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综影视:过分觊觎 >  第720章 武媚娘传奇7

重回九重阙

"季司药,醒醒!我们到了!"

马车的颠簸停了下来,随行宫女轻轻推醒了我。掀开车帘,巍峨的朱雀门在晨光中投下长长的阴影。时隔一年,我又回到了这座吞噬了无数青春与野心的皇城。

武媚的马车在前方停下。她身着浅紫色宫装,发髻高挽,已不再是感业寺那个灰衣尼姑的模样。我快步跟上,与她一起踏入了这个权力与**交织的战场。

"武才人回宫安置——"太监尖细的嗓音在宫墙上回荡。

按照李治的安排,武媚被安置在较为僻静的景仁宫。这看似冷落,实则是保护——远离后宫中心的争斗漩涡,便于皇帝私下往来。

"姐姐,你看这里如何?"进入正殿,武媚挥退左右,轻声问我。

我环顾四周。景仁宫虽不奢华,却雅致清净,显然是精心布置过的。"位置极好,既不太显眼,又方便圣上往来。"

她满意地点头:"王皇后以为我只是她对付萧淑妃的棋子,萧淑妃以为我还是当年那个任她欺凌的才人。"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她们很快就会知道错了。"

这神情让我心头微凛。感业寺一年的磨砺,确实让她更加锋芒毕露。

"媚娘,切记刚回宫需低调行事。"我忍不住提醒,"王皇后毕竟是六宫之主,萧淑妃也根基深厚......"

"我明白。"她打断我,随即又软下语气,"姐姐放心,我不会鲁莽行事。但有些仇,我记了整整一年。"

我暗自叹息。仇恨是最好的动力,也是最危险的导火索。

安顿好武媚,我回到尚药局复命。刚进门,就感到数道目光如针般刺来。一年不在,这里的人事已大有变化。

"季司药,"一位面生的年轻医官拦住我,"您离宫多时,药库钥匙已由陈司药接管。下官奉命带您去见皇后娘娘。"

王皇后要见我?我心头一紧,表面却不动声色:"有劳带路。"

立政殿内,王皇后端坐主位,一袭正红色宫装,端庄威严。她年近三十,容貌虽不及武媚明艳,却自带一股不容侵犯的正室气场。

"臣妾叩见皇后娘娘。"我恭敬行礼。

"起来吧。"王皇后的声音不冷不热,"听闻你在感业寺对武才人多有照顾?"

"回娘娘,臣妾奉旨为寺中尼众诊病,武才人曾协助整理药材,故接触较多。"我谨慎回答。

王皇后轻抚茶杯:"武才人此番回宫,是本宫向圣上提议的。你可知道为何?"

"臣妾愚钝。"

"萧淑妃跋扈专宠,本宫需人制衡。"她直视我的眼睛,"武才人出身不高,又曾为先帝才人,最适合做这把刀。"她顿了顿,"而你,季司药,本宫希望你做持刀的手。"

这是在明确要我监视武媚!我佯装惶恐:"臣妾定当尽心竭力,为娘娘分忧。"

"很好。"王皇后满意地笑了,"听闻你医术精湛,本宫近日睡眠不安,你可有良方?"

我开出几个安神静心的方子,王皇后命人重赏。离开立政殿,我后背已是一片冷汗。刚回宫就卷入后位之争,这处境比预想的更危险。

更糟的是,刚转过回廊,我就被萧淑妃的贴身宫女拦住了。

"萧娘娘头痛发作,急召季司药!"

萧淑妃的蓬莱殿装饰奢华,处处彰显着主人的得宠。她斜倚在贵妃榻上,一袭湖蓝色纱裙,美艳不可方物。

"季司药,"她懒洋洋地开口,"一年不见,听说你在感业寺混得风生水起?"

"臣妾只是奉命行事。"我低头应答。

"奉命?"她冷笑,"奉谁的命?圣上的?还是......那个武媚娘的?"

我心头一跳:"臣妾不敢。"

萧淑妃突然坐直身子:"本宫就直说了。武媚娘回宫,本宫很不高兴。但既然皇后那个蠢货引狼入室,本宫也只好应对。"她扔过来一个小瓷瓶,"这里面的东西,每次给武氏诊脉时加一点在她茶里。"

我颤抖着接过瓷瓶。这是要我下毒?!

"娘娘,这......"

"放心,不会立刻致命,只是让她慢慢虚弱罢了。"萧淑妃轻描淡写,"你若拒绝,本宫就告诉皇后,你与武氏密谋害她。猜猜她会信谁?"

