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假千金今天也在种田养家 >  第171章 十斤猪肉喂了狗

“还有……”顿了一顿,姜氏指着张氏手中的篮子继续道:“说我吃里扒外,我那十斤猪肉是喂狗了吗?”

张氏大怒:“姜氏,你敢骂我们是狗?”

姜氏斜着眼:“我可没指名道姓,你倒也不必上赶着承认。”

张氏:“……”

如今的姜氏是中了什么邪吗?说话态度越来越嚣张。

哪里还有以前忍气吞生的样子。

怎么,亲生女儿回来了,赚了几个钱就开始飘了。

偏偏张氏被噎得还不了嘴。

自己篮子里还躺着老二一家回的十斤猪肉呢,那可比什么糕点红糖值钱多了,可好东西谁会嫌多啊。

姜氏这个小家子气的,居然不愿意给。

“不给就不给,不孝的东西,老大媳妇,我们走。”王氏咬牙切齿的瞪了姜氏一眼,冷哼了一声转身就走。

张氏愣了一下,见王氏真走了,于是也顾不得占姜氏便宜,连忙追了上去。

“娘,怎么突然走了?”

王氏剜了她一眼:“不走留下来继续被他们一家子挤兑,我这老脸往哪搁?”

她刚看到宋昭昭进了厨房,隐隐听到磨刀的声音。

这个疯子,别一会拿着刀追着她砍。

王氏光是想想就觉得骨头疼。

什么糕点和红糖,都不重要了。

王氏跟张氏的走的飞快,连姜氏都呆了一瞬,跟宋舟面面相觑。

这时,耳边响起宋时墨乍乍呼呼的嗓音。

“我说奶奶怎么跑这么快,昭昭,你故意的啊。”

宋时墨站在厨房门口。

几人朝他走去,然后就看到厨房里,宋昭昭拿着菜刀,正在磨刀石上来回划拉。

众人:“……”

釜底抽薪,还得是你。

宋昭昭放下手中的菜刀,龇了龇牙:“唧唧歪歪的,烦死了。”

最重要的是,打又不能打,骂又浪费口水,只能直接上家伙了。

姜氏无奈的笑了一声:“忙了大半天了,累坏了吧,昭昭你去屋里睡会。”

“我不累,娘。”宋昭昭笑着摇了摇头:“新屋子上梁后封顶就很快了,咱们前边的屋子也得整理出来,加快速度改建,趁下午大家都在,一起动手收拾出来,之后我忙醉月楼的事,怕是家里顾不上了。”

姜氏犹豫了一下,点点头:“好,听你的。”

“我去叫三弟过来帮忙。”宋舟说道。

然后跑去找宋阳了。

现成的劳动力,不用白不用。

姜氏想着宋阳中午喝了不少,不要去麻烦人家,眨眼的功夫就见宋舟飞快的跑了,只能作罢。

她对宋昭昭道:“昭昭,把季小姐送来的礼物锁好,别再被人给偷了去。”

宋兰一家短时间内估计是不敢再上门了,但就怕王氏惦记着,家里盖房子正是乱的时候,很容易被人钻了空子。

而且月河村,可不是每一户都纯善正直的,总有那么几个游手好闲不学无术的混不吝。

季大小姐今日来得高调,也都看到她送了礼特。

丁荷花偷的那一支金簪更是叫不少人都见到了,有人就会想到那一匣子,肯定还有不少好东西。

也是很容易引起他们的贼心。

“好的,娘。”宋昭昭乖巧的应道。

需要大改的是厨房,堂屋以及宋舟夫妇两的屋子,厨房是扩建,东西不用搬。

于是众人堂屋跟宋舟夫妇屋里的东西搬到了其他的屋里。

特殊时候,大家就将就着挤几日。

男人一间,女人一间。

秦又又跟着宋昭昭睡。

如今已是入夏,在地上铺一层草席就能睡。

“既然阿尧不走了,那他住的那间屋子也得好好修整一番,不能让他住得不舒服。”宋舟跟姜氏说道。

又是教老大老二读书,还得教他学画。

不能亏待了。

姜氏闻言,转头看了在给宋昭昭帮忙的秦君尧,不知在想什么:“他们既是夫妻,理应住昭昭的屋子。说起来阿尧跟昭昭被苏家人送回来的匆忙,都没正式拜过堂,咱们不如挑个黄道吉日,把亲事办了?”

呯——

宋昭昭听到姜氏的话,吓得手一抖,手里的椅子砸到了脚背,疼得龇牙咧嘴。

“怎么这么不小心,疼不疼?”秦君尧大惊失色的扶着她,紧张的问。

俊美无俦的脸上满是担忧。

接着,他又抬头看向姜氏,认真而又恭敬:“都听爹娘的。”

啥玩意儿???

宋昭昭见鬼般的瞪着秦君尧,他眼底的温柔令她有种脑子被突然烧干的空白。

姜氏则在旁边露出满意的神色。

真是郎才女貌呢。

般配!

“你……你你你给我闭嘴。”宋昭昭哪里还顾得上脚背上传来的痛感,一脸惊悚又仿佛像只炸了毛的小猫。

秦君尧抿了抿唇:“哦!”

“娘,你知道的,我跟他就没有一点的关系,成哪门子的亲?”宋昭昭激动的跺了跺脚,然后转身跑了。

颇有几分落荒而逃的感觉。

秦君尧目送着宋昭昭离去的背影。

那失落的模样落在姜氏眼中,有种自家女儿是负心汉的错觉。

“阿尧……”姜氏拍了拍秦君尧的肩膀。

秦君尧收回目光,喊道:“娘。”

姜氏:“昭昭是姑娘家,她肯定是因为害羞了,别灰心,加油。”

秦君尧轻轻一笑:“我知道了娘。”

夕阳的余晖落进他深邃如泊的眸中,折射出琉璃般夺目的波光。

以及势在必得。

众人整理到深夜,才搬完东西。

姜氏把中午的饭菜热了一下,大家将就着吃了顿晚饭,然后便回屋睡了。

第二日早,宋昭昭便跟宋时墨和宋以薇去了镇上。

昨天月醉楼开业,也不知道生意如何?

月醉楼。

何掌柜跟严康如今干劲满满,两人是最早到酒楼的。

宋昭昭从后门进了月醉楼。

正康正给小龙虾换水,顺便把死掉的挑出来,确保今天卖的依旧新鲜美味。

月河村的村民为了多赚钱,拼了命的在河里捞小龙虾,宋昭昭也是来者不拒,多的便养起来。

昨天酒楼第一天开业,很多人都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更多的是观望,所以小龙虾多了不少。

但严康一点都不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