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  第468章 拿下河东

这日夜间,邓羌和吕光领着败军从皮氏城外路过,直奔龙门渡。

秦军的粮草辎重丢了一路,侥幸逃脱的步卒在刘牢之和慕容德的骑兵追击下,主动脱离了大部队,在夜色之中四散奔逃。

晋军骑兵弃之不顾,紧随前方的骑兵不放。

王凝之收到秦军北逃的消息,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活动了下麻木的手脚。

皇甫真说道:“还需提醒两位将军,不能追得太急,毕竟苻融那边还有三万人以逸待劳。”

“传我命令,”王凝之吩咐道:“让玄明暂缓进军,派侦骑打探龙门渡的情况,让道坚回城来见我。”

皇甫真得令,下去安排。

王凝之握拳挥舞了两下,难掩心中的兴奋之情。

被突然唤回的刘牢之则意犹未尽,一脸遗憾地来见王凝之。

“怎么,还没杀够?”王凝之看他那样,笑道:“再往前,秦军可还有三万人在等着你们,你就不怕乐极生悲。”

刘牢之行礼道:“可惜未能将他们全部留下。”

天黑之后,秦军阵中出现大量逃兵,但吕光和邓羌带回的,仍有一万多精锐骑兵。

“你还真当秦国是软柿子了,”王凝之摇头道:“这一仗准备良久,以多打少,这才能有此战果,该知足了。”

刘牢之认同秦军的实力,说道:“就是知道秦军厉害,所以才不想放他们离开。”

“一场大战下来,军士们需要休息,”王凝之说道:“幼度那边还得善后,一时半会赶不过来,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刘牢之点头称是,问道:“王公召我回来,所为何事?”

王凝之笑道:“秦军不会恋战,应该会主动撤回河西去,你呆在这里也没用,蒲阪、解县和猗氏几城还在秦军手里,你带兵去取了。”

这是送到手上的功劳,刘牢之大喜,兴奋地答应下来。

之所以没提汾阴,是因为在双方的大战结束,秦军败逃之后,汾阴守军便十分识时务地开城投降了。

谢玄已经入驻汾阴,处理起伤亡士卒和战俘的事。

龙门渡口,苻融接到狼狈逃回的败军。

看着出征时的十万大军,最终只回来万余人,苻融又惊又怒,但面对一身是血、疲惫不堪的邓羌和吕光等人,他还是忍住了,没有责骂,叹了口气。

“为今之计,只能先渡河撤回,再做计较。”

他们不过四万多人,还窝在龙门渡这个角落里,等晋军缓过劲追上来,他们肯定无法抵挡。

邓羌和吕光遭遇一场大败,虽然有自己大意的因素,但归根结底,还是朝廷的支援不够,所以两人都没心情说话,默默点头。

苻融领军殿后,护送着他们先渡河。

慕容德远远地看着,等秦军全部撤离后,这才上前占领了龙门渡,差人向王凝之传信。

接下来的几日,河东境内的所有县城都被王凝之收复,之前逃走的秦军士卒无处藏身,陆续出来向各处的晋军投降。

王凝之成功夺取整个河东郡,像一颗钉子嵌在秦燕两国之间。

如果实力不够,这是自寻死路,但对于眼下的王凝之来说,哪怕同时和秦、燕两国开战,也已经不是什么要命的事了。

更别说经此一战,秦军肯定会消停一段时间。

王凝之在河东又待了半个月,等各处彻底平息下来,这才召谢玄到安邑见面。

大战过后,谢玄忙碌了好一阵,见到王凝之,抱怨道:“姊夫不会是要回去了吧,河东郡刚刚收回,千头万绪的,你可不能不管。”

王凝之笑道:“那是你的事,我会表奏你兼领河东太守,负责对平阳的战事。”

“总得让我喘口气,”谢玄无奈道:“河东千疮百孔,百姓十不存一,又是两边受敌,我现在拿什么去打平阳,那可是燕国的都城。”

王凝之等他发完牢骚,说道:“我又不是让你现在就去打,至于百姓,我会从别的地方给你迁一些过来,但在当下,主要还是以军屯为主。”

河东还是太前线了,就算承诺分地,王凝之也没有把握能揽到多少百姓。

听他这么说,谢玄的脸色总算好了些,“进攻平阳的事,最快也得年底才行。”

“可以,”王凝之当即答应,又道:“不过各州的兵马要先回去,到时候我会重新给你征调人马。”

这次讨伐河东,各州都有出兵相助,王凝之打算放他们回去休息,等到要对平阳动兵时,再以朝廷的名义下令征召。

如此一来,王凝之虽然没有统领各州的兵权,但各州的将士都会轮番到他麾下效力。

谢玄一点就透,明白了姊夫的小心思,无所谓道:“反正你什么时候给我十万人,我再出兵。”

“你倒是贪心,”王凝之笑道:“不过这个数,我可以答应你。”

谢玄这下心满意足,“姊夫要回洛阳了吗?”

“是啊,”王凝之答道:“我不得回去做下部署,帮你分担下秦、燕两国给河东郡的压力。”

谢玄问道:“是要在巴蜀和幽州另辟战线吗?”

王凝之点点头,“准确的说,是在汉中和漠南,总不能让他们太舒服,也算为你争取点时间。”

封国还有一大堆事等着他回去处理,王凝之没多耽搁,便带着刘牢之返回了洛阳。

其余各州兵马,也各回各处,桓伊与王凝之同行一段,返回兖州。

桓罴则在王凝之的举荐下,接任了上洛太守,负责武关道的安全。

这相当于是大度地将上洛郡送给了荆州,桓冲也无话可说。

刘牢之和桓伊到洛阳新城游览了一番,王凝之让王徽之作陪,负责接待他们,自己则返回了国公府。

谢道韫已经收到了前线的战报,一脸笑意地出来迎他,“大战得胜,感觉如何?”

王凝之咂咂嘴,“你这么一说,我突然有点遗憾,不该让阿羯指挥的,应该我亲自上,那可真是个大场面啊。”

“你也好意思,”谢道韫轻笑道:“军功都被你拿,他们该有意见了。”

王凝之舒服地躺下,“所以我这不是在放权,连平阳我都交给阿羯去打了。”

谢道韫疑惑道:“这么快?”

“你那个弟弟哪有那么听话的,”王凝之笑道:“跟我讨价还价了好一阵,要了十万人,这才勉强答应年底出兵。”

谢道韫听着不对,“阿羯怎么不听话了,这种话你可不能乱说。”

王凝之想了想,失笑道:“你说得对,我说顺嘴了,是有些不合适。”

如今大家的身份不一样了,这样的调侃很容易引来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