我跪伏在地,冷汗浸透里衣:"臣妾......遵命。"

走出蓬莱殿,我几乎站立不稳。两大势力同时施压,我夹在中间,稍有不慎就会粉身碎骨。瓷瓶中的毒药我自然不打算用,但如何应对两边的压力?

回到尚药局,我的职位果然已被降为普通司药,药库钥匙和独立诊室都被收回。更糟的是,同僚们对我这个"武媚娘党羽"明显疏远。唯一的好消息是,芸儿等几个旧日交好的宫女还在,愿意继续做我的耳目。

傍晚,我悄悄来到景仁宫,将今日遭遇如实告知武媚。

"王皇后想用我制衡萧淑妃?"武媚冷笑,"萧淑妃想毒害我?"她接过瓷瓶,眼中寒光闪烁,"好得很,这两笔账我都记下了。"

"媚娘,现在怎么办?萧淑妃若发现我没下毒......"

"别担心,"她胸有成竹,"我会让圣上派心腹太医定期为我诊脉,你就不必再负责我的医药。至于王皇后那边......"她神秘一笑,"我自有办法应付。"

"什么办法?"

"投其所好。"武媚从柜中取出一卷佛经,"王皇后信佛,我会表现得虔诚温顺,主动向她请安诵经。至于萧淑妃......"她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她不是第一个想毒害我的人,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看着她的神情,我突然意识到,眼前的武媚已不再是那个需要我保护的才人。感业寺的一年,让她蜕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宫廷斗士。

"姐姐,"她突然握住我的手,"我需要你帮我做一件事。"

"什么事?"

"查清萧淑妃与术士往来的证据。"她压低声音,"我收到消息,她确实在行厌胜之术,地点很可能在她寝殿后的密室。"

我心头一震。厌胜之术在唐代是大罪,若真能坐实,萧淑妃必倒无疑。但潜入嫔妃寝殿搜查,风险极大。

"我试试。"最终我还是答应了,"但需要时间。"

"三个月。"武媚直视我的眼睛,"三个月内,我要看到萧淑妃倒台。"

三个月!这不正是铜镜给我的期限吗?是巧合还是......

离开景仁宫,我在御花园僻静处停下,取出铜镜。镜面在月光下泛着冷光,没有任何新信息。但三个月这个时间点,未免太过巧合。

接下来的日子,我如履薄冰地周旋于各方之间。对王皇后,我定期汇报武媚的"忠心";对萧淑妃,我谎称已在武媚饮食中下药;对武媚,我则暗中调查萧淑妃的罪证。

一个月后,转机出现了。武媚被诊断有孕,李治大喜过望,晋封她为昭仪,地位仅次于四妃。这一跃升震惊后宫,王皇后和萧淑妃都意识到,她们可能唤醒了一个更可怕的对手。

"恭喜媚娘。"诊脉确认孕情后,我由衷道贺。

武媚轻抚尚未显怀的腹部,眼中闪烁着奇异的光芒:"这孩子来得正是时候。姐姐,我需要你帮我做一件事。"

"请讲。"

"圣上近来头痛频发,太医的药无效。我想推荐你去看诊。"她意味深长地说,"这是个接近圣上的好机会。"

我心头一跳。她这是要我在李治面前为她美言?"我尽力而为。"

"不,不只是这样。"她凑近我耳边,"圣上最近为关中大旱忧心,你若能解决此事......"

"我?解决旱灾?"我惊得差点咬到舌头。

"姐姐懂那么多新奇知识,说不定有办法。"她眼中满是期待,"若你能在此事上立功,我在圣上面前说话就更有分量了。"

我苦思冥想了一整夜。现代人如何解决古代旱灾?人工降雨不现实,但一些水利工程或农耕技术或许可行。我回忆起大学时选修的《中国古代农业史》,唐代关中地区确实常受旱灾困扰,后来宋元时期的一些灌溉技术或许可以提前引入?

几天后,李治果然召我入两仪殿诊病。他比一年前更加消瘦,眉间紧锁着深深的忧虑。

"季司药,"他虚弱地开口,"朕这头痛......"

"陛下是忧思过度,肝阳上亢。"我诊脉后道,"臣妾可调制一种药枕,内装决明子、菊花等安神药材,或可缓解。"

李治点点头:"听闻爱卿医术不凡,武昭仪多次举荐。"提到武媚,他眼中闪过一丝柔情。

"武昭仪对陛下情深义重。"我趁机道,"她常对臣妾说,恨不能为陛下分忧,尤其是近日关中大旱......"

