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  第425章 四海开怀,亲家高义

黄河岸边,治河工程在万众一心的推动下,进行得如火如荼。

而在千里之外的南阳府城。

一场因“青石号”的凯旋,而引发的商业风暴,也正在悄然酝酿。

赵府,内堂书房。

空气中,弥漫着上等茶品的清香。

赵四海和他未来的女婿石头,正对坐着。

在他们的面前,一位赵家最信任的老账房,正用微微颤抖的声音,汇报着一笔刚刚盘算出来的账目。

“东家,二掌柜。”

“咱们……咱们‘青石远洋商号’的第一艘船‘青石二号’,已经完成了首次南北往返的航程。”

“除去所有的人吃马嚼、港口税费、人员薪俸、以及船只的日常维护费用。”

“光是这一趟,咱们运往京城销售的丝绸、茶叶和琉璃。”

“以及从天津卫,贩运回南方的皮货、人参和药材。”

“里外里,咱们这一趟的纯利,是……”

老账房咽了口唾沫,似乎被自己算出来的数字给吓到了。

“……是纹银,一万三千两。”

一万三千两。

这个数字一出口,即便是见惯了大钱的石头,呼吸也不由得急促了几分。

而赵四海,在最初的震惊之后。

整个人,先是愣在那里,随即,一股巨大的、难以抑制的狂喜,涌上了他那张饱经商场风霜的脸。

“好!”

“哈哈哈哈,好啊!”

他猛地一拍大腿,站起身,发出了中气十足的、畅快淋漓的大笑声。

那笑声,在整个赵府的上空回荡。

充满了无尽的喜悦和……一种赌对了未来的得意。

“贤婿,你回去告诉你父亲。”

他走到石头面前,重重地拍着他的肩膀。

“我赵四海,这辈子做的最对的一笔生意,就是把女儿嫁给你,把身家,押在你们张家这条大船上。”

“一趟航程,便是一万三千两的纯利。”

“这哪里是商船,这分明就是一座漂在海上的金山啊。”

石头也笑着说道:“赵叔,这还只是开始。”

“如今船队的名声已经打响,整个‘青石商会’的兄弟们,都等着咱们的船,去帮他们运货呢。”

正说着,一个下人前来通报。

“老爷,几位商会的理事,都已在偏厅等候多时了。”

赵四海与石头对视一眼,都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偏厅之内,几位在南阳府同样是有头有脸的大商户,见到赵四海和石头进来,立刻都站了起来,脸上堆满了热切的笑容。

“赵会长。”

“石二掌柜。”

“听说,贵商号的宝船,从天津卫平安回来了?”

一位做皮货生意的陈掌柜,第一个开口问道,语气里充满了急切。

“没错。”赵四海抚着胡须,故作平静地说道。

“不仅平安回来了,而且速度之快,货物之完好,远超所有人的想象。”

“太好了,真是太好了。”陈掌柜激动地搓着手。

“赵会长,张二掌柜,俺们以前,想从北方进点上好的皮货,都得看那些大商帮和漕运官吏的脸色。”

“不仅要被他们层层加价,那运河上,还不时有水匪出没,担惊受怕。”

“如今,有了咱们商会的‘青石号’,咱们也能直接从源头拿到好货了。”

“价钱公道,运输还安全。”

另一位做药材生意的吴掌柜也附和道。

“是啊,张会长当初成立商会时说的‘有钱大家一起赚’,真不是一句空话啊。”

“这等于是给我们所有商会成员,都开辟了一条能安稳发财的康庄大道。”

“这份高义,我等,佩服,实在是佩服。”

听着众人的吹捧和感激,赵四海的心里,比自己赚了钱还要舒坦。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这个由他和张家共同主导的“青石商会”,其凝聚力,已经坚不可摧。

他看着身旁的石头,感慨地说道:“贤婿,你父亲的胸襟和义气,才是这天下最难得的宝物。”

“他想做的,不只是一家一姓的富贵,而是一整个商会的、一个地方的共同富裕。”

“这便是‘高义’。”

在送走了那些前来洽谈合作的商会理事之后。

书房里,只剩下了赵四海和石头翁婿二人。

赵四海展开一张巨大的海图,眼中再次燃烧起属于一个商人的、对财富的无尽渴望。

“贤侄,一艘船,还是太慢,也太少了。”

“如今,整个南阳府的商户,都等着咱们的船救急。”

“咱们得有第二艘,第三艘……得有一支真正的船队。”

石头点头:“赵叔,我爹也是这个意思。”

“我大哥和五弟,已经带着咱们最好的工匠,常驻泉州了。”

“他们正在熟悉和优化‘青石号’的建造流程。”

“只要咱们这边的钱粮和物资能跟上,他们那边,三个月,便能再给咱们造出一艘新船来。”

“好!”赵四海一拍桌子,“钱,不是问题。”

“咱们就用这次赚回来的一万三千两,作为启动资金。”

“立刻,再追加订购两艘‘青石号’。”

“不仅如此,”他的手指,在海图上,从泉州,一路划向了更南边的广州港。

“咱们的眼光,也不能只盯着南北航线。”

“等船队壮大了,咱们还要去更远的地方。”

“去那西洋,去那波斯,去换回真正的金山银海。”

石头看着眼前这位豪情万丈的未来岳父,心中也是热血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