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重生后,她要夺了这江山 >  第708章 睡了许久

烛火在案几上跳动,将慕若尘的身影投在帐壁上,忽明忽暗。顾云芷睁开眼时,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道专注的侧影,他手中捧着一卷竹简,指尖偶尔在竹片上轻轻滑动,发出细碎的声响。

帐内弥漫着淡淡的安神香气息,顾云芷动了动身子,锦被滑落露出一截白皙的脖颈。她望着慕若尘鬓角的碎发在烛火下泛着柔和的光泽,轻声问道:“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慕若尘闻声抬头,眼中的书卷气渐渐褪去,染上几分暖意:“酉时才过。”

他放下竹简起身,走到床边替她掖好被角,“你回来倒头就睡,已经睡了三个时辰。”

顾云芷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忽然想起一事:“你不是要去接蜀国的栾山王吗?怎么还在这儿?”

“让久幽去了。” 慕若尘的指尖拂过她额前的碎发,动作轻柔,“看你睡得沉,没舍得叫醒你。” 他

转身倒了杯温水递过来,“先喝点水,喉咙会舒服些。”

顾云芷接过水杯,温热的触感顺着指尖蔓延到心底。

她望着杯中晃动的涟漪,忽然笑了:“栾山王怕是要怪罪你这个东道主失约了。”

“他若怪罪,我自会赔罪。” 慕若尘在床边坐下,目光落在她脸上,带着一丝探究,“有件事,我想问你。”

顾云芷饮了口温水,抬眸看他:“什么事?”

“你…… 有称帝之心吗?” 慕若尘的声音很轻,却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湖面,在帐内激起层层涟漪。烛火恰好落在他眼底,映出复杂的光芒,将疑惑问了出来。

顾云芷握着水杯的手微微一顿,随即坦然笑道:“天下纷乱,百姓流离,若能终结这乱世,称不称帝又有什么要紧?” 她将水杯放在床头柜上,语气沉静,“我所求的,从来都不是那把龙椅。”

慕若尘定定地看了她片刻,忽然起身从书案上取来一卷书:“你常看的《帝皇策》,我也读过。” 他将书卷摊开在她面前,指着其中一页,“这本书的律法太过严苛,虽能震慑宵小,却失之宽厚。若真依此治国,怕是会重蹈暴秦的覆辙。”

顾云芷顺着他的指尖看去,那一页正是关于连坐之法的记载。她眉头微蹙:“你有更好的法子?”

“西陵国有本密不外传的奇书,名为《外儒内法》。” 慕若尘的目光深邃,“书中主张以儒家学说安抚民心,以法家手段约束官吏,刚柔并济。我虽不能将原书给你,却可以为你誊抄一份送来。”

顾云芷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这可是你们西陵的不传之秘,你就不怕我日后…… 与西陵为敌?”

慕若尘忽然笑了,那笑容在烛火下格外明亮:“在我心中,你是宝,是友,是知己,也是劲敌。” 他的指尖轻轻敲击着书页,“你曾让我随意翻阅你的兵书,我又怎能藏私?”

顾云芷望着他坦荡的目光,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忽然想起书架上那些标注着密密麻麻注解的兵书,那些都是慕若尘留下的痕迹。

“其实,单靠一家学说,终究难成大事。” 顾云芷沉吟道,“治国需平衡利与义,就像行走在钢丝上,偏左则倾,偏右则覆。” 她起身披上外衣,走到书案前取下一卷书,“你看这本道家孤本《道源》,其中‘无为而治’的思想,虽看似消极,却蕴含着顺应民心的智慧。”

慕若尘接过《道源》,指尖拂过泛黄的书页:“你的意思是…… 博采众长?”

“正是。” 顾云芷点头,眼中闪烁着光芒,“我正在研读各家学派的书籍,儒家的仁政,墨家的兼爱,名家的逻辑,农家的耕织……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或许能找到一条让天下归一、君权与民利平衡的为政之道。”

慕若尘望着她侃侃而谈的模样,忽然觉得眼前的女子身上仿佛有光。她不仅有驰骋沙场的英勇,更有治理天下的远见,这样的人,无论是否称帝,都注定会被载入史册。

就在这时,帐门被轻轻叩响,南枝的声音传了进来:“将军,慕先生,久幽回来了。”

“让他进来。” 顾云芷整理了一下衣襟,恢复了平日的沉稳。

久幽掀帘而入,躬身道:“将军,先生,栾山王已经接到客栈了。” 他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丝古怪的神色,“那位贵客听说将军与先生是未婚夫妻,特意求见。”

慕若尘与顾云芷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讶异。慕若尘沉吟道:“我猜,他是为书国之事而来。” 他看向顾云芷,“你若不想见,我去回绝便是。”

顾云芷摇了摇头:“既然来了,总要见一面。” 她看向慕若尘,“你打算带他与靖军同行,还是先离开安顿他?”

慕若尘思索片刻:“栾山王远道而来,想必旅途劳顿。不如先在附近的驿站安顿下来,明日再商议同行之事。” 他看向久幽,“你去安排一下,务必周到。”

“是。” 久幽领命而去。

帐内再次安静下来,烛火依旧跳动,映着两人的身影。顾云芷走到窗前,推开一条缝隙,晚风吹进来带着淡淡的花香。她望着远处连绵的灯火,忽然轻声道:“书国夹在蜀国与靖国之间,这些年日子怕是不好过。”

“栾山王此次前来,多半是想寻求庇护。” 慕若尘走到她身边,与她一同望着窗外的夜色,“书国虽小,却有藏书百万卷,若是能归入靖国版图,倒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顾云芷转头看他,眼中带着一丝笑意:“你倒是精打细算。”

“我只是就事论事。” 慕若尘也笑了,“不过,最终如何决定,还要看你的意思。”

顾云芷望着天边的明月,月光洒在她脸上,映出柔和的轮廓。她轻轻叹了口气:“天下之事,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书国的归属,不仅关乎两国的利益,更关乎万千百姓的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