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快穿局女员工 >  第335章 知府

寒风呼啸的清晨,一队官差突然闯入林家垦地,为首的捕快高声宣读知府手令:"查罪臣苏明远之女苏婉潜藏青山县耕读堂,着即刻缉拿归案!林劝农窝藏罪眷,一并拿问!"

林乔刚穿好衣服,闻声冲出屋子,只见十多个衙役已经将学堂团团围住,村民们远远站着,指指点点。小树吓得抱住他的腿,林萱则脸色苍白地站在一旁。

"大人,此事恐有误会..."林乔上前拱手,心跳如鼓。

"误会?"捕快冷笑,抖开一张画像,"这可是按周员外提供的线索绘制的,与你们学堂的女先生分毫不差!"

林乔定睛一看,画像上确实是苏婉的模样,连右眉梢那颗小痣都分毫不差。他心头一沉——周家这次是有备而来。

"苏先生今早去江边采药了,不在学堂。"林乔尽量保持镇定,"不如大人先到寒舍用茶,容我去寻她回来?"

捕快狐疑地打量着他:"林劝农,别耍花样。窝藏罪眷可是重罪!"

"学生不敢。"林乔低头掩饰眼中的焦虑,"只是苏先生确不在学堂,大人若不信,可派人随我同去寻她。"

正僵持间,一个清亮的声音从人群外传来:"不必寻了,我在此。"

人群自动分开,苏婉一袭素衣,手提药篮,缓步走来。晨光中,她的面容平静如水,唯有紧握药篮的指节微微发白,泄露了内心的紧张。

"苏婉,你..."林乔急步上前,却被衙役拦住。

苏婉对他轻轻摇头,然后转向捕快:"民女正是苏明远之女,与林劝农无关。他并不知我身份,请大人明鉴。"

捕快一挥手,两个衙役立刻上前架住苏婉:"带走!林劝农也一并去见知府大人!"

"爹!"小树哭喊着想追上去,被林萱死死抱住。

林乔回头看了一眼哭成泪人的儿子和惊慌的族人,强自镇定道:"萱儿,照顾好小树和学堂。我去去就回。"

去县城的路上,林乔的大脑飞速运转。苏婉的父亲苏明远是原济南府通判,因直言进谏被贬,这在官场上并不罕见。但为何时隔多年,新知府突然要追究一个已故罪臣的女儿?

"007,检索苏明远案件背景。"他在心中命令道。

"检索中......苏明远,嘉靖二十三年进士,曾任济南府通判。因上书弹劾山东巡抚贪腐被反诬'诽谤大臣',嘉靖三十一年被贬琼州,途中病故。新任知府程栋,与当年被弹劾的巡抚有师生之谊。"

林乔心头一凛。这下麻烦了,新知府很可能是来替老师报仇的!

县衙大堂比平日森严许多,衙役们手持水火棍分列两侧,面色肃穆。知县坐在下首,上首则是一个五十出头、面容冷峻的官员——想必就是新任知府程栋。

"跪下!"衙役喝道。

林乔和苏婉双双跪在大堂中央。苏婉挺直腰背,目光平静;林乔则偷偷观察着知府的表情,试图找出一线生机。

"苏婉,你父苏明远犯大不敬之罪,被贬身死。你作为罪臣之女,本当随行,却中途逃脱,隐匿民间,该当何罪?"程知府声音冰冷。

"回大人,家父蒙冤,天下共知。"苏婉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民女当时年幼体弱,被忠仆救走,非有意逃脱。"

"大胆!"程知府拍案怒喝,"竟敢妄称冤屈!来人,先打二十板子!"

衙役上前就要拖苏婉,林乔再也忍不住,高声道:"大人且慢!苏小姐在敝学堂任教多时,学子受益良多。若因陈年旧事责罚于她,恐寒了士子之心!"

程知府眯起眼睛:"林劝农,你可知包庇罪眷是何等罪名?"

"学生不知苏小姐身世,只知其才学过人,故聘为学堂教师。"林乔不卑不亢,"若大人因此怪罪,学生甘愿受罚,但请放过苏小姐。学堂数十学子,不能一日无师。"

"哦?"程知府突然冷笑,"本官听闻你二人关系非比寻常,莫非有私情?"

