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我,大楚最狂太子 >  第161章 大结局

纪凌尘准备回宫的消息传到外面,百姓们的反应让他始料未及。

"皇上别走啊!您的课还没上完呢!我们还想听您讲课!"

这些真诚的声音让纪凌尘心中涌起一阵暖流。他走到院子门口,对外面的百姓们说道:

"父老乡亲们,朕要回宫了,但朕答应大家,一定会经常来看望大家!"

"真的吗?皇上您说话算话!我们等着您!"

百姓们的欢呼声如潮水般响起。

"当然算话!"纪凌尘大声回答,"朕不但要来看望大家,还要继续推行新政,让所有人都过上好日子!"

"皇上万岁!新政万岁!我们永远支持您!"

听着这些声音,纪凌尘眼中含泪。这就是他要守护的百姓,这就是他推行新政的意义!

"陛下,"慕挽歌走到他身边,"您真的要经常来吗?"

"当然,"纪凌尘点头,"朕说过,要做离百姓最近的皇帝。"

"那臣妾就天天等着您!"慕挽歌兴奋地说道。

"挽歌,"纪凌尘握住她的手,"朕还有个想法。"

"什么想法?"慕挽歌问道。

"朕想把你的商行改成新政的试点,"纪凌尘说道,"让这里成为推行新政的标杆!"

"真的吗?"慕挽歌惊喜地问道,"臣妾的小商行能当标杆?"

"当然能!"纪凌尘肯定地说道,"你这里有最好的账房先生,有最完善的管理,还有最热情的百姓支持!"

"陛下,"慕挽歌激动得眼圈都红了,"臣妾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

"朕相信你,"纪凌尘说道,"而且朕还要让全国的商行都向你学习!"

"哎呀,"慕挽歌害羞地说道,"臣妾哪有那么厉害?"

"你就是有这么厉害!"武芊芊拍着她的肩膀,"老娘早就说你是个能人!"

"芊芊,"纪凌尘转向武芊芊,"朕也有事情要你做。"

"什么事?尽管说!"武芊芊拍着胸脯,"老娘为陛下赴汤蹈火!"

"朕要你负责保护新政的推行,"纪凌尘说道,"如果有人敢阻挠,你就..."

"就砍了他们!"武芊芊兴奋地说道,"老娘最喜欢干这种事了!"

"芊芊,注意言辞,"柳如烟提醒道,"不能动不动就砍人。"

"那怎么办?"武芊芊问道,"那些王八蛋不听话怎么办?"

"可以震慑,但不能乱杀,"纪凌尘说道,"朕要的是威严,不是暴政。"

"哦,老娘明白了,"武芊芊点头,"就是要让他们怕,但不能真的砍死他们?"

"对,"纪凌尘笑道,"你这样理解就对了。"

"如烟,"纪凌尘转向柳如烟,"朕也有事情要你做。"

"陛下,您说,"柳如烟温柔地笑道。

"朕要你负责制定新政的具体细则,"纪凌尘说道,"你最聪明,最细心,这件事非你不可。"

"陛下,臣妾一定用心做好,"柳如烟说道,"不过臣妾有个建议。"

"什么建议?"纪凌尘问道。

"臣妾觉得新政的推行要循序渐进,"柳如烟说道,"不能一下子推得太快,会引起反弹。"

"如烟说得对,"纪凌尘点头,"朕也是这样想的。"

"还有,"柳如烟继续说道,"我们要多培养人才,让更多人理解新政的好处。"

"对!"纪凌尘赞同,"教育是根本,人才是关键!"

"陛下,"太后忽然开口,"哀家也想为新政出力。"

"太后,您已经帮了很大的忙了,"纪凌尘说道,"您还要做什么?"

"哀家想办个女子学堂,"太后说道,"让宫中的嫔妃们都来学习新政的内容。"

"女子学堂?"慕挽歌眼前一亮,"这个想法太好了!"

"是啊太后娘娘,"武芊芊也兴奋,"让那些娘们也学学文化,省得整天无所事事!"

"芊芊,注意言辞,"柳如烟又提醒道。

"老娘说的是实话,"武芊芊不服气,"那些嫔妃除了争宠还会干什么?"

"芊芊说得也有道理,"太后苦笑道,"所以哀家才要办学堂,让她们学点有用的东西。"

"太后,这个想法很好,"纪凌尘赞同,"朕全力支持!"

