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的白炽灯管嗡嗡作响,阿梦盯着投影幕布上跳动的柱状图,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康康总正唾沫横飞地讲解\"灵活用工创新模式\",那组被修改了三次的就业率数据在屏幕上泛着虚假的蓝光。
\"这个季度我们成功对接了23家制造业企业,输送人才超过800名。\"ppt翻到下一页,阿梦的视线扫过台下昏昏欲睡的客户代表,最后定格在会议室角落的绿植上。
那盆发财树的叶子已经卷边发黄,像极了她上周处理的那个劳务纠纷案例——工厂以\"试用不合格\"为由拒付三个月工资,而他们的解决方案是教工人如何伪造银行流水。
不要想那么多,平日里观察一件事,阿梦觉得上司包括上司的上司真的有比阿梦硬实力强很多吗?
还是他们有所谓的,想象中的去不顾及实际情况,非要硬做什么投靠的事情才能如何如何?好像都没有吧?
想多了。绝大部分年收入在几百万这个范围内的人力资源中介职场人士,根本不需要多复杂。
茶水间的自动贩卖机突然发出叮咚声,打断了她的回忆。阿瑶抱着文件夹从她身边擦过,西装下摆带起的风里混着廉价香水的味道。
这个985毕业的高材生上周刚递了辞职信,此刻却还在帮康康总整理冒领的业绩报告。
\"阿梦姐,康康总说要把你的客户案例加进述职报告。\"阿瑶的声音比空调冷气还刺骨,\"需要我帮您调整数据吗?\"
阿梦望着玻璃幕墙外渐暗的天色,突然想起三年前自己站在公司楼下仰望这栋写字楼时的情景。那时她以为只要够努力就能改变些什么,直到发现考勤表上的加班时长可以随意修改,客户满意度调查能通过Ip地址批量刷单。
\"让他自己改。\"她将咖啡杯重重放在大理石台面上,褐色的液体在杯壁上晃出涟漪,\"反正天岂三太下周要来视察,正好看看我们康康总的'创新成果'。\"
阿瑶的瞳孔微微收缩,这个细节没有逃过阿梦的眼睛。五分钟后,公司内网的系统日志显示有人用她的账号登录了项目数据库,而此刻她正站在天岂三太办公室门口,听着里面传来瓷器碎裂的声音。
阿梦似乎听懂了,过去的阿梦因为市场招聘描述以为要先把个人能力补齐到中等水平才能做。
参与进去,理清盘根错节,作为某一节点,在生态中创造利用价值并不断熟悉套路
\"你们当我是瞎子吗?\"天岂三太的声音透过红木门渗出来,\"上个月兄弟单位在临港新区签了1500人的订单,你们报上来的数字比他们多两倍?真当人社局的监控系统是摆设?\"
阿梦数着地砖缝隙里的烟灰,突然意识到自己三年前亲手设计的KpI考核表,此刻正被当作呈堂证供钉在投影幕上。那些她为了掩盖行业颓势而设计的弹性指标,如今都成了刺向团队的利刃。
普通人对自己的项目一般都想运作好。就是工具人和站队思维。如果暗中促使得利的人和反对的两拨人对抗,有点像悬崖上跳舞,很容易双方都不讨好,浑水摸鱼鱼没摸到,把自己搞臭。 控场两边操作难度大。
凌晨三点的出租屋里,阿梦对着电脑屏幕上的区块链行业白皮书发呆。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是那个总爱穿格子衫的甲方hR发来的消息:\"我们公司要开拓东南亚市场,有兴趣聊聊吗?\"
为什么要控场?为什么?想控场的本质就一条,阿梦还是非要认死理,非要认为项目做好会被提拔。那你且撞南墙去,等你撞30年的南墙,社会最后会教给你什么叫现实。
现实是不控场的人混最好,升最快,还身体特别健康,因为不内耗不纠结不操心,把所有精力都放在有个人回报的事情上了。不像阿梦这种,一辈子劳心其实跟自己个人利益无关的,最后心累人累,被利用还不讨好。
她点开对方发来的岗位描述,指尖在\"需要熟悉跨境劳务合规\"的要求上停留良久。窗外的月光爬上键盘,照亮了屏幕上未关闭的Excel表格——里面躺着237个被标记为\"待优化\"的员工档案,每个名字背后都是一段被算法压缩的人生。
张口随便问人的东西,阿梦不确定对方一定不会忽悠,不你确定对方说什么自己一定能理解到位,如果阿梦都不能确定那结论只有一个,就是根本不关心这个问题,你只是习惯了随口就问。那你问它干啥?阿梦时间太多了?阿梦闲?阿梦一天有25个小时?
