可原。

可难道曜成帝完全不知情吗?

不可能!

景王心神剧震。

泽州发展到这个地步,想必已经用银子堵住了曜成帝的嘴。

他们父子俩,竟瞒着天下!

“他已经……如此根深蒂固了吗?”

景王知道自己不能再坐视不理。

这个扮猪吃虎的琰王,已不是当初那个毫无威胁的鹌鹑了。

他已悄无声息地,成为了自己的最大敌人。

情况比他想的更要糟糕多了。

他不能任由琰王继续强大下去。

泽州也有不少驻军正。

若是这些驻军也成了琰王的势力。

有了财政大权,再手握重兵。

后果不堪设想。

琰王,甚至比东宫还难搞!

一定不能让他得逞!

一定要先把兵权给抢走!

他要搅乱这泽州的安宁。

然后借此上奏弹劾泽州遭敌突袭。

然兵备废弛,琰王监管无方、军事废弱。

景王的算盘打得很响,他要将这泽州驻军交由他统一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