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为什么,莫向北总觉得京都城近来发生的这些怪事与林若初有几分关联。
就算她不是此次殿试的十七女官之一。
他的直觉告诉他,他能在她这里找到线索。
他的直觉一向很准。
林若初的巡检使是为运粮特封的,回京后虽有官衔却无官职。
也就是个暂时只顶着巡检使官名的闲人。
本来回京后,稍作休整,她和裴青都可以凭着此番在十三郡的军功连跳两阶封个大有前途的官职。
但出了密信那档子事。
傅乐言还没招,事实经过也都没审明白。
这件事就耽搁了。
得益于此,莫向北很简单地便在林宅见到了林若初。
这是两人在江宁心那事了结了以后,第一次私下单独见面。
林若初比那时候黑了些,身型也更健硕有力,穿着一身官袍,挽着简单的发髻,来见他时脚下生风,脸上是越发的沉稳和滴水不漏。
莫向北没由来地感觉到一股威压,他如往常般对林若初作揖行礼问好,脑海中却在回忆自己曾在白云观见时见过的那个她。
那时她还温婉纤弱如皑皑白雪,说话虽有谋算,气质却温和内敛。
但现在的她身上甚至透着些许杀伐之气。
只是一年,人就能有如此成长吗?
他竟在林若初的身上看到了长公主的影子。
林若初迎他进正厅,命婢女上了壶好茶,便开门见山地询问:
“莫统领此行可是为京中歹事而来的?”
莫向北反问:“林大人有所耳闻?”
林若初道:“我与陈家小姐的交情,莫统领应当最是知晓,她遭此祸事,至今未醒,我怎么可能对此不闻不问?”
莫向北道:“既然林大人知晓案情,那我便放心。我此行前来,正是想请林大人暂且做我军巡辅查案的军师,帮我探查此案。”
林若初回眸思索。
莫向北继续劝导:“不怕林大人笑话,我们虽已查到此案显冲着参与殿试的十七女官去的,但除此之外却毫无线索。此刻张小姐的二妹,张环清被歹人掳走数日,音信全无,晚一日,危险便会多一分,这才登门拜访请林大人出手相助。”
“原来如此。”
林若初点了点头。
在答应之前,她话锋突转,盯着莫向北的眼睛问了句:
“傅语闲傅姑娘当真是寻香楼花魁?”
莫向北微愣。
这一瞬间的破绽,让林若初确定他此前的话中存在谎言。
女鬼摩拳擦掌:
【干脆放我进这小子的脑袋里看看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杜欣欣则开始回忆自己还是陈瑜画时,与莫向北私下筹谋“救”出林若初的那段经历。
当时她与莫向北面谈了两次,只能感觉到他救人的心是真的,除此之外,并不能感觉出他是否与她们一样是“穿越者”。
凭杜欣欣的感觉,他更像土着。
而且是那种机缘巧合知道了一些事,却知道的不多的土着。
林若初问的突然。
莫向北反应过来后,迅速掩下眼中神色,回答道:
“林大人此番去北边可是查到了什么与寻香楼有关的事?”
“查到了。”林若初道:“我想着莫统领此前那般急切,还以为你会登门询问,便一直在家中等着,没想到莫统领却迟迟未来,这是,将你的心上人傅姑娘和那一楼的惨案全都忘到脑后了?”
