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余生,再不弄丢你 >  第526章 乡村博物馆

山村里的空气里飘着桂花香。

婚礼当天,任家的亲友团坐着大巴进来时,都忍不住惊叹,世上怎会有仙境?任家怎么找了这么一个仙境来给儿子举办婚礼?

眼前的瑶池度假村像被晨雾泡软了边角,青瓦飞檐从半坡的竹林里探出来,几泓温泉池冒着奶白色的热气,顺着山势层层叠叠,池边的红灯笼被风推得轻轻晃,把光晕揉碎在水汽里。

新郎新娘站在观景台的木栈道上,新娘一身白纱,让人误以为是从天上飘落人间。

白纱裙摆沾了点山雾的湿意,背后是漫山翻涌的绿,倒像是从水墨画里走出来的。

摄影师举着手机的手都在抖,镜头里远处的山尖还戴着层薄云,温泉的热气和山雾缠在一块儿,连空气里都飘着股淡淡的桂花甜香。

刚抱怨山路颠簸的王总这会早忘了累,盯着池子里游弋的红锦鲤直咂嘴:“内地依家咁架势?婚礼办得像神仙宴。”

伴娘笑着递过姜茶,指尖碰着杯壁的温热混着山间的清冽,李经理抿了一口,忽然指着栈道尽头的石阶——那里的雾气正慢慢散开,露出崖壁上“瑶池”两个题字,阳光穿过来,把水汽染成了淡淡的金,恍惚间真像传说里的仙境落了凡尘。

“难怪叫瑶池,”她转头对身边的人叹,“依家先明白,点解新人要拣呢度。”风又起,吹得温泉池的热气翻了个圈,把众人的惊叹声也轻轻裹了进去,和着远处隐约的鸟鸣,在半山腰荡开一圈温柔的回音。

任董事长望着远处山间的云雾,又看看不远处正和冬至贴在一起说话的儿子,忽然觉得,比起香港宴会厅里冰冷的水晶灯,这里飘着的桂花香气,好像更让人心里踏实。

山风拂过,带来汤池里硫磺的淡淡味道,混着泥土和花香,竟比任何豪门盛宴都要让人吃惊。

久居香港、深圳这大都市,突然之间来到这宛若仙境般的山村。

在这里参加大公子,别开生面的婚宴,这别样的感觉让再来的宾客很是惊喜。

前来参加婚宴的客人早忘了旅途的奔波,沉浸在这美景之中,沉浸在这美食之中,沉浸在这欢乐的海洋之中。

特别是这不同于香港、深圳的粤菜,让前来参加婚宴的客人流连忘返,品尝到了真正的农家美食。

城市的疲惫,在这世外桃源般的仙境上,人人像被得到了洗礼般,身心分外舒畅。

第二天,任大公子大婚的照片,特别是美若天仙,从瑶池布道走下来的新娘的照片,以及举办婚宴的瑶池温泉度假村的照片,甚至是七仙山美景的照片,在香港、深圳、中都、平南,各大报纸争相刊出。

然而更劲爆的是,这瑶池温泉度假村的老板,竟然是香港汇仁腾飞集团公司的董事长,消失了三年、从无音讯的董事长年除夕。

任大公子,娶的新娘,竟然是年董事长的妹妹,年冬至,中都财经大学优秀毕业生。

年董事长隐退三年,就为了建设她老家小年庄的温泉度假村项目和疗养院项目。

历时三年,仙境般的瑶池温泉度假村画卷般呈现在大家眼前。

这香港汇仁腾飞集团公司要向文旅文创行业发展吗?

这消息更是惊动了香港、深圳的商界。

汇仁腾飞集团公司真是了不起!

总能站在行业发展的前沿。

婚礼后,大家的兴趣更浓。

隐退三年,年董事长就为建设家乡的温泉度假村和疗养院。

关于年除夕,关于温泉度假村、疗养院、七仙山、暖水河的照片,又铺天盖地的在各大报纸争相报道。

一时间,来温泉度假村度假的人们,挤满了小年庄北边的景观大道。

特别是年轻人,那些将要结婚的年轻人,纷纷来到这仙境,拍摄这误入人间的仙女婚纱照。

电瓶车一趟一趟一不停息的拉着从外面来到小年庄的游客,来到这温泉度假村。

一切都如除夕所料,这温泉度假村火出了圈。

这三年来,除夕虽然蛰居在小年庄,可她的深圳文创文旅公司,从来没有停歇过。

三年来,他们在全国各大城市举办了摄影展、书画展,特别是刘洪刘老师的书法作品展。

书法界的人们想不明白,这洪怪人,向来深入简出,这三年来,是怎么了,全国各地的开巡回展出。

每到一个城市,每一次的展出,刘洪刘老师都深情道:“我展出的所有作品,都是我临摹福山大师的真迹而创作的,总有一天,我要举办一场书画界的盛宴,我要举办一场只有福山大师真迹的书画展。”

这神秘的福山真迹书画展,深深的刻在了书画界人们的心中,以及每一个爱好刘老师作品的书法爱好者的心中。

三年来,大家对福山作品展的期待,愈来愈强烈。

年家后院藏在群山褶皱里,青石板路被几代人踩得发亮,尽头那间锁着铜环的老屋,梁上悬着的旧木匣里,就躺着福山好多幅带着墨香的真迹。

宣纸泛黄如秋叶,笔锋却仍像山涧奔涌的溪流,藏着穿石裂岩的劲气。

刘洪第一次来是小年庄,来到年家大院,当年老太太掀开匣盖时,他盯着"宁拙毋巧"四个字直发抖,后来蹲在后院不走了,一字一字临摹这年家后院宝藏般的作品,指尖磨出的茧子比砚台还厚。

展出时那些复制品在射灯下熠熠生辉,他站在聚光灯里说:"真东西该见天日。"台下掌声雷动,没人瞧见他攥紧的拳头上,指甲嵌进肉里——那年家后院的晨光,总在他梦里漫过宣纸,混着松烟墨的气息。

再后来,除夕和刘老师一直渴望,能把这年家后院,建成一个乡村博物馆,让世人参观学习。

三年来,刘老师除了参加展出,大部分时间都在这年家后院忙碌着。

他带着规划图进了年家后院,年叔指着老屋梁上的蛛网笑:"您看这墙,漏风呢。"他却摸出卷尺量窗棂,说要在这里装恒温玻璃,"让傅山先生的字,被山外头的人好好看看。"

山风穿过后院的老槐树,叶子沙沙响,像在应和他没说出口的话——那些笔墨里藏着的山河气,早该走出这深山褶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