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银红揣着那点心思,乐颠颠往主院走去。
刚到屋门口就见婆婆正拿着那本账册在核对,炕桌上还摊着几张写满字的纸。
“娘,忙着呢。”她脸上堆着笑,凑到炕边。
梁青娥抬头看她一眼,放下账册:“刚核对到九月份的账目,你这账记得真是细,连买根针,买卷缝衣线都记着。”
“这样记对账才方便,且咱家有个清官在,我今儿偷点懒,说不准明儿就给我打上监守自盗的名头了。”
意识到自个偏了话题,叶银红赶忙往回扯:“嗨,不说这个,娘,我刚琢磨个事儿,想跟你说道说道。”
“你说。”梁青娥把炕桌上的纸笔拿走,示意二儿媳坐下说。
叶银红顺势坐下,往梁青娥那边凑了凑,声音压的低低:“娘还记得我二哥家的大闺女翠翠吗,那丫头今年有十四了,模样周正不说,手脚也勤快,针线活儿也不赖……”
她边说边往留意观察梁青娥的神色,见婆婆面上没啥不快,便暗松一口气。
继续往深里说道:“我瞅着,阿耀这孩子稳重又有出息,我侄女儿嫁过来,肯定不会受委屈,就想搁中间牵一回线,娘觉着我这主意咋样……”
梁青娥眉头微挑,没接话。
二儿媳这是瞅着林耀不错,来给娘家侄女儿说媒来了。
只是,她这二儿媳口中的这侄女儿,她老婆子总得有七八年没见过了,至于是不是真像这婆娘说的通情达理,梁青娥心里存疑。
叶银红见婆婆迟迟不点头,赶紧又道:“娘,翠翠那丫头是我看着长大的,性子和顺的很,跟咱家里人肯定都处得来,这门亲事要是成了,那就是亲上加亲的好事……
往后我二哥二嫂看在闺女面上,必会帮衬着女婿,阿耀这孩子又有木匠的手艺,现在还置办了田地,俩孩子将来过起日子,我侄女儿主内,阿耀主外,娘说这算不算一门顶好的亲事。”
梁青娥听得心里不大痛快,这婆娘口口声声都是她侄女儿不会受委屈,何曾想过阿耀的意愿。
只二儿媳今儿刚回来,她不好撂冷话寒了人的心。
沉默片刻后,梁青娥方缓缓道:“阿耀这孩子虽是半路来的咱家,但他现在记我名下,那就是老婆子我的亲孙子,这亲孙子的婚事,老婆子还是能做得主的……”
叶银红心里一喜,乐道:“娘的意思是,你老人家答应了。”
梁青娥瞥她一眼,摇头:“老婆子虽能做主,却不能枉顾孩子的意愿,不止阿耀,就是其他孙子孙女们,老婆子也不会拿这个主意,总是孩子们要过一辈子的人,最重要的是他们自个乐意,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叶银红傻眼,她这是被婆婆给变相拒绝了吗。
只是让她就这么放弃,她委实不甘。
好在屋里就她们娘两个,她再好好游说游说婆婆,也不算堕了她哥嫂的脸面。
她重新撑起笑脸,不死心道:“娘,我就是先给你透个气,要么你私下问问阿耀的意思,年后我回娘家也探探我哥嫂的口风,要是两方觉得都行,咱们再安排相看,要是都觉不成,这话就当我没提过,咋样。”
梁青娥见她这回总算顾及林耀的意愿,神色略微舒缓些:“行了,你这才刚回来就琢磨这些,也不嫌累,等这个年过完,再慢慢合计不迟,左右孩子们岁数都不大。”
这话虽没应下,却也没彻底驳回。
叶银红心里有了底,笑着应道:“娘说得是,还不是我瞅着阿耀这孩子太好了,生怕被人给截胡了。”
听见二儿媳夸林耀,梁青娥心里的那点不快,顿时就散了。
她正欲开口,就听有脚步声过来。
抬头望去,就见林耀手捧着个两尺高的小箱柜,恰好走到了屋门口。
“阿奶,这是我给你做的小炕柜,专门用来装针线的,你瞅瞅可需不需要改动。”
梁青娥接过来看了看,就见小小的一个木炕柜,做的是抽屉样式,两层一共四个抽屉,边角打磨的十分光滑,看着就知下了功夫。
感受到这份用心,梁青娥只觉十分的窝心。
又有叶银红在旁边凑趣夸赞,一时气氛可说是和乐融融。
见林耀被夸的脸色泛红,梁青娥瞥了眼夸的起劲的叶银红,意有所指道:“过了年,阿耀你就十四了,眼看也要到说亲的年纪了,这些日子可有好些人同我打探你的婚事,要是有中意的姑娘,你只管跟阿奶说,阿奶也好遣媒人上门提亲。”
林耀脸更红,不自在道:“阿奶,我还小呢,长福哥十九才成亲,我不着急。”
叶银红在一旁笑着道:“不小了,该琢磨了,要么二婶给你说个好媳妇,你说好不好。”
林耀意识到什么,他脸上的红晕倏地褪去,撂下一句现在还不想找媳妇,匆匆就跑了出去。
叶银红只当他是害羞,也没放在心上。
有心再同婆婆推销推销自个侄女,又怕惹得婆婆反感,遂只得遗憾离开。
她回到家,见男人从地里回来了,便把这事念叨给林大熊听。
完了忍不住抱怨道:“你说娘到底有啥不足的,我都没多嫌林耀没父母帮衬,娘她老人家还拿乔上了,要不是看这小子出息,我才不揽这事呢。”
林大熊不禁头大:“我说你操这闲心干啥,没听说过新人扶进房,媒人扔过墙啊,人小两口日子过得顺当,那是人命好,要是哪天吵嘴干仗,你瞅你挨不挨骂。”
“行行行,算我多管闲事。”叶银红见男人也不站自个这边,赌气道。
见婆娘神色郁闷,林大熊只能开口安慰:“我听娘那意思,也不是不乐意,就是想给阿耀娶个合心意的媳妇,不说阿耀,就是咱们相看那会儿,娘也没独断专行自个就做主了,也是问过我的意思后,才同媒人回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