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官场沉浮:从选调生到封疆大吏 >  第269章 秦风的答卷

玉河市2016年的初春,寒意未褪,主干道两旁的行道树刚抽出一星半点的嫩芽。

一支由三辆考斯特中巴车组成的车队,在前后开道警车的护卫下,平稳地行驶在通往市郊云峡区的道路上。首辆车内,气氛带着一丝惯例调研的平稳,玉河市委书记周明远正指着车窗外掠过的工业园区,向居中而坐的省委书记林振邦介绍着最新的产业布局优化进展。

一切似乎都在预定的轨道之上——“营商环境专项调研”。

直到车队临近主城区通往云峡区的分叉口前。

林振邦的目光从车窗外收回,落在自己左手的手表上,停顿了大约两秒。这短暂的间隙无人注意。随即,他微微侧头,声音平淡,却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

“先不去高新园了。转道云峡,去长河项目看看。”

“……”

车厢内瞬间陷入一片短暂的、几乎令人窒息的寂静!

市委书记周明远和坐在另一侧的市长李志强几乎同时微微挺直了腰背,眼中闪过的都是强烈的意外和更深层次的震动!事先的行程安排详尽清晰,省委办公厅确认了数遍,绝不包括“长河”!此刻突然转道,这绝非心血来潮!

省厅陪同人员立刻拿起通讯器,简洁迅速地向前导车下达指令:“首长临时调整行程,前往云峡区长河项目指挥部。”

司机沉稳地转动方向盘,车队几乎是擦着预定的高新园区出口,径直驶向了通往云峡区的那条略显冷清的匝道。

周明远迅速调整了呼吸,笑容依旧,但那份沉稳中带上了一抹不易察觉的凝重:

“好的,林书记。长河项目是市里重点抓的标杆项目,尤其在机制创新、透明化运行方面做了不少探索。”

林振邦并未接话,只是目光重新投向窗外,看着道路两旁的景象逐渐由规整的市区向更具“城乡结合部”过渡的特征变化。他脸上没什么多余的表情,唯有那惯常的、如同深海般沉静的眼眸深处,闪过一丝极其锐利的审视光芒。张建华的余响未绝,云峡的烽烟刚熄,这场突如其来的“转道”,本身就是一份无声的最高考卷! 他要亲眼去“看”的,是那个被推上风口浪尖、搅动风云又平定乾坤的年轻人,究竟在“长河”这片战场上,留下了怎样一幅底图!

车队在通往长河项目指挥部的道路上留下清晰的车辙印。当省委书记林振邦的身影出现在略显简朴的指挥部小院时,连空气都似乎凝滞了几分。

接到紧急通知、在指挥部门口等候的秦风,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蓝色工装,手上还沾着些许施工图纸的铅笔灰印。他脸上带着风尘仆仆的痕迹,快步迎上前去,步伐沉稳有力。

“林书记!周书记!李市长!欢迎莅临云峡区长河项目检查指导!”

林振邦的目光如同实质般落在秦风身上,锐利、深邃,仿佛要穿透他的外壳,直视内核。眼前这个女婿,历经“逼宫”风暴的锤炼,“破网清源”的血火淬炼,又在“城市更新”的洪流中挺立潮头,其心志已非寻常。更关键的是,他平息叛乱所依靠的,不是强力压制,而是那柄名为“阳光”的利剑!

秦风身后,指挥部院子里,无论是穿着反光背心的工程师,还是刚放下工具的工人代表,所有原本紧张的干部工人,在看到省委书记亲临的那一刻,眼中都瞬间燃起难以置信的激动和一种强烈的、急于证明什么的炙热!

没有繁琐的寒暄。

林振邦的目光仅在小院的布局上略作停留,便径直开口,声音不高,却让整个空间瞬间静得落针可闻:

“听说明远、志强同志都称赞你们这里的‘阳光监督平台’搞得不错?”

“是,林书记!”秦风立刻侧身,抬手引领方向,“就在综合办公区一楼,请首长们指导!”