这话恶毒至极,不仅质疑林乔的品行,更是在侮辱苏婉的名节。林乔气得浑身发抖,正要反驳,苏婉却先开口了:

"大人明鉴,民女与林劝农清清白白,只有师生之谊。民女愿领任何责罚,但请勿牵连无辜。"

大堂陷入短暂的沉默。程知府捋着胡须,目光在林乔和苏婉之间来回扫视。突然,他话锋一转:"林劝农,听闻你改良农法,使荒地变良田,可是真的?"

林乔一愣,不明白为何突然转到这个话题:"回大人,确有此事。"

"本官奉皇命巡视农事,一月后将举办'劝农策论',召集辖内各州县才子献计献策。你若能在策论中拔得头筹,本官或可网开一面。"程知府意味深长地说,"苏婉既为才女,可代表青山县参加女子组的比试。"

林乔心头一震——这是机会!虽然不明白知府为何突然转变态度,但只要能争取时间,就有转圜余地。

"学生愿一试。只是..."他犹豫地看向苏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苏婉深吸一口气:"民女也愿参加比试。"

程知府点点头:"好!一月为期。若你二人表现优异,本官便奏请朝廷赦免苏婉之罪;若不然...数罪并罚!退堂!"

回到后堂,程知府屏退左右,只留下青山知县。确认四下无人后,这位方才还威严冷酷的知府突然长叹一声:"苏明远...可惜了。"

知县惊讶地看着上司:"大人的意思是..."

"当年那桩公案,朝野皆知苏明远是冤枉的。"程知府苦笑,"我那老师...唉,不提也罢。此番我特意寻访苏家后人,就是想弥补一二。"

"那大人方才..."

"做戏罢了。"程知府摇头,"周家与我不睦,借他们之手找到苏婉,再公开给她一个洗刷冤屈的机会,岂不更好?"

知县恍然大悟,又不解地问:"那为何要林劝农也参加策论?"

"此人改良农法,确有实才。"程知府眼中闪过赞赏,"若能在策论中展露头角,我可名正言顺举荐他入仕,造福更多百姓。"

与此同时,林乔和苏婉被暂时安置在县衙的一间厢房里,等候进一步发落。房门一关,苏婉就瘫坐在椅子上,双手止不住地颤抖。

"林劝农,我连累你了。"她声音哽咽,"我这就去向知府大人说明,你确实不知我身份..."

林乔递给她一杯水:"别急,事情或许没你想的那么糟。"

"怎么不糟?"苏婉抬头,眼中含泪,"程知府与我父有仇,这次分明是借机报复!那策论比试不过是个幌子..."

"未必。"林乔沉思道,"若真要报复,直接拿人就是,何必多此一举?我看程知府似有深意。"

苏婉怔了怔:"你是说..."

"我猜他可能想给你一个机会。"林乔分析道,"毕竟你父亲当年是冤枉的,朝野皆知。程知府若公开为你平反,反而能博得好名声。"

苏婉眼中闪过一丝希望,但很快又黯淡下来:"即便如此,策论比试我也难有胜算。参赛者必是各州县才女,我..."

"你饱读诗书,才学过人,何惧之有?"林乔鼓励道,"况且还有一个月时间准备。"

正说着,门外传来脚步声。一个衙役进来,说知县大人准许他们暂时回家准备比试,但需每日到县衙报到。

走出县衙时,夕阳已经西斜。林乔发现周员外带着几个家仆站在衙门外,一脸得意。看到他们出来,周员外阴阳怪气地说:"林劝农,这次看你如何脱身!"

林乔懒得理会,径直走过。但周员外的话却飘进耳朵:"...已经请了济南府的举人老爷来参加策论,看你们怎么比..."

回到林家垦地,族人们早已焦急等待。见他们平安归来,众人又惊又喜,围上来七嘴八舌地询问。林乔简单解释了策论比试的事,但隐瞒了苏婉的真实身份,只说是一场误会。

当晚,林乔召集族中骨干开会,商讨对策。

"那周扒皮肯定会使绊子!"赵大锤愤愤地说。

"乔哥儿,策论比试有把握吗?"林老四忧心忡忡。

林乔摇摇头:"我于农事有些心得,但策论讲究文采斐然,非我所长。倒是苏先生..."他看向一直沉默的苏婉。

苏婉轻叹一声:"策论我读过不少,但女子组的题目往往偏重妇德女诫,非我擅长。"

