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静,叶明独自在书房翻阅农书。突然,窗户轻轻响了三下。
"进来。"
其其格像只猫儿般灵巧地翻窗而入。少年已经长得比叶明还高,但眼中的机灵劲儿丝毫未减。
"大人,查清楚了。"少年压低声音,"周郎中带来的那个匠人,昨晚偷偷去了驿馆后院的菜地。"
叶明挑眉:"菜地?"
"他在试种偷走的麦种!"其其格愤愤道,"更可恶的是,我亲眼看见他往种子里掺药粉!"
叶明猛地站起:"可有取样?"
其其格得意地掏出个小纸包:"不但取了样,我还把他们改良过的'好种'给调包了!"
纸包里的粉末呈诡异的绿色。叶明沾了一点捻开,立刻闻到淡淡的苦杏仁味。
"断子散..."叶明声音发冷,"掺在种子里,种出来的麦子颗粒无收。好毒的手段!"
"大人,要不要现在就......"
叶明抬手制止:"不急。你继续盯着,看他们还有什么花招。"
其其格领命而去。叶明望向窗外的明月,心中已有计较。朱氏想用这种下作手段控制北境粮仓,他偏要让对方自食恶果。
---
三日后的粮长大会上,周郎中突然宣布要在安阳试行"新税法"。他带来的差役当场贴出告示,引得百姓议论纷纷。
"凭什么安阳要多交税?"
"咱们的麦种都白送给各州了,朝廷还要怎样?"
嘈杂声中,一个洪亮的声音突然响起:"因为这根本不是朝廷的意思!"
人群分开,叶明带着衙役大步走来。他身后还跟着几个被绑起来的随从,正是周郎中带来的"工部匠人"。
"叶大人!你这是何意?"周郎中厉声喝道。
叶明不慌不忙地展开一份供词:"这几位已经招认,所谓'金穗计划',实则是江南朱氏指使。他们偷换安阳麦种,妄图控制北境粮仓!"
"血口喷人!"周郎中脸色煞白,"你有何证据?"
叶明拍了拍手。其其格立刻捧出几个花盆,里面蔫头耷脑的麦苗正是用"改良种"培育的。
"诸位请看,这才是他们所谓的'良种'。"叶明拔出一株,根须已经腐烂,"而真正的安阳麦种——"
铁手先生适时出现,手里捧着一把金灿灿的麦穗:"在这里。安阳百姓共同培育,永不私藏!"
真相大白,百姓群情激愤。周郎中见势不妙,转身就要逃跑,却被阿古拉一把揪住后领。
"周大人别急。"叶明从怀中取出一封信,"这是顾王爷从江南查获的朱氏密信,正好请您带回京城,交给圣上过目。"
周郎中面如死灰。信上清清楚楚记录着朱氏如何勾结贪官,意图垄断粮种的计划。更可怕的是,末尾还提到了"那位大人"——显然朝中还有更高层的保护伞。
"叶明!你...你等着!"周郎中撂下狠话,灰溜溜地带着随从离开了安阳。
---
风波过后,安阳恢复了平静。但叶明知道,这场博弈才刚刚开始。他在《安阳农志》中郑重记下:
"粮种者,社稷之本也。今有奸商欲垄断之,其心可诛。安阳麦种,当归天下百姓共有......"
写到这里,窗外传来孩子们的歌声。叶明抬头望去,只见其其格正带着学堂的学子们在麦田里采集穗种。这些饱满的麦粒将被分装成袋,送往北境各州。
风吹麦浪,金波荡漾。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一场关于粮食主权的无声战争,正随着每一粒种子的传播而悄然胜利。
### 第十七章 谷雨惊雷
谷雨这日,安阳城外的官道上尘土飞扬。叶明站在城楼上,望着远处疾驰而来的信使,心中隐隐升起一丝不安。信使的马蹄声还未停稳,急报已经递到了叶明手中。
"江南六州大旱,赤地千里?"叶明展开公文,眉头越皱越紧,"朝廷命北境各州调粮赈灾?"
陈瑜凑过来一看,惊得倒吸一口凉气:"要调北境存粮的三成?这...这可是春耕刚过,青黄不接的时候啊!"
叶明的手指在公文上轻轻敲击。按理说江南水网密布,就算遇到旱情也不至于如此严重。更蹊跷的是,这份调粮令偏偏在周郎中离开后不到半月就送到了。
"去请铁手先生和各族长老来府议事。"叶明沉声道,"再派人快马去黑水州,问问其他州府是否收到同样命令。"
---
府衙大堂内,各族长老传阅着公文,脸色一个比一个难看。
"三成存粮?"白鹿族的老祭司阿兰泰气得胡子直抖,"给了他们,我们拿什么撑到秋收?"
"更奇怪的是这调粮路线。"铁手先生指着公文末尾,"为什么要绕道朱氏控制的临江仓?直接走官道不是更快?"
叶明若有所思:"朱氏...又是朱氏。"
正说着,其其格风风火火冲了进来:"大人!黑水州回信了!"少年递上一封火漆封口的密信,"顾王爷说,江南确实有旱情,但绝没到要北境调粮的地步!更奇怪的是......"
他压低声音:"兵部发现朱氏最近在临江仓附近秘密囤积了大批粮草,足够十万大军吃上三个月!"
叶明猛地站起身,撞翻了茶盏。一切突然明朗起来——所谓赈灾调粮,实则是朱氏想借机控制北境命脉!
"其其格,立刻去粮仓,把所有新麦种转移到玄武闸密室。"叶明快速下令,"铁手先生,烦请您检查全城防御机关。"
"大人是要......"
"备战。"叶明眼中闪过一丝锐利,"朱氏敢打北境粮仓的主意,必有所恃。"
---
三日后,一个更惊人的消息传来:朝廷派了钦差大臣,专程督办调粮事宜。而这位钦差,正是朱氏家主朱焕的亲侄子——朱世荣。
"来者不善啊。"陈瑜忧心忡忡,"听说这朱世荣在户部任职,最擅长的就是查账。"
叶明却盯着窗外新绿的胡杨林,突然问道:"咱们的粮仓账目,可有问题?"
"绝对清白!"陈瑜拍胸脯保证,"每一粒粮食都有来龙去脉。"
"那就好。"叶明微微一笑,"准备迎接钦差大人吧。"
当朱世荣的仪仗浩浩荡荡开进安阳城时,百姓们站在街道两侧,沉默地注视着这位锦衣华服的钦差。与周郎中不同,朱世荣约莫四十出头,举手投足间透着久居上位的威严。
"叶大人。"朱世荣在马上微微拱手,声音不冷不热,"奉旨办差,叨扰了。"
叶明还礼:"朱大人远道而来,下官自当全力配合。"
两人目光相接,空气中仿佛有火花迸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