"皇上,"太后握住他的手,"我们母子一起努力,一定能让大楚变得更好!"

"一定能!"纪凌尘用力点头。

就在这时,外面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年轻的官员跑进来,满脸兴奋。

"陛下!"那个官员跪地行礼,"臣有好消息要汇报!"

"什么好消息?"纪凌尘问道。

"陛下,刚刚收到各地的奏报,"那个官员兴奋地说道,"已经有十几个府县开始建设新学堂了!"

"真的?"纪凌尘惊喜地问道。

"真的!"那个官员点头,"而且他们都是主动建设的,不需要朝廷拨款!"

"太好了!"慕挽歌激动地拍手,"这说明大家都支持新政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还有呢?"纪凌尘继续问道。

"还有,"那个官员继续说道,"各地的商行都在学习慕大人的管理方法,他们说要成为新政的标杆!"

"哈哈!"武芊芊大笑,"挽歌,你出名了!"

"这...这算什么出名?"慕挽歌脸红了,"大家都是为了新政好。"

"不止这些,"那个官员继续汇报,"还有很多读书人主动请缨,要到各地推广新政!"

"读书人?"纪凌尘很意外,"不是说读书人都反对新政吗?"

"以前是这样,"那个官员说道,"但现在不同了!他们说,陛下为了教育连命都不要了,他们怎么能不支持?"

"好!"纪凌尘激动得眼中含泪,"朕的心血没有白费!"

"陛下,"张将军忽然提醒道,"还有一个重要的消息。"

"什么消息?"纪凌尘问道。

"边防军的士气大振,"张将军说道,"他们说,有这样的皇帝,就算没有军饷也愿意为国捐躯!"

"不过现在有军饷了,"武芊芊笑道,"那些富商捐的钱够用三个月呢!"

"是啊,"张将军也笑了,"民心所向,众志成城,这就是最大的力量!"

"陛下,"那个年轻官员忽然跪下,"臣有个请求!"

"什么请求?"纪凌尘问道。

"臣请求陛下立刻回宫,"那个官员激动地说道,"全国的官员都在等着您的指示!"

"对啊陛下,"慕挽歌也劝道,"大家都等着您呢!"

"那朕就回宫,"纪凌尘说道,"但朕要先把这堂课上完!"

"还要上课?"太后疑惑地问道。

"当然!"纪凌尘坚定地说道,"朕答应了这些账房先生,就一定要说话算话!"

"可是陛下,"户部尚书提醒道,"朝中还有很多事情等着您处理。"

"不急,"纪凌尘摆手道,"朕先把承诺履行完。"

他转向那些一直在角落里静静等待的账房先生们:"诸位,朕现在继续给大家上课!"

"陛下!"张老头激动得老泪纵横,"您真的还要给我们上课?"

"当然!"纪凌尘拿起算盘,"朕说过的话,一定要做到!"

"陛下万岁!"账房先生们齐声欢呼。

"你们看,"纪凌尘对太后等人说道,"这就是朕要做的事情。不管多忙,都不能忘记最初的承诺。"

"陛下,"柳如烟感动地说道,"您这样做,才是真正的明君!"

"对啊,"武芊芊也点头,"老娘最佩服陛下这一点!"

"皇上,"太后也很感动,"哀家为有您这样的儿子感到骄傲!"

纪凌尘重新坐到桌前,拿起算盘开始继续讲课。虽然外面有那么多急事等着他处理,但他还是要先完成对这些普通百姓的承诺。

"咱们刚才讲到哪里了?"纪凌尘问道。

"陛下,您讲的是年度统计,"一个账房先生提醒道。

"对,年度统计,"纪凌尘重新拿起算盘,"这个很重要,关系到你们来年的经营策略..."

看着皇帝专心致志地讲课,所有人都被感动了。这样的皇帝,还有什么理由不支持呢?

外面的百姓们听说皇帝要继续上课,都安静下来,生怕打扰了皇帝讲课。

这一刻,所有人都明白了,这不只是一堂算学课,这是一个皇帝对百姓的承诺,对理想的坚持!