"不如这样,"林乔灵机一动,"我们分头准备。我主攻农事改良的实际案例和数据;苏先生研究历年优秀策论的写法。另外,我明日去找张教谕,看他能否帮忙找些参考资料。"

会后,众人散去。林乔独自走到院中,望着满天星斗发呆。不知何时,苏婉也跟了出来,站在他身旁。

"林劝农,我一直在想..."她声音很轻,"或许我该离开。这样你和学堂就不会受牵连了。"

林乔转头看她。月光下,苏婉的侧脸线条柔和却坚毅,眼中闪烁着挣扎的光芒。

"然后呢?"他问,"继续女扮男装,四处漂泊?"

"至少不会连累你们..."

"苏小姐,"林乔正色道,"你我相识虽短,但我深知你才学品行。这次策论比试,不仅关系你的自由,也关系学堂的未来。我们一起面对,好吗?"

苏婉怔怔地看着他,突然问:"为什么?为什么你要如此帮我?我们非亲非故..."

林乔沉默片刻,仰望星空:"或许因为...我也曾是无根浮萍,知道那种滋味。"

这句话触动了苏婉的心事。她轻声讲述了自己的经历:父亲被贬时的仓皇,流放路上的艰辛,父亲病逝时的无助...以及这些年女扮男装、四处流浪的苦楚。

林乔也简单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当然,隐去了快穿局的部分,只说家族遭灾,带领族人逃荒至此。

两个有着相似经历的灵魂,在月光下找到了共鸣。不知不觉,东方已现鱼肚白。

"天亮了。"林乔站起身,"今天开始,我们全力准备策论。不管周家请来什么举人老爷,我们都要让他们看看,真正的才学不在虚名,而在实绩!"

苏婉眼中重新燃起斗志,郑重地点了点头。

接下来的日子,林家上下全力支持两人准备策论。林乔通过张教谕拿到了历年优秀策论的范文;林萱带着妇女们负责饮食起居,确保两人有充足时间学习;连小树都懂事地不来打扰,只是每天悄悄在书房门口放一束野花。

007系统则帮林乔整理了详实的农业数据:不同耕作方法的产量对比、水渠灌溉的效率分析、土壤改良前后的变化...这些精准的数据将成为他策论中最有力的支撑。

苏婉则深入研究策论的写作技巧,同时根据林乔提供的农业实例,精心打磨文章结构。两人常常讨论到深夜,互相启发,不断完善各自的策论。

然而,周家也没闲着。很快有消息传来,周员外不仅重金聘请了济南府有名的才子助阵,还四处散布谣言,说苏婉行为不检、林乔沽名钓誉。更糟糕的是,县里突然来了几个陌生人,整天在学堂附近转悠,明显是在监视苏婉的一举一动。

压力与日俱增,但林乔和苏婉并未退缩。相反,这场危机让他们的师生情谊升华成了更深厚的战友情谊。在一次次讨论中,在互相修改策论文稿的过程中,两颗原本孤独的心越靠越近。

比试前三天,林乔将完成的策论读给族人们听。文章朴实无华但数据详实,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改良农具、优化灌溉、科学轮作等方法提高粮食产量。没有华丽辞藻,但每一条建议都来自实践,可操作性强。

苏婉的策论则文采斐然又不失深度,她从"女子之才亦可为国"的角度出发,论证了女子教育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受过教育的农妇能更好地管理家务、协助农事、教养下一代有知识的农民。

"太好了!"林老四听完,激动得老泪纵横,"有这样的文章,还怕什么举人老爷!"

比试前一天晚上,林乔将一个小布包交给苏婉:"明日比试,换上这个。"

苏婉打开一看,是一套崭新的女装,淡青色衣裙,素雅大方。

"这..."

"既然是以女子身份参赛,就该堂堂正正。"林乔温和地说,"你不需要再伪装了。"

苏婉的眼眶瞬间红了。多少年了,她第一次感到可以真正做回自己。

"林劝农,无论明日结果如何,苏婉永感大恩。"她深深一福,声音哽咽。

林乔扶起她:"别多想,好好休息。明日...我们并肩而战。"

夜风轻拂,带着初春特有的清新。明天,将是一场硬仗,但两人都已做好准备。

(林乔:用爱发电啦。)

(苏婉:愿助先生三个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