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大唐极品帝婿 >  第874章 这群莽夫,就知道坑孩子!

‘麒麟儿’三字一出,太极殿内的气氛陡然变得微妙起来。

魏征眼观鼻鼻观心,房玄龄捻须不语,程咬金却忍不住叉腰大笑:

“卫公这话在理!我家彪子就是有这能耐,当个徐家麒麟子倒也合适!”

反观侯君集,却是脸色铁青到仿佛滴出墨来,指节攥得发白。

他被李绩压了一头,几个儿子更远逊色于李斯文,这让骄横如他,怎么接受得了。

更有不少老臣偷偷撇过头,打量侍立在侧的长孙顺德,眼神里的讥讽藏都藏不住。

殿里众人谁不知道,这‘麒麟儿’的名号,本是长孙无忌给他大儿子长孙冲量身打造,帮他铺路的。

结果被李斯文拳打脚踢,更被长孙皇后安了个‘人品欠佳’的臭名声,从此再无缘于仕途。

而如今,李靖将这‘麒麟儿’的赞誉冠在李斯文头上,无异于当众打了长孙家的脸。

长孙顺德被众人看得脸色涨红无比,脖子上青筋突突直跳,冷哼道:

“不过是个顽劣小子,又如何担得起卫公如此厚赞,也不怕把李斯文的腰杆压折!”

话音未落,殿内便响起几声低笑,那止不住溢出的酸涩,将阶下执戟的兵卒都逗得嘴角微扬。

蓝田公的腰杆折不折不知道,但你家好大侄的腰杆,却被这声赞誉压得翻不了身。

李靖捋着花白长须,眼底闪过一丝懊恼。

方才脱口而出的‘麒麟儿’,本是衷心赞叹,此刻被长孙顺德讥讽,才猛然惊觉犯了忌讳。

急忙补救道:“蓝天县公的奇谋确实惊艳,但凉州之所以能在短短几天内建此奇功,终究是依仗了那旱天雷的神威。”

一直以来,李二陛下对于朝中任职的小年轻,虽愿意托付重任,却是慎之又慎。

左手萝卜右手大棒,是既要重用更要敲打。

以防这些未来的肱股之臣,仕途上走的太过顺风顺水,反倒致使心生骄纵。

就像自家徒弟苏定方,百骑司里的席君买、高侃。

这都是后起之秀,将来能扛能打的名将,但此时也只能担任副手,几年之内根本无出头之路。

而若是他对李斯文‘麒麟儿’的评价传到市井,少不了那些嫉贤妒能的庸人污蔑,反倒不美。

李二陛下指尖轻叩龙椅扶手,他何等人精,听出李靖言语中的前后矛盾,只略微深思便看穿了他的心思。

这是怕太过耀眼的赞誉,反而给李斯文招来祸患。

当今朝堂,苏定方、席君买等后起之秀皆被他压着历练,若唯独对李斯文破格提拔,难免招来非议。

“卫公多虑了。”

似笑非笑的瞄了李靖一眼,忽然朗笑出声,吸引众人目光:

“朕观李斯文此人少年老成,少有同辈之人的骄纵之心,些许虚名对他来说,不过拂面清风。”

这话犹如一颗石子投入深潭,引得满朝文武心头剧震。

这话什么意思,这些在官场沉浮多年的老狐狸自然门清。

陛下这话分明是说,李斯文此子虽然年少,但性情稳重,是该加加担子了!

要知道,自打李斯文献蹄铁、造精盐...短短一年内屡立奇功,但陛下却始终压着他的升迁。

就是怕这少年郎,太早卷入朝堂漩涡,让一株未来栋梁工于心计,浪费了一身才学。

可如今这句‘少年老成’一出,无异于是给李斯文的仕途开了绿灯。

李靖脸色泛苦,转移话题失败,反倒让陛下起了重用之心。

见一众武将欲言又止,房玄龄失笑摇头。

这群没脑子的莽夫,三言两句就把李斯文夹在了火上烤,等他回来准要踹门骂娘。

斟酌半晌,见李靖投鼠忌器,不敢再言,房玄龄只能是无奈出列,再顾不上避嫌之举。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他还能怎么办?

总不能真眼睁睁的看着,自家贤侄被推到风头浪尖,遭人捧杀吧?

至于拿人钱财替人消灾,他房玄龄两袖清风,什么时候贪图过别人钱财!

精盐生意的分红,那分明是自家贤侄孝敬他的!

拱手沉声道:“陛下,年轻人做事有功,自当适当奖掖,培养其进取之心,却不可骤升。”

“若赞誉过多过重...蓝天县公心性未定,恐生骄纵之心。”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李二陛下你可快拉倒吧,你越是想要重用,朝里可就越有人记恨。

比如刚才的侯君集,与李斯文结怨已久的几位大臣,真让李斯文一步登天,怕是要被群起而攻之!

瞅着一向克己奉公,少有偏私的房玄龄,突然起身和自己唱反调。

李二陛下微微一愣,深深看了他一眼,顺带扫过脸色阴沉的侯君集。

也是,这位爱将向来没什么容人之量,更别说还有为数不少的官员,彼此间勾心斗角,党争不断。

若真把李斯文推前边来吸引火力,反倒浪费了他的一身才学。

天下的名臣贤良不多,但用心找总够用。

可大把给皇室送钱,捞名声,还能顺手改善民生,拔高国力的大才,却是百年难遇。

过早让李斯文进到仕途名利场,对于自己、对于大唐来说,都是弊大于利!

念及至此,李二陛下对刚才评价避而不谈,转头看向李靖,忽然笑道:

“爱卿说的是,朕几经斟酌,也认为卫公所言不无道理。”

“李斯文的奇谋固然惊艳,但凉州守军能固守边关,抵御吐蕃数次来犯,少不了两万将士用命去拼。”

“此大捷,当属旱天雷的首功!”

至于旱天雷是谁牵头制造的,那你别管,问就是朕的知才善用。

诸位官员相视几眼,默默点头。

陛下这句话的意思是,会将李斯文的大笔功劳拆解开来,分润一些给予边关的两万守军。

既不让他独揽盛誉,免得骄纵少年英才,引来小人嫉恨,又能安抚边关将士,当真是一箭双雕!

虽然,他们对旱天雷究竟是个什么东西,还一无所知。

只能从名字上大概了解,这玩意威力巨大,如旱地惊雷。

侯君集拿着笏板的手紧攥又松开,虽心有不甘,却也明白陛下意已决,再争无益,反倒会引得陛下不满。

至于其他官员,见皇帝已经开了金口,更不会找那没趣。

他们只是臣子,有谏言权利,但如何封赏,还是皇帝的一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