李治叹息:"连年旱灾,百姓流离。朕命人开仓放粮,终究是治标不治本。"

"臣妾斗胆,"我小心翼翼地说,"家父曾任地方小吏,曾言关中农事可效仿蜀中,开凿小型沟渠,引山泉灌溉。又闻西域有'坎儿井'之法,可引地下水......"

李治眼前一亮:"爱卿竟懂农事?"

"略知皮毛。"我谦虚道,随即详细解释了改良版的唐代灌溉技术——这是我结合现代知识想出的折中方案,既不过于超前,又能提高抗旱能力。

李治越听越振奋,当即召户部尚书入宫议事。我的方案得到采纳,被命协助户部实施。一个月后,首批改良沟渠在长安周边竣工,恰逢天降甘霖,旱情缓解。李治龙颜大悦,破格提拔我为尚宫局五品司记,协助管理后宫文书。

这一晋升让我有了更多自由活动的权力,也离权力中心更近了一步。武媚抓住机会,向李治提议让我专门负责记录皇子皇女的起居注——这实际上是将我安排到了她未来孩子的身边。

然而,随着武媚地位的提升,我注意到她的一些变化。一次,她轻描淡写地提到收买了一名萧淑妃的贴身宫女;另一次,她笑着告诉我王皇后最信任的嬷嬷已经被她控制。这些手段越来越接近历史上那个不择手段的武则天,让我心中不安。

更令我担忧的是李淳风的突然造访。一个深夜,他神秘地出现在我的住处。

"季司记,"他直呼我的新官职,"天象有变,特来相告。"

"大人何意?"

他展开一幅星图:"'女主昌'的星象本应在七年后出现,如今却提前明亮。你的存在,已经改变了天命时序。"

我心头一震:"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未来已不可测。"他深深地看着我,"你所知的历史,或许不会按原样上演。"

这番话动摇了我的根本。如果历史已经改变,我对未来的预知还有何用?武媚还会成为那个女皇吗?李治还会早逝吗?一切都不确定了!

就在此时,武媚临盆在即。后宫气氛紧张到极点——若她生下皇子,地位将更加稳固。王皇后和萧淑妃虽然表面道贺,背地里却动作频频。

生产那日,我在产房外焦急等待。历经十几个时辰的煎熬,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终于划破紧张的气氛。

"恭喜昭仪娘娘,是位皇子!"产婆的欢呼传出。

李治欣喜若狂,当场为新生儿赐名"弘",并晋封武媚为"宸妃",地位仅次于皇后。这一连串的恩宠如同一记耳光,狠狠打在王皇后和萧淑妃脸上。

当晚,武媚在产后虚弱中召我密谈。

"姐姐,"她虽疲惫却掩不住兴奋,"我们的机会来了。萧淑妃已经按捺不住,三日内必有动作。你必须找到她行厌胜之术的确凿证据。"

"我尽力。"我答应着,心中却充满矛盾。历史上武则天确实用这一罪名扳倒了萧淑妃,但那之后呢?王皇后也被牵连,两人都被残忍杀害。我真的要推动这一进程吗?

"媚娘,"我鼓起勇气问,"若真找到证据,你打算如何处置萧淑妃?"

她眼中闪过一丝冷光:"自然是按律严惩。怎么,姐姐心软了?"

"只是觉得,赶尽杀绝未必是上策。"我小心翼翼地说,"萧淑妃家族在朝中势力庞大......"

"姐姐,"她突然打断我,眼神锐利如刀,"若有一天,我与你的理念相左,你会背叛我吗?"

这问题如同一柄利剑直刺心脏。我看着她苍白却坚毅的面容,知道此刻的回答将决定我们关系的未来。

"我永远不会背叛你。"我最终说道,"但我会尽力引导你走向更明智的道路。"

她凝视我良久,终于露出一丝微笑:"这就是为什么我需要你在身边。其他人只会阿谀奉承,唯有你敢直言。"她握住我的手,"答应我,无论发生什么,都别离开。"

我没有回答,只是轻轻回握。袖中的铜镜隐隐发热,提醒着我——时间所剩无几,而历史的洪流正朝着不可预知的方向奔涌。

那一夜,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铜镜中的自己走出来,对我说:"助武代兴唐,不是助纣为虐。记住你来自何方。"

醒来后,镜面上果然浮现出新的文字:"心正则史改,心邪则命殆"。

这是什么意思?是警告我不要让武媚走上邪路吗?还是提醒我保持本心?我摸着发热的铜镜,突然意识到——我不仅是在见证历史,更是在参与创造历史。而每一个选择,都可能改变千年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