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剑南道的益州、泸州、巂州等十九个州遭遇了持续的旱灾,长时间的干旱使得土地干裂,庄稼几乎全部枯死。百姓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粮食,生活陷入了困境,许多人不得不依靠挖掘野菜来勉强维持生计。

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了京城,郝处俊和张文瓘得知后,急忙将灾情进行汇总,并起草了一份详细的奏报,呈递给此时正在九成宫的李治。

奏报中明确指出,受灾的百姓共计三十六万七千六百九十户,情况十分紧急,必须立刻派遣人员前往赈灾。

李治在阅读完奏报后,毫不犹豫地立即下达圣旨,任命司珍大夫路励行为使者,率领一支队伍携带大量的粮食和布匹前往剑南道进行慰问和赈济。

在路励行领旨之前,李治特意召见了他,并郑重地嘱咐:

“你此去剑南,首要任务是核实清楚受灾的户数,确保粮食能够准确无误地分发到每一户百姓手中,绝不能让中间有人克扣。同时,如果有百姓患病,一定要安排好医生为他们治疗,绝不能让灾情进一步恶化。”

路励行恭敬地躬身回应:

“圣人请放心,微臣抵达剑南后,定会全力以赴,妥善处理好各项事务,绝不会让百姓们受到丝毫委屈。”

路励行刚刚踏上行程,还未走远,冀州大都督府的奏报便如疾风骤雨般接踵而至。这奏报的内容令人瞠目结舌:自六月十三日夜起,天空便被无尽的雨幕笼罩,这场雨一直持续到二十日,仿佛永不停歇。

起初,积水不过五尺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二十日夜晚,水位如脱缰野马般猛然上涨,一丈多高的洪水汹涌而至,如猛兽般席卷而来。这突如其来的洪水无情地冲毁了一万四千三百九十间民房,四千四百九十六顷肥沃的田地也在瞬间被淹没。

李治手持奏报,眉头紧蹙,满脸忧虑。他喃喃自语:

“这才刚刚赈济完括州、冀州的水灾,怎么又降下如此大的雨?”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和焦急。

一旁的张文瓘见状,赶忙应声答道:“陛下,臣立刻再派遣一些官员前往冀州,协助百姓修复房屋,并及时补种庄稼,以减少损失。”李治微微点头,表示认可。

当天,张文瓘便迅速行动起来,安排了一批得力的官员,携带大量物资,马不停蹄地赶往冀州。然而,这边的灾情尚未完全处理妥当,七月癸巳日,李治又下达了一道关于边疆事务的旨意。

这道旨意任命右卫大将军、凉国公契苾何力为驾海道行军大总管,负责处理边疆的相关事宜。

契苾何力是一位经验丰富、久经沙场的老将,他对边疆战事了如指掌。此次任命他担任这个职位,主要是考虑到东部地区的倭寇可能会趁机滋事,扰乱边境安宁。

同时,他还能够与安东都护府相互配合,共同维护高丽故地的稳定局势。

当契苾何力领旨时,他郑重地向李治保证:

“圣人放心,微臣必定会全力以赴,整肃军队,严守沿海防线,绝不让倭寇有丝毫可乘之机,侵扰我大唐百姓。同时,微臣也定会确保高丽那边的局势安稳,不会出现任何差错。”

李治听后,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有你在,朕自然放心。若是在军需方面有所短缺,你可随时向朝廷禀报,朝廷定会全力支持。”

秋季已然来临,八月甲戌日也在不经意间悄然而至。

就在这一天,宫廷之中再次传出一道旨意,宛如平静湖面被投入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

这道旨意的内容,便是将瀚海都护府更名为安北都护府。

这一改名之举,看似简单,实则蕴含深意。原来,瀚海都护府所管辖的地域主要集中在北方,而“安北”二字,不仅更符合其地理位置,更有“安定北方”的美好寓意。如此一来,边疆的各个部族便能知晓朝廷对于守护北方边境安稳的决心与信心。

消息如飞鸟般迅速传遍了瀚海都护府,府中的官员们闻风而动,不敢有丝毫怠慢。

他们赶忙安排人手,将府衙门前高悬的牌匾取下,换上崭新的“安北都护府”匾额。

与此同时,府中的各类文书、卷宗上的名称也都一一修改,以确保新名称的全面落实。

不仅如此,为了避免周边部族对这一改名举动产生误解,官员们还特意派遣使者,前往各个部族,向他们的首领详细解释改名的缘由。

当部族首领们了解到这其中的深意后,纷纷表示会一如既往地归附朝廷,并愿意与朝廷携手,共同守护北方边境的安宁。

就在同一天,郝处俊也在忙碌着。

他将剑南地区赈灾的初步情况、冀州救灾工作的进展,以及瀚海都护府改名之事,一并整理成详细的奏报,然后派遣专人快马加鞭送往九成宫,呈递给皇帝陛下。

李治看完奏报后,眉头微皱,若有所思地看向身边的内侍,开口问:

“路励行在剑南那边可有什么消息传来?百姓们的粮食是否充足呢?”

张瑜不敢有丝毫怠慢,急忙躬身行礼,然后恭恭敬敬地回话:

“回禀圣人,就在刚才,奴才收到了路大夫派人送来的书信。信中提到,第一批粮食已经顺利地分发给了当地的百姓。不仅如此,还有许多百姓已经开始着手补种晚秋的庄稼了。目前来看,并没有出现百姓饿肚子的情况。”

李治听完内侍的禀报,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如此甚好啊!不过,虽然现在情况还算不错,但我们仍然不能掉以轻心。还是要让郝处俊他们多加留意,绝对不能等到灾情过去,就对百姓们的生活不闻不问了。一定要想尽办法帮助百姓们重新过上安稳的日子。”

张瑜连忙点头称是,表示自己完全明白李治的意思:

“大家圣明!奴才这就去给郝大人传达陛下的口谕,让他务必牢记陛下的嘱托。”

说罢,张瑜转身匆匆离去,不敢有丝毫耽搁,他要尽快将李治的旨意传达给郝处俊,以确保百姓们能够得到妥善的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