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禾娘 >  第228章 又到过年时

到了腊月中旬,胡老二将要卖的羊、鸡和鹅以及蛋都送到了邹记酒楼,负责接待他的掌柜竟然是六郎!

胡老二可高兴坏了,六郎倒是很稳重的抱拳和二叔见礼:“二叔,邹东家调我来镇上的酒楼当掌柜了!”

“哟呵!六郎不错!六郎好样的!好好做事啊六郎!”胡老二鲜少这般开怀过,他拍拍六郎的肩膀道。

“二叔!我会好好干的!”六郎的心里很感激姐夫,不是姐夫,他胡六郎还在城里的邹记酒楼当跑堂伙计。

账房先生出来和胡老二见礼,然后结清了这一年的家畜家禽的卖出总货款。

胡老二拿出四蛋算好的账目,与账房先生清算的一致。

接过一百六十七两银子的钱袋子,胡老二同六郎和账房先生抱拳告辞。他背着手又去杂货铺看了看忙得不可开交的四海,胡老二的心情大好了!

胡家村的儿郎慢慢都有出息了,当掌柜的、做货郎的、在粮铺做伙计的、卖糖人的……

当然还有他的儿子三郎,是童生了!

到了女婿的麻糖铺子里,他在心里叹了口气,哪哪都好,就是他的外孙缘分还没到。

镇上的传言是女婿的原因,女儿才没生出外孙!胡老二才不相信这些有的没的胡言乱语。

他去浮空山求送子娘娘时,方丈大师说了,“所求不在眼前,子女缘自有定数,他日必能如愿!”

胡老二在女婿家用了午膳,忍不住提醒道:“轩儿回云城前,可别忘了去家里,把我给你留的羊和鹅、兔子带回去过年!”

冯铭轩笑着答应了,从去年起,岳父开始给他准备年货了。

禾娘很替阿爹欢喜,一年能赚一百几十两银子了,有四蛋帮阿爹,阿爹的精气神儿瞧着越来越好了!

禾娘给阿爹和阿奶各做了两套新衣过年,给大伯、二哥、两个舅舅家都准备了一些年礼。

胡老二驾着骡车一一送上门。

自从两年前见过眉儿后,禾娘再也没有见过眉儿了,也不知晓她家的日子过得怎么样?还有小外甥也快两岁了。

禾娘知晓眉儿避嫌,不敢来见她,怕误会是打秋风,这样牵肠挂肚也是不妥,禾娘只好压下了心思。

到了腊月二十,镇上的订单彻底完成了,除了各个乡村每天来买年货的,奶娘和冯安、小柳也能忙得过来了。

小武先去亲家老爷家,把老爷准备的六只大公羊、十只大鹅、一篮鹅蛋、十只肥兔子送回家里,厨师杀了好过年。

腊月二十一,除了小柳留在镇上,到时候回去和胖婶儿一起过年外。主仆几个一起回了城北的家。

云城喜气洋洋的,披红挂绿又是过年的热闹景象了。

腊月二十二,府里给冯武和小妮办了成亲礼,丰园里的家仆按家主和主母的吩咐,一起送嫁进了桂花巷的家里。主仆一起六桌酒席,热热闹闹又开开心心的祝福新人百年好合!

家仆们的心里都很感激年轻的家主和主母,这样高规格的为家仆办喜事,在云城真是闻所未闻!

席间,禾娘叮嘱了几句,冯氏二房关起门过自己的生活就成,不要对外人宣讲。

以免大伯哥家中的家仆们生出攀比的心思。

腊月二十三,是县学期末考的日子。一大早,默言将少爷的书箱整理好。少爷第一次参加县学考试,只有成绩得了甲等才会升入乙班。

县学每逢期考的几天,都是兵荒马乱的临时抱佛脚的几天。

城里进入县学的学子,刚开始积极好学,随着一次又一次的期考拉开距离后,心灰意冷的学子开始厌学了。不是家里寄予厚望,早就有不少学子回家另谋出路了。

不缺银子的学子家,总想着儿子在书院能学点东西就行,假如祖坟冒青烟,儿子在院试中考上了秀才,家里就能改换门庭了!

三郎没有受到任何影响,每天按时来学院,按时回家。胡逸尘成了丙班最不合群的同窗。

课室里三郎专心的在考卷上作答,只有进入了乙班、甲班,他才能参加后年的院试。

腊月二十四,商队送来府城的管家冯文的账本和信。

冯铭轩先看府城管家的来信,禾娘翻看从府城的麻糖铺子从四月开业至腊月的账本。

府城买宅子和铺子的银子,早就赚回来了,这还是府城的六个家仆听从相公的话,没有扩大规模,不到一年赚到的银子。

冯铭轩边看信,边微笑着颔首,府城果然是个做生意的好地方!

冯文担忧的是,半山亭的家中放着那么多现银,太不安全了。他希望二少爷去官家的钱庄开个账户,将银子存在钱庄里才稳妥!

冯铭轩一直以来不喜欢将银子换成银票存进钱庄,看来他也得做出改变,变变则通!

腊月二十五,顺子驾马车带着给夫子的年礼,送舅少爷和默言去了县学。三郎在丙班考试中,取得第一的好成绩,正月开学后,三郎将进入乙班就读。

腊月二十六,三郎和默言骑马回了胡家村。这一年两个少年走出了胡家村,受益良多。而曾经一起读书的兄弟七个,都将继续在自己选择的路上摸爬滚打。

腊月二十七,冯铭轩带着易容的禾娘逛了云城。大街小巷弥漫出来的都是年味,到处都是欢声笑语。

绮罗铺里,年轻的夫人、未嫁的小姐都在哄抢一批妆花缎。

虽然这批妆花缎是次品,毕竟是宫中的贵人才能穿的料子,就是次品,因为数量少,也极其难得。

冯铭轩拉着禾娘的手,笑问道:“娘子可想去买几尺妆花缎做套衣裙?”

禾娘摆摆头道:“相公,家里库房的料子真的不少了。暗花缎、纱罗、提花绢这些高档的料子都有。没有必要去跟风购买妆花缎!”

“成吧!娘子说得有理!”冯铭轩感叹着,娘子真是勤俭持家啊!只是再怎么节俭,他们家的银子也越来越多了……

腊月二十八,家里是浓浓的年味了。鸡、鸭、鹅、鱼肉、猪肉、羊肉、鹿肉……膳房里的库房挂满了,腌制、卤制、熏味、蒸味……

几个厨师在忙忙碌碌。

腊月二十九,按规矩是冯氏小二房的团圆宴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