“我知道林大人是信守承诺的人,既答应了我会调查,若查到了真相,定会登门告知,林大人既迟迟没来,定然是还没有查到,我也知道这案子难查,自然不好上门催促。”
莫向北笑着回道。
言语中,被他藏在管腔下的“油腔滑调”又冒出来了几分。
毕竟是当了好几年纨绔的人,有些骨子里透出来的东西,官袍也盖不住。
“莫统领想的没错,我此番在北边,确实是查到了点东西。”
莫向北闻言挑眉,看着她的眼睛,像是在判断她这话的真假,又在等她继续往下说。
但林若初的话戛然而止。
她郑重道:“京中歹人确实凶恶,应当尽早抓捕,我愿助莫统领一臂之力,与莫统领一同探查此案。”
莫向北表情当即就变了。
一副想问又不知道怎么开口问的表情。
问得多,他暴露的多,这位林姑娘在吊人胃口这事上当真是有两把刷子。
他轻叹一口气:“事不宜迟,还请林大人随我入军巡辅府衙,详细了解三军这几日所调查的案情,看看是否能从其中查到端倪。”
林若初随他出府,一路往军巡辅府衙去。
她刚一出林宅大门,门口暗巷处几个盯着大门的身影,便于暗处一路跟随,见她入了府衙,才兵分两路。
一路留下继续盯梢,一路往丞相府去,向叶相汇报她的动向。
丞相府中,叶疏辰听着汇报,面无表情,眉梢都没抖一下,心中反倒对林若初多了几分好奇。
这倒是个好机会。
他要看看这丫头的本事。
在京都城中掀起如此惊涛骇浪,到底是能力挽狂澜,还是被湍急的洪流吞没,尸骨无存。
军巡辅府衙内。
林若初用了两炷香的时间,将这几日三军探查记录的卷宗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
确如莫向北所说,查了等于没查,什么痕迹都没找到。
唯一的证据,只有这封张静婉亲手呈上来的信件。
字迹明显是不同的人乱写的,看不出什么,但……
林若初将信拿到面前,低头闻了闻,又将信纸拿在手里细细摩挲。
莫向北见状,出言提醒道:
”纸张我们派人查过了,是民间常用的絮堂纸,西市几间铺子里面都能买到,墨也是寻常的墨。”
林若初道:“这些我在卷宗中看到了,但不知莫统领有没有闻到这墨中似乎有股清香?”
莫向北疑惑地接过信,凑在鼻前闻了闻,墨臭味更重,以他的鼻子实在闻不出什么清香的味道,他不禁询问林若初道:
“张小姐一路将此信带在身上,递交府衙,这清香或许是张家小姐所用的熏香?”
“不是。”
林若初思忖道:
“我也是女子,也曾用过熏香与香料,但这笔墨中的味道并非是熏香,更像是……砚台留下的味道。”
“砚台?”
莫向北更惊讶了,他不爱读书,字练的也少,只在寻香楼逢场作戏时跟着吟几句诗,倒是不知,砚台还能留香?
而且还能留这么久?
“你仔细闻闻,字上是否有类似苔藓的湿冷味道?”
林若初再次提醒。
女鬼和杜欣欣都没忍住笑出声。
苔藓的湿冷味?
这是什么味?
把人当傻子忽悠呢……
莫向北也确实被忽悠住了,主要是林若初说这话时的表情太自然太认真了,让他不由得自惭形秽,莫不是他见识太短?
竟连苔藓都没闻过……
莫向北忍不住近闻了闻,似乎是在墨臭外闻到了一丝所谓的“湿冷”味。
“好像是,确实是有这样一股味道。”
莫向北转向林若初:
“这味道是从何而来?”
林若初道:
“不瞒莫统领,我爱写字,私下也曾收过些有趣的砚台,所以对此味道格外敏感些。这种湿冷味应当是端州进贡的紫石砚所特有的。”
“而且能留下如此明显的味道,且持续这么久,这块砚台应当纯度极高,是用一整块紫石打造而成的,这样昂贵的砚台不是一般人家都卖的起的,莫统领或许可以顺着这条线去探查一番。”
莫向北一边心生诧异,一边觉得他此番请林若初前来真是请对了。
案子竟然一下就有了进展。
莫非她作为天命人,鼻子与常人不同?格外灵敏?
莫向北带着疑惑应道:“好,我立刻派人去查。”
话音未落,林若初又道:“还有这字迹。字迹虽不能辨认,可笔的痕迹却留在了纸上。”
她指着其中几个字的“撇”和“捺”道:
“这字迹的拖尾处,因为乱写,干扰试听,少了抑扬顿挫,反倒留下了痕迹。莫统领你看,这两笔叉分得极小,显然写字的笔笔峰毛质细腻,刚柔相济,应当是用的狼毫。”
莫向北闻言,眼前一亮。
这也确实是他们未曾探查到的线索。
“林大人心思细腻,博闻广识,在下属实佩服,我就派人去按这两条线索查探,看是否能查到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