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青瑜站起来,给边上的贺知州说:“贺大人,家中有事,还要您帮忙告个假,我先回去了。”
说完就往家里走,其实这事是阮青瑜提前安排的,知道家里这几天有信,他提前安排人先写了一封信回去,怕王氏不肯配合,就想了一个主意,王氏是不回也要回去了。
王氏哪里注意到这信看着跟以往不同,上次她还问要不要给儿子纳妾,怎么自家老爷还出事了,不小心被马撞了,躺在床上休养。
等阮青瑜回来拉着儿子哭哭啼啼问:“你爹受伤了,这可怎么办?”
毕竟是一辈子的夫妻,怎么说旁的事也要靠边。
阮青瑜也做伤心状,接过信看完了说:“爹伤了腿,大姐写信过来的时候还没醒过来,怕是有危险。”
王氏更慌了:“那可怎么办?”
王慧珍适时提出来:“二爷,要不我回去一趟,照看一下家里。”
阮青瑜皱眉不过也点头:“也好,你回去照顾爹,我也放心,万一有点什么事,你也能做主。”
“那我一会就让人收拾一下,明天就出发,一元我也带着吧,家里事就托给娘了。”
王氏听了这个安排,才反应过来,突然说:“不行,我要回去。”
“这,娘,咱们娘仨都回去?”
王慧珍问王氏的意见,王氏现在脑子自认特别清楚:“我回去,青瑜媳妇你就别回去了,我回去照顾你爹也方便,元哥还小,就别折腾他了,就是断腿了,也就是将养,我回去就行。”
虽有有些气闷,还没有待够,但是王氏也分的清轻重。
既然这样定下了,就吩咐人开始动起来,原来是商量王慧珍带着人和孩子走,最后王慧珍否定了:“二爷,要是我跟娘还有一元都走了,估计太惹人注意,把娘送走就好。”
“我有意让崇山送人回去,你觉的如何?”
因为何崇山曾经跟福王身边人接触过,这事非至信之人不可托付。
“行,表哥送娘回去,我也安心,你身边的人不好离开。”
“我也是这么想的,我这边派个人跟着,到了地方也好安抚娘。”
想到王氏知道真相之后,怕是要在家闹开了,他有些头疼,有些事又不好写信,万一泄露出一星半点,那就全完了。
阮青瑜又去衙门告假,说是父亲受伤,母亲闹着回去,要送一送,这种事没法拦着。
孔知府身边的人问:“大人,要不要查查。”
“跟上看看,问清楚是不是真有事,不过阮通判夫人孩子都在,也能放心点。”
“是,我就这找人跟上去打听一下,阮家那边也找人看住了。”
明显感觉到,家里被盯上了,王慧珍等送走人,就吩咐家里闭门谢客,毕竟如今阮青瑜不在家。
何崇山得了任务,也不声张,李春娘还抱怨:“你说说,这一来一去费多少时间,当初老夫人就丢了人跟来,现在又要折腾你。”
何崇山藏好了心事:“别瞎说,那毕竟是大人的母亲,要尊敬些,再说了,左右也无事,回家一趟,我让人给爹娘岳父岳母送点孝敬。”
李春娘不在意前半段,后半段倒是说到心坎上了。
“我给爹娘做的新衣裳,正好不用托人,你直接带回去。”
“好,我知道了。”
何崇山没说半路他要走的事,这事事关重大,大人可是说了谁也不能说,半路上他就病了再单独行动。
阮青瑜送了两日回来的,见阮家并无异动,送人的队伍打听也对的上,尤其是李春娘给家里做的衣裳,增添了不少真实感,回了孔大人,就把人暂时撤了。
“二爷,怎么样,还顺利吗?”
“嗯,我亲自把人送走了,没有大碍,家里这几天没事吧?”
“没有,就是之前跟贺家合作开的铺子,最近要开了,算是好事。”
杨夫人考虑再三还是答应了,谁也不嫌弃钱多不是,她出了五成银子,占一半的分红,王慧珍也不计较。
她也不管怎么哭穷的人家又有钱了,孔家也注意到了,不过王慧珍也没掖着瞒着,赵氏只说了一句:“这两人怎么凑一块了,找个伶俐人过去看着。”
“是,那边正好在招伙计。”
王慧珍可不管谁的人,这铺子她就一个目的,挣钱就行。
价格定的不低,走的高端路线,第一目标就是阮青瑜的同僚,再是城里的大户人家。
大家也算是捧场,第一日就火爆,虽说是糖水铺子,也有不少糕点,花样不少,连着杨氏都说:“我活了这些年,还头一次见这样精致的点心,又好吃又好看,妹妹真是有主意。”
这话说的可真心实意了,连着贺知州都谢过阮青瑜,不过两人还是君子之交淡如水。
盯着两人的每天记录都是差不多的话,这两人相处太正常了,要不是问候彼此,说说吃什么了,互相夸赞对方的才华,实在是夸的让人不禁感叹,不愧是考上进士的人,真是有才。
这日子算是平静,上次的事孔家说是在京的姑奶奶出了些意外,两人为人父母的,有些担忧。
王慧珍倒不觉的意外,就是在家里算着日子问:“娘该到家了吧?还有表哥,也不会知道顺不顺利。”
阮青瑜之前让人出了府城不要着急,照顾王氏的身子。
“娘怕是没到,崇山,怕是还要两日才能到。”
“希望顺利。”
“别担心,只要到了京,就好了。”
福王之前说的接头铺子,不是普通铺子,在京城也有,阮青瑜让何崇山去铺子找福王跟前的人,有了名字就好打听,何崇山也不是青愣小子,自会找一个稳妥的法子。
何崇山之前走到半路就开始闹肚子,实在是不好,就跟王氏告罪:“老夫人见谅,如今我这样那个是走不了了,不如让青湖护送您回去,我后边好了骑马赶上去,不要耽误了回家的路。”
王氏也心急回家,就同意了。
等人走了何崇山买了干粮,骑马换了一个方向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