茶水间的微波炉发出叮的一声,阿梦将冷掉的咖啡倒进水槽。水流冲刷瓷盆的声响中,她仿佛看见三年前那个在招聘会上手握八份offer的自己,那个坚信\"努力就能改变命运\"的姑娘,此刻正在镜子里与她对视。
\"阿梦专员,康康总让您去他办公室。\"前台小妹阿庄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转身时碰倒了桌上的绿萝。翠绿的藤蔓垂落在地,像极了那个被她亲手删除的劳务纠纷案例里,工人布满老茧的双手。
阿梦该操心操心自己,连自己喜不喜欢能不能坚持,能坚持多久都拎不清的人不会长久。
会议室的白板屏闪着幽蓝的光,阿梦握着激光笔的手指微微发抖。屏幕上\"跨境劳务六步法\"的流程图被她用红框圈出,而坐在左侧的阿瑶正在ppt里展示他重新设计的\"智能匹配模型\"。
\"我觉得第三步可以跳过背景调查。\"阿瑶推了推金丝眼镜,\"现在大数据筛查比人工快三倍。\"阿梦注意到他西服口袋里露出的区块链培训结业证书,上周这孩子还在问她怎么修改简历中的项目经验。
康康总的保温杯重重磕在实木桌面上:\"阿瑶的创意很好,但阿梦的流程也不能丢。\"他圆润的脸上堆着和事佬的笑容,\"这样,你们各做一套方案,下周给天岂三太汇报。\"
阿梦盯着投影幕上交叠的两种方案,突然想起三年前自己刚制定这套流程时的情景。那时候她天真地以为标准化能拯救这个行业,直到发现每个步骤都成了可以讨价还价的筹码——有人把背景调查改成电话访谈,有人把合规审查压缩成表格勾选。
茶水间的微波炉发出规律的嗡鸣,阿梦将冷掉的咖啡倒进水槽。王姐正对着镜子补口红,鲜红的唇印落在玻璃上,像极了上个月被开除的那个姑娘留下的辞职信血渍。
\"还是你聪明。\"王姐突然开口,\"知道什么时候该坚持流程,什么时候该灵活处理。\"她晃了晃手里的调岗通知书,新职位是\"战略发展部高级顾问\"。阿梦想起上周王姐在天岂三太办公室待了整整两小时,出来时手里多了盆快要枯死的绿萝。
回到工位时,阿瑶正在疯狂敲击键盘。他的屏幕上是修改了二十三版的智能匹配模型,而阿梦的桌面还躺着那份被退回三次的标准化手册。她突然意识到,自己精心设计的流程图在别人眼里不过是可随意涂抹的草稿纸。
下午三点的阳光斜照进办公室,天岂三太的秘书抱着文件夹匆匆走过。阿梦看着她的高跟鞋在瓷砖上敲出急促的鼓点,突然想起上周这个姑娘帮自己递过一份被压了半个月的报销单。当时她随口说了句\"谢谢\",对方却认真记下了她的咖啡口味。
\"阿梦,来我办公室。\"康康总的声音从内线电话传来。她推开红木门时,正看见阿瑶的方案被揉成纸团扔进废纸篓。康康总的胖手指敲着阿梦的手册:\"还是这个实在,每一步都写着'可控'两个字。\"
尊重人性,尊重利益,追求多次样本确定性。
阿梦数着窗外飘落的银杏叶,突然明白所谓\"真本事\"不过是把领导关心的风险点都变成可量化的数据。那些她曾嗤之以鼻的\"形式主义\",恰恰是别人眼里的\"靠谱\"。
下班前最后一份劳务合同需要盖章,阿梦在打印室遇到了正在哭的实习生。小姑娘把离职证明撕得粉碎:\"他们说我连最简单的背景调查都做不好!\"阿梦看着满地碎纸,突然想起自己第一次处理劳务纠纷时,也是这样的手足无措。
两手准备,输赢都是赚,这才是大智慧。
\"试试这个方法。\"她蹲下身,在碎纸堆里拼出关键信息,\"先查社保记录,再核对银行流水,最后看劳动合同里的竞业条款。\"小姑娘的抽泣声渐渐停止,阿梦却想起王姐调岗时带走的那盆绿萝——那分明是天岂三太办公室枯死的植物。