第一百四十九章大楚新篇(全文完)

纪凌尘拿起算盘,珠子在他手中飞快地跳动。这一刻,他忘记了身后站着的太后,忘记了外面等待的朝政,忘记了所有的政治斗争。他只是一个普通的老师,在给他的学生们上课。

"你们看,这样计算年度利润,既准确又快速,"纪凌尘耐心地演示着,"关键是要掌握技巧,不能死记硬背。"

"陛下,您这方法真是太好了!"一个年轻的账房先生兴奋地说道,"比我们以前的方法快多了!"

"对啊对啊!"其他人也纷纷点头,"陛下,您真是太厉害了!"

"哈哈,"纪凌尘笑道,"这不算什么厉害。朕相信,只要你们用心学,很快就能掌握!"

"陛下,"张老头颤抖着举手,"老奴有个问题。"

"你说,"纪凌尘温和地看着他。

"陛下,您这么忙,还要给我们这些小民上课,值得吗?"张老头眼中含泪。

"值得!"纪凌尘毫不犹豫地回答,"你们每个人都很重要,每个人都值得朕花时间!"

"陛下..."张老头哭了,"老奴这辈子值了!"

其他账房先生们也都红了眼圈。能得到皇帝这样的重视,他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好了好了,别哭了,"纪凌尘笑道,"朕还要继续讲呢!"

"陛下,您讲,我们认真听!"所有人都擦干眼泪,专心听讲。

纪凌尘继续讲解着各种计算方法,从基本的加减乘除到复杂的商业运算,每一个细节都讲得很仔细。他知道,这些人学会了这些方法,就能更好地管理生意,过上更好的生活。

"最后一个问题,"纪凌尘说道,"如果你们的商行要扩大规模,该如何计算投资成本?"

"这个..."账房先生们面面相觑,这个问题确实有些复杂。

"没关系,朕教你们一个简单的方法,"纪凌尘在纸上画着图表,"你们看,把所有的成本都列出来,然后..."

就在纪凌尘专心讲课的时候,武芊芊走到慕挽歌身边,小声说道:"挽歌,你看陛下多用心啊!"

"是啊,"慕挽歌眼中满含爱意,"陛下真是个好人。"

"何止是好人,"柳如烟也走过来,"这样的皇帝,千年难遇!"

"你们说,"武芊芊忽然想到什么,"陛下以后还会像现在这样关心百姓吗?"

"当然会!"慕挽歌肯定地说道,"这就是陛下的本性!"

"是啊,"柳如烟点头,"陛下的心永远和百姓在一起。"

太后听着她们的对话,心中也很感动。她现在才真正明白,自己的儿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哀家以前真是糊涂啊,"太后叹息道,"差点阻挠了这样的明君。"

"太后娘娘,"慕挽歌安慰道,"您现在明白了,这就够了。"

"是啊太后,"武芊芊也说道,"以后咱们一起帮助陛下,让大楚变得更好!"

"一定!"太后用力点头,"哀家要用后半生来弥补过错!"

就在这时,纪凌尘的讲课终于结束了。

"好了,今天的课就到这里,"纪凌尘放下算盘,"你们都学会了吗?"

"学会了!"所有人异口同声地回答。

"那就好,"纪凌尘满意地笑道,"回去以后要多练习,有不懂的地方,可以随时来找朕。"

"真的吗?"张老头激动地问道,"陛下,您真的不嫌我们烦?"

"当然不嫌!"纪凌尘笑道,"朕说过,要做离百姓最近的皇帝!"

"陛下万岁!"账房先生们齐声欢呼。

"好了,朕现在要回宫了,"纪凌尘站起身来,"你们也回去休息吧。"

"陛下,"张老头忽然跪下,"老奴代表所有人,谢谢您!"

"快起来,"纪凌尘急忙扶起他,"朕应该谢谢你们才对!"

"陛下,我们永远支持您!"所有人都跪了下来。

"永远支持新政!"

"永远支持陛下!"

看着这些真诚的面孔,纪凌尘心中涌起无限的力量。有这样的百姓支持,他还有什么做不到的?

"朕也永远和你们在一起!"纪凌尘大声说道。

走出商行,纪凌尘看到外面还有很多百姓在等待。他们虽然没能听到课,但依然满怀期待地看着他。

"父老乡亲们,"纪凌尘对他们说道,"朕要回宫了,但朕会经常来看望大家的!"

"皇上,您要保重身体啊!皇上,我们等着您!皇上,您是我们的好皇帝!"