秦风亲自在前面引路,穿过略显拥挤的走廊。不同于寻常机关楼道的肃静,这里更像是高速运转的技术枢纽——随处可见滚动着数据的电子屏,走廊墙壁上挂着的工程效果图清晰标注着实时进度,对讲机里的指令声清晰快捷地传递着现场信息。

阳光监督办公室的磨砂玻璃门推开。

一股特有的、带着信息化系统运转气息的轻微“嗡”声和冷气扑面而来。正对着门的,是占据了整面墙壁的巨大电子显示屏。屏幕上,正实时切换着数个场景:长河项目二期某个工地的基坑作业全景、新落成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内老人活动的场景、某个标段的物料堆场出入口高清抓拍画面……更引人注目的是屏幕中央那一长串不断跳动的绿色数字——“当前在线监督用户:124,806人次”!

办公室内只有三名年轻的工作人员,对着多屏操作台,快速处理着屏幕上不断弹出的、由用户生成的各类标注和留言信息。看到一行人进来,他们立刻起身,虽显紧张,却动作利落、目光清澈。

“林书记,这就是‘长河阳光监督平台’的核心中枢。”秦风走到大屏幕前方,声音沉稳地介绍,“它连接着长河项目所有工地的核心施工流程监控、所有涉及资金的出入节点、所有涉及安置补偿的住户档案与资金流向、所有招投标过程全程记录。”

秦风指向屏幕一侧被放大的模块:“比如这位叫‘老城区老张’的用户,前天凌晨在平台上标注了城北老宿舍区改造工地一处临时电线拖曳不规范、可能导致踩踏隐患的留言。值班工程师10分钟内在平台确认信息,15分钟内调度现场安全员处理并上传整改前后对比图,平台同时将此处理情况推送给所有在线关注该区域更新的用户。类似这样的实时反馈闭环,每天发生上千次。”

屏幕上,一条条实时滚动刷新的留言被清晰地展示出来:

【用户“云峡清风”:今天终于拿到拆迁款短信!流水可查!比合同还早三天!透明!】

【用户“老李头”:#东郊路管线施工反馈#工人师傅干活是真麻利,就是今天土方车开太快,路口有泥点,建议平台标注一下提醒慢点!】

【(系统标注)用户“监督员007号”提交线索:西岗建材市场C区疑似有非授权进场车辆,车牌号:XXXXX……(处理状态:已核实,涉事车辆被劝离,保安流程优化中)】

林振邦没有说话。他缓步走到操作台前,目光沿着那巨大的屏幕缓缓移动,从各个工程节点的实时画面,扫过那密密麻麻却有序滚动的用户留言标签,最终落在那十二万多的在线人数上。他的视线尤其在一个挂着“监督员”虚拟徽章的用户ID刚刚提交的一条关于某小区电梯安装进度滞后的意见上停顿了几秒,屏幕上清晰显示出该意见被平台算法标注为“重点关注”状态。他那素来深沉难测的面容上,罕见地没有绷紧的线条,只是那份深重的静默,蕴含着千钧之重。

周明远和李志强站在林振邦身后稍侧的位置,两人的目光同样紧紧锁定在屏幕上。周明远眼神深邃,带着一种尘埃落定后的复杂审视;李志强则嘴角微动,看向那不断跃动的数字时,眼中是掩不住的欣赏和确认后的如释重负。

时间在滴答声中流淌,阳光监督办公室里只余下大屏幕数据流刷新的轻微声响和窗外远处隐隐传来的施工机械轰鸣。

林振邦的目光终于从屏幕上收回。他缓缓转身,没有看任何人,只是看着这间充满了数据“活力”的办公室,看着那些清晰记录着民众意愿和基层监督力量的绿色光点流转,最终,极其平淡却又如同重鼓般敲在了每一个人的心尖上:

“这间屋子……”

他顿了顿,目光掠过身旁的周明远和李志强,如同在寻求一种最有力佐证的最终确认。

“比任何报告,都说明问题。”

没有一句对成绩的肯定。没有一句对个人的赞扬。

然而,这短短十四个字,却重若泰山!如同给一份历经千难万险、近乎完美的答卷,落下了最终的评语和最高等级的印章!

周明远和李志强几乎在同时,下意识地挺直了背脊,目光交汇一瞬,那份心照不宣的了然与感慨尽在不言中。这便是秦风交出的,足以翻云覆雨的最高考卷答案——以民心铸剑,以阳光护法,沉入大地,与民同行!

走出阳光监督办公室,指挥部门外的院子里,早春略显单薄的阳光努力穿透薄薄的云层洒落下来,带着微暖的气息。

随行人员自然地簇拥着林振邦走向等候的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