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青娥拿起书,一本本看过去,就见这些书多是历年的秀才真题,以及一些名家大儒的心得见解。
她把笔墨纸砚和书籍单独放在条几上,等着大壮二壮三壮过来,让仨小子带回去研读。
“想吃吗。”梁青娥顺手拿起一包糕点,问道。
六壮舔了舔嘴唇,十分诚实的重重点头。
梁青娥被他的馋猫样逗笑,拆开捆扎油纸的包的红绳,就见里面装的是桂花方糕。
油纸盒里的桂花糕小小十二枚,她拿起一个,塞六壮手里,笑着道:“喏,剩下的等哥哥姐姐们都回来了,再一起吃。”
手中的桂花糕呈淡黄色,触手绵软,味儿更是甜香浓郁,六壮刚拿到手上,那口水都快要下来了。
他深深嗅一口,艰难把糕点又放回盒子里,咽一口口水道:“阿奶,我想等哥哥姐姐们回来再吃。”
“一起吃,才香甜。”说完,六壮拔腿就跑了出去。
“这孩子。”梁青娥把油纸包重新裹缠好,然后把布匹和糕点,都搬去了主屋。
想着明儿老二两口子要去拜访亲家,梁青娥同六壮方才一样,趴在油纸包上嗅闻一番,挑出六包不重样的点心糕饼放在一旁。
想了想,她又拿出剪子,把绸布和缎布打开,各裁出两块尺头来,复又拿红绳捆扎好。
才把送黄家的年礼给理顺,她就听六壮的声音在院子里响起。
“阿奶,哥哥姐姐们都来了。”
这小子,敢情他方才是去吆喝人回来吃糕点了。
梁青娥扬声应一声,拿出两个油纸包,抬脚走了出去。
大壮二壮五壮和林耀,相对要矜持些,大毛妮二毛妮林辉也只含笑站在一旁。
唯有三壮四壮、乐宝和六壮,见阿奶拿着点心出来了,欢呼一声,就往梁青娥冲去。
梁青娥解开红绳,开始给孩子们分点心,桂花糕一盒十二个,孩子们一共有十一个,余下的一个桂花糕,梁青娥自吃了。
另一包是糖面果子,总共有十六个,他们总共有十二人,最后剩下的四个糖面果子,梁青娥瞅一眼十来个孩子,决定还是收起来。
乐宝见状,忙道:“阿奶,剩下的这四个面果子,我能送给大嫂吗。”
乐宝口中的大嫂正是长福的媳妇旦阿酒。
梁青娥有些意外,笑道:“你萍萍姐和小丫姐要是知道你把好吃的,只给你大嫂不给她们,她俩该伤心了。
“对哎,萍萍姐和小丫姐对我也可好了。”乐宝满脸为难。
忽然,她一拍手,甜笑道:“有了,我就说这糖果子是给小侄儿吃的,萍萍姐和小丫姐可是当姑姑的人,肯定会让着小侄儿。”
“啥,你是说你大嫂有了身孕。”梁青娥听着乐宝一口一个小侄儿,猛的反应过来。
乐宝笑的清脆:“对啊,大嫂说小侄儿还小,不让我声张呢。”
说完,她意识到什么,一下捂住自个的嘴,含糊道:“哎呀,我咋说出来了,大嫂要说我是小喇叭,放不住话了。”
见小孙女一脸的自责,梁青娥忙安慰道:“不打紧,咱们是一家人呢,知道了才能更好的照顾你大嫂,只别往外声张就是了。”
“真的吗。”
“那当然是真的。”
乐宝这才松一口气,忙就要去老宅给阿酒送点心。
梁青娥看一眼仅剩的四个糖面果子,温声道:“送人吃食可不好送吃剩的,小娃娃该笑话你这个小姑姑小气了,这样吧,等明儿咱们杀了年猪,家里给你太爷太奶送年货时,阿奶再挑包没开封的,你拿去送你大嫂,咋样。”
“好哎。”乐宝欢呼起来。
送整包的糕点,礼数上肯定胜过送开封的糕点,这个道理,乐宝还是明白的。
晌午吃饭时,陈秋莲果然没回来,萍萍过来递话,说大婶子今儿就在他们家吃了,让做饭时,莫要再做陈秋莲的饭。
午饭是秦兰花做的,吃完饭,她利索的刷锅洗碗抹桌子,又把院子扫一遍,然后开始喂鸡喂猪加喂牛。
叶银红坐在庭院里晒太阳,见这个妯娌现在干活忒麻利,且既不攀扯孩子们干活,也不指桑骂槐阴阳人只会使唤她,一时觉着十分的不适应。
她凑近同坐在太阳下做针线的大毛妮和二毛妮,悄悄指向秦兰花,好奇道:“你们三婶这是咋了,咋活像变了个人。
大毛妮轻瞥一眼秦兰花,声音放的极轻:“二婶,这话一两句说不清楚。”
叶银红眼睛顿时就亮了,一两句话说不清楚,那肯定有八卦啊。
她当即扯起俩姑娘,催促道:“走走走,来二婶家里玩,我回来时买了好几对适合你们小姑娘戴的头花,你俩帮二婶掌掌眼,给黄家那姑娘挑一对,剩下的你们姐妹仨分了。”
说着,也不等姐妹俩表态,推着二人就出了院门。
大半个时辰后,叶银红窝在炕上,听得那叫一个心满意足。
她就说嘛,她这个妯娌一向掐尖要强,眼里沾不得半点灰星,咋可能突然幡然醒悟变身贤妻良母。
原来也是为形势所迫,不得不夹着尾巴做人呐。
二毛妮口齿伶俐,将家里这大半年来的事儿一五一十、详尽道来。
尤其细致讲了承接薛家酿米糟生意的经过,家里盖新房的全过程,还有林耀和乐宝造出轧花机、获知府与县令嘉奖的来龙去脉。
头一件事,叶银红曾在中间同薛家牵线搭桥,虽说没亲身参与,却也知晓个大概。
盖新房的事她先前并不知情,可此刻窝在暖融融的炕上,眼见着新房宽敞明亮、屋里纤尘不染。
自己没受半点累就住上了现成的新房,她打心眼里感激婆婆。
最让她震惊的,则是知府大人和县令大人竟会为了一台除棉籽的机子,而下令嘉奖这两个小儿。
能入官老爷的眼,还被县太爷派车接去办差,这可不是寻常农户能得的体面。
而这事竟发生在了她家里,这俩人一个是她亲亲的侄女儿,一个名分上是她的亲侄儿。
一瞬间,叶银红分外得意,只觉与有荣焉。
忽的,她心里一动,要不是没记错,她娘家侄女儿似乎和林耀同岁。
这门亲事要是能说成,那她侄女儿可就掉进福窝窝里了。
越想,叶银红越觉得这门婚事不错,林耀有手艺傍身,人生的也周正,最要紧的是,如今还置办下了足足五十亩田地。
虽说眼下是荒地,可悉心养上个几年,还愁变不成良田。
说干就干,叶银红把的花簪分给俩姐妹,又留下一对给乐宝,急吼吼便去找婆婆拿主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