这些声音如春风般温暖,让纪凌尘心中充满希望。

"陛下,"武芊芊走到他身边,"该回宫了。"

"嗯,"纪凌尘点头,"回宫!"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向宫中走去。沿路的百姓都自发地出来欢送,场面非常壮观。

"皇上万岁!新政万岁!大楚万岁!"

这些声音响彻云霄,让所有人都感到振奋。

回到宫中,纪凌尘立刻召集群臣,开始全面推行新政。

"诸位爱卿,"纪凌尘在朝堂上说道,"从今天开始,朕要在全国推行新政!"

"陛下英明!"群臣齐声响应。

"朕已经安排了具体的人员,"纪凌尘继续说道,"武将军负责保障,慕大人负责试点,柳大人负责细则制定。"

"是!"三个美人齐声应道。

"还有,"纪凌尘看向太后,"太后将协助朕清理那些阻挠新政的人!"

"哀家一定全力配合!"太后坚定地说道。

接下来的日子,整个大楚都在为新政的推行而忙碌。

武芊芊带着人马四处奔波,确保新政的顺利实施。那些想要阻挠的人,一看到她就老实了。

"老娘说过,谁敢阻挠新政,就是跟老娘过不去!"武芊芊威风凛凛地说道。

慕挽歌的商行成了全国的标杆,各地的商人都来学习她的管理方法。

"大家都学会了吗?"慕挽歌耐心地教导着,"这些方法都是陛下教的,你们要好好学!"

柳如烟夜以继日地制定着新政的详细条例,每一条都考虑得非常周到。

"这样的条例,既要有效果,又要切实可行,"柳如烟认真地说道,"不能让百姓觉得负担太重。"

太后也没有闲着,她不但办起了女子学堂,还亲自出面清理那些保守派。

"哀家以前被你们蒙蔽了,"太后对那些人说道,"现在哀家要为大楚的未来负责!"

在所有人的努力下,新政推行得非常顺利。

几个月后,大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各地的学堂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孩子们都能接受教育了。

商业繁荣,百姓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官员们也变得更加勤政爱民,不敢再贪污**。

边防军有了稳定的军饷,士气高涨,外敌不敢再来犯。

整个大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陛下,"一天傍晚,纪凌尘在御花园里散步,三个美人陪在身边,"您看,现在的大楚多好啊!"

"是啊,"纪凌尘满意地笑道,"这就是朕想要的大楚!"

"陛下,"武芊芊忽然说道,"您还记得当初在商行上课的时候吗?"

"当然记得,"纪凌尘点头,"那是朕最难忘的一天!"

"陛下,"慕挽歌也说道,"要不是您那时候坚持,就没有今天的大楚了!"

"是啊,"柳如烟也感慨道,"陛下的坚持改变了整个大楚!"

"不是朕一个人的功劳,"纪凌尘握住她们的手,"是我们所有人一起努力的结果!"

"陛下,"三个美人异口同声地说道,"我们永远支持您!"

"朕也永远爱你们!"纪凌尘深情地说道。

远处的夕阳西下,把整个宫殿都染成了金黄色。

"陛下,"武芊芊忽然想到什么,"您说,以后的大楚会变成什么样?"

"会变得更好!"纪凌尘自信地说道,"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大楚一定会成为最强盛的国家!"

"那时候,"慕挽歌憧憬地说道,"所有的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

"所有的孩子都能接受教育!"柳如烟也说道。

"所有的敌人都不敢来犯!"武芊芊挥舞着拳头。

"对!"纪凌尘大声说道,"那就是朕的理想!"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阵阵读书声。那是新建的学堂里,孩子们在朗读课文。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这些声音如天籁般美妙,让所有人都感到希望。

"陛下,"柳如烟轻声说道,"您听,这就是大楚的未来!"

"是啊,"纪凌尘眼中含泪,"这就是朕要的未来!"

夕阳渐渐西沉,但大楚的未来却如朝阳般光明。

在纪凌尘的带领下,在太后的支持下,在三个美人的协助下,在所有人的努力下,大楚正在成为一个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的伟大国家。

而那个在小小商行里坚持上课的皇帝,也将永远被历史铭记。

他用自己的坚持证明了,一个有理想、有担当的君主,可以改变整个国家的命运。

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真正的君王之道。

大楚的新篇章,正在徐徐展开!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