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凌尘继续在算盘上飞快地拨动着珠子,但眼角余光却注意到工部尚书那张愁苦的脸。说不紧张是假的,三万乌桓骑兵可不是开玩笑的,但现在绝不能露怯。
"诸位看清楚了,这就是复利的计算方法,"纪凌尘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轻松,"如果本金是100两,年利率10%,五年后连本带利是多少?"
"这个..."几个账房先生面面相觑,这种计算确实有些复杂。
"用朕刚才教的方法,很容易算出来,"纪凌尘一边说一边演示,心里却在盘算着北疆的事。三万骑兵,如果真的南下,边防军能顶得住吗?
"陛下!您算得真快!"一个年轻伙计惊叹道,"一下子就算出来了!"
"161两多一点,"纪凌尘笑道,"这就是复利的威力。你们做生意的时候要记住这个道理。"
武芊芊在门口来回踱步,心中焦躁不安。刚才的刺杀已经让她够紧张的了,现在又来了北疆的事。她偷偷看了一眼陛下,发现他表面虽然镇定,但握算盘的手指节有些发白。
"芊芊,你别转来转去的,看着都晕,"慕挽歌走过来低声说道,"陛下现在需要安静的环境。"
"臣妾怎么能不急?"武芊芊压低声音,"你没听到吗?三万蛮子骑兵!要是他们真的打过来..."
"打过来也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柳如烟也走过来,"从北疆到京城,就算是骑兵也要好几天。"
"话是这么说,但..."武芊芊还是放心不下。
正在这时,院子外面又传来一阵更大的喧哗声。这次的声音不只是议论,还夹杂着争吵声。
"怎么回事?"纪凌尘皱眉问道,手中的动作停了下来。
很快就有探子跑进来汇报:"陛下,外面的大臣们等不及了,说一定要见您!户部尚书特别着急,说国库的事不能耽误!"
"国库?"纪凌尘疑惑地看向工部尚书,"还有什么事没说?"
工部尚书苦着脸说道:"陛下,不只是北疆的事。刚才户部尚书也来了,说是要调集军饷和粮草,但国库银两不够,需要您的旨意。"
这下纪凌尘真的感到压力了。军饷不够?这可是大事!没有军饷,边防军怎么打仗?
但他看了看台下那些期待的眼神,又咬咬牙坚持道:"让他们再等等!朕说了要上完课就上完课!"
"可是陛下,军饷的事真的很急..."
"急什么急?"纪凌尘有些恼火,"朕不是还没死吗?什么事不能等一个时辰?"
工部尚书被噎得说不出话来,只能继续在一边干着急。
院子里的账房先生们听着这些对话,心情也变得复杂起来。一方面感动于皇帝对他们的重视,另一方面又担心耽误了国家大事。
"陛下,"张老头颤抖着站起来,"要不...要不您先去处理军国大事吧?我们这些小民的事不急..."
"不行!"纪凌尘断然拒绝,"朕答应了要教你们,就一定要教完!什么军国大事能比教育更重要?"
这话说得所有人都愣住了。连军国大事都比不上教育?这个皇帝是不是太...太重视他们了?
"陛下,您这样说老奴受不起啊,"张老头眼圈红了,"老奴只是个账房,哪值得您这样重视?"
"值得!当然值得!"纪凌尘语气坚定,"你们每个人都值得!朕推行新政就是为了让你们过得更好!"
慕挽歌听了心中感动得一塌糊涂。陛下真的把百姓放在心里,这样的君主上哪儿找?
但就在这时,院子外面忽然传来一阵嘈杂声,还夹杂着争吵声。
"放我们进去!凭什么不让见皇上?我们也是为了国家大事!"
武芊芊脸色一变,立刻冲到门口:"怎么回事?"
一个手下匆匆跑过来:"将军,外面那些大臣闹起来了!说皇上不见他们是不负责任!"
"什么?"武芊芊勃然大怒,"他们敢说陛下不负责任?这些王八蛋!"
纪凌尘听了也火了,但还是强压怒气问道:"都有谁在闹?"
"主要是户部尚书,还有几个侍郎,"手下汇报道,"他们说军饷的事不能再等了!"
"妈的!"武芊芊骂了一声,"这些混蛋!陛下在上课呢,急什么急?"
"芊芊,注意言辞,"柳如烟提醒道,但她眼中也有怒意。
慕挽歌更是气得脸都红了:"这些人太过分了!陛下为了国家操碎了心,他们还敢说这种话!"
纪凌尘深深吸了一口气,努力控制着情绪。这些大臣平时一个个装得道貌岸然,关键时刻就露出真面目了。
"陛下,"工部尚书小心地说道,"要不您还是出去见见他们?毕竟军饷的事..."
"朕不见!"纪凌尘斩钉截铁地说道,"什么军饷不军饷的,天塌不下来!"
他转向台下的账房先生们,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轻松:"诸位,咱们继续。刚才讲到哪里了?"
"陛下,您刚讲完复利计算,"一个账房先生小声提醒道。
"对!现在朕教你们最后一个内容,"纪凌尘拿起笔,"就是如何做账目统计。这个很重要,关系到你们的前程。"
外面的争吵声越来越大,但纪凌尘就像什么都没听到一样,专心致志地讲课。他在纸上画着图表,解释着各种数据的含义。
"你们看,把每个月的收支做成这样的表格,一目了然,"纪凌尘指着纸上的图表,"老板一看就知道哪个月赚得多,哪个月赔了钱。"
"妙啊!"几个账房先生眼睛发亮,"陛下,这个方法太好了!"
"不仅如此,"纪凌尘继续说道,"你们还可以分类统计,看看哪种货物好卖,哪种货物滞销,这样进货的时候就有数了。"
张老头激动得直拍大腿:"陛下,您这些方法要是早学会,老奴的生意能好做多了!"
看着这些朴实的笑脸,纪凌尘心中的烦躁渐渐平息。这就是他要服务的百姓,这就是他推行新政的意义。什么军饷、什么乌桓骑兵,都没有这些人重要!
外面的争吵声还在继续,但院子里的气氛却越来越和谐。皇帝的坚持感动了所有人,也让大家更加专心地听课。
武芊芊在门口来回踱步,心中五味杂陈。一方面为陛下的坚持感到骄傲,另一方面又担心外面那些大臣会闹出更大的动静。
"如烟姐姐,"慕挽歌悄悄问道,"您说外面那些人会不会真的冲进来?"
"应该不敢,"柳如烟分析道,"毕竟这里有这么多百姓看着,他们要是敢对皇上无礼,传出去名声就臭了。"
"但愿如此,"慕挽歌担心地说道,"要是真闹起来,陛下就太难堪了。"
纪凌尘似乎听到了她们的对话,头也不抬地说道:"别担心,朕有分寸。再说了,朕又不是真的不管国事,只是要先把这堂课上完。"
他的声音虽然平静,但握笔的手稍微紧了一些。说不在意是假的,但现在绝不能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