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四合院:开局四九,军工天才 >  第520章 盘古,女娲

\"可不是嘛,我听警卫说,他整整48小时没合眼,屋里就他一个人!\"

\"莫非又有什么大发明?上次'海鹰'试飞那阵势,我这辈子都忘不了...\"

流言在基地各处飞速传播,但没人能猜到李明远到底在筹备什么。

核心一号工厂位于蓬莱基地最中心区域,平日就戒备森严,今天更是被重兵把守,层层盘查。厂房周围五十米内设立了隔离区,连鸟儿飞过都会被警觉的哨兵盯上。

上午九点整,受邀高层陆续抵达。其中不乏曾见证海鹰试飞的军方将领,以及龙国最顶尖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好奇和疑惑。

\"老刘,你说李明远这次又要整什么幺蛾子?\"空军副司令悄声问身旁的同僚。

\"谁知道呢,\"老刘笑着摇头,\"不过看这阵势,肯定不简单。上次'海鹰'那一手,我到现在做梦还能看见那架飞机悬在空中的样子。\"

\"嘘,别提了,\"副司令苦笑,\"那报告我写了三天三夜,上面还以为我喝多了看花眼。\"

工厂大门缓缓打开,迎接他们的是张部长亲自领队,表情比参会者还要紧张:\"各位首长,各位专家,请跟我来,李总工已经在里面等候了。\"

众人跟随张部长穿过长长的走廊,来到工厂中央的一个巨大空间。推开最后一道门,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厂房中央区域被重新布置过,几台外形陌生的设备整齐排列,每台设备旁都配有一张操作台和一个奇怪的显示屏。这些机器体积惊人地小,与西方那些占据整个房间的计算机\"庞然大物\"相比,简直像是精灵与巨人的区别。更令人惊讶的是它们的外壳设计——简洁流畅的线条,浅灰色的金属表面泛着柔和的光泽,就像是从未来世界穿越而来。

李明远站在中央,面带微笑地看着众人惊讶的表情:\"欢迎各位,感谢百忙之中抽空前来。\"

\"李总工,这些是...?\"一位老科学家忍不住发问,手指微微颤抖地指向那些陌生设备。

李明远环视一周,确保每个人都能听清他的声音:\"这是我研发的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代号'盘古-III'。它的运算速度是我们现有设备的万倍。\"

一句话,如同平地惊雷。整个厂房瞬间鸦雀无声。

\"万...万倍?\"一位电子学专家结结巴巴地重复,\"李总工,你是不是...\"

李明远没有多做解释,直接走向最近的一台\"盘古-III\",按下了电源按钮。

伴随着一声轻微的\"嗡\"响,显示屏亮了起来。这不是众人熟悉的闪烁绿字代码,而是一个图形化的操作界面!屏幕上出现了整齐排列的小图标,背景是一幅淡雅的山水画。

全场倒吸一口冷气,仿佛集体窒息。

李明远拿起桌上一个奇怪的小装置——那是一个半个手掌大小的方形物体,上面有两个按钮,连着一根线与主机相连。他轻轻移动这个装置,屏幕上的箭头随之移动。

\"这是鼠标,用于控制屏幕上的光标。\"李明远解释道,语气平静得仿佛在讨论今天的天气,\"这种操作方式比打孔纸带或拨动开关高效得多。\"

没人回应。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地盯着那个小箭头在屏幕上自由移动,就像看到了魔法表演。

李明远指尖轻点鼠标,点击了一个标着\"文件\"的图标。立刻,一个下拉菜单展开,显示出多个选项。他又点击了其中一个选项,一个新窗口弹出,里面是整齐排列的文件列表。

\"这是图形用户界面,让计算机操作变得直观简单。\"他继续解释,手指在键盘和鼠标上灵活移动,\"以前需要记忆复杂指令的工作,现在只需点击几下鼠标就能完成。\"

随着他的操作,屏幕上窗口切换,文件打开关闭,程序启动运行,整个过程流畅得不可思议。

现场一片死寂,落针可闻。几位老科学家的眼镜滑落到鼻尖都未察觉,他们的目光牢牢锁定在那个像施了魔法的屏幕上。

\"这...这不可能...\"一位电子学教授喃喃自语,\"这种技术至少需要二十年才能...\"他的声音戛然而止,仿佛不敢继续说下去。

李明远充耳不闻,继续他的\"魔术表演\":\"接下来,我要展示'盘古'系统的一个重要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代号'女娲'。\"

他点击了一个特殊图标,屏幕立刻切换到一个新的界面。这个界面更加专业,分割成多个区域,顶部是工具栏,左侧是参数面板,中央是一个巨大的绘图区域。

\"'女娲'系统可以帮助工程师进行精确设计,自动生成工程图纸,大幅提高设计效率和精度。\"李明远一边解释,一边熟练地操作着鼠标和键盘,\"现在,我演示如何用它设计海鹰战机的矢量喷口。\"

众人的呼吸几乎停滞,所有目光都聚焦在大屏幕上。李明远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输入了一系列参数。然后,奇迹出现了——屏幕中央逐渐形成了一个复杂的三维模型,那正是海鹰战机矢量喷口的精确结构!

\"上帝啊...\"一位机械工程师下意识用手捂住嘴,双眼瞪得滚圆。

模型在屏幕上缓缓旋转,展示着各个角度的细节。李明远用鼠标轻轻点击,模型立即放大,显示出内部结构。再点击几下,模型被剖开,露出内部复杂的管道和机构。

\"我可以任意旋转、缩放、剖视这个模型,\"李明远平静地解释,声音在寂静的厂房中回荡,\"更重要的是,我可以即时修改设计参数。\"

他输入了几个新数值,按下回车键。屏幕上的模型立即发生变化,喷口角度调整,壁厚改变,但整体结构保持协调。整个过程只用了不到十秒钟。

\"老天爷...\"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工程师声音颤抖,\"这...这完全取代了绘图板、计算尺...几天甚至几周的工作,几分钟就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