夜色漫过写字楼时,阿梦在电脑里新建了一个文件夹。她把六年来的项目经验拆解成六个步骤,每个步骤都配上领导批注的红头文件。当鼠标点击保存的瞬间,她突然明白,所谓\"对领导有用\",不过是把别人的需求翻译成自己能掌控的流程。
事的背后是众生相。做事是做事,更是做人。看到事的来龙去脉,是的利害得失,做出自己的选择。还有,不要想着中彩票,想着有“应许之地”。
茶水间的自动贩卖机卡住了最后一罐咖啡,阿梦盯着屏幕上\"售罄\"的红字,突然想起玄姐说的话:\"你把自己装进流程的瓶子里,迟早要被后来者倒掉。\"
成事的能力是能力,坏事的能力也是能力。不能成事,能坏事也能有自己的位置。只会成事不会坏事,很可能结局比只会坏事的惨。
办公室的白板屏还在循环播放跨境劳务六步法,阿瑶新设计的智能匹配模型已经迭代到3.0版本。阿梦摸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突然发现那些被她视为圭臬的流程节点,此刻都变成了限制创新的枷锁。
领导也不傻,他难道不知道阿梦是在为他着想,还是自己的利益。
\"阿梦,天岂三太让你去战略部。\"康康总的胖脸从门缝里挤进来,汗珠顺着他的双下巴滚进领口。阿梦注意到他手里那份被揉皱的调岗通知,上个月王姐就是拿着同样的文件走进天岂三太办公室,再出来时脖子上多了条爱马仕丝巾。
战略部的落地窗正对着浦江,阿梦的工位上摆着盆枯死的绿萝。玄姐的电话就是在这个时候打来的,对方的声音混着机场广播的嘈杂:\"我在28楼茶室,带了你最爱喝的凤凰单枞。\"
茶筅在陶碗里搅动出细密的泡沫,玄姐用木勺舀起一勺茶粉:\"你记得日本茶道里的'侘寂'吗?残缺之美恰恰在于不刻意追求完美。\"阿梦望着窗外渐暗的天色,突然明白自己精心设计的流程体系,不过是他人眼中的完美标本。
阿梦要有所图,领导才能判断她能否满足她的所图以及她的有用是否让他乐意满足你的所图。阿梦要真心实意为他着想他才害怕呢。
深夜的办公室只剩下阿梦的屏幕在闪烁,她正在修改第23版劳务纠纷解决方案。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是G国A城的区号。电话那头传来带着哽咽的中文:\"阿梦姐,我们被困在工业园的宿舍楼里,护照都被收走了......\"
阿梦的指尖在键盘上悬停良久,最终没有调用标准化流程里的应急预案。她想起玄姐说的\"君子不器\",突然抓起车钥匙冲向地下车库。凌晨三点的虹桥机场,她用现金买了张飞往A城的机票,在登机口删除了手机里所有预设的解决方案模板。
放眼远望,当下利他皆是利己。
A城的雨季潮湿得能拧出水来,阿梦蹲在工业园的铁丝栅栏外,听着里面传来的机器轰鸣声。她教工人用社交媒体直播现状时,发现那些曾让她深恶痛绝的\"非标准化操作\",此刻都成了突破信息封锁的利器。
\"你们需要制造不可预测性。\"阿梦在泥泞的地上画出路线,突然明白真正的解决方案从来不在流程手册里。当第一辆车鸣着笛冲进工业园时,她看见阿瑶发来的消息:\"天岂三太说违反竞业协议。\"
高屋建瓴、逻辑严谨,见之有缘。但看到不等于能做到。
回国的航班上,阿梦在舷窗上哈出一片白雾。她用手指写下\"不器\"两个字,看着它们渐渐消失在云层中。玄姐的茶道、王姐的丝巾、阿瑶的模型,所有碎片突然在脑海中拼成完整的图案——所谓真本事,不过是把别人的需求变成自己的道场。
成功不是某一天,是每一天,哪怕不当回事。总有一天潜移默化会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