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过年期间,林景行在家里都感到压抑极了。没有一个人支持他和江文岚在一起,包括林奶奶本人。
林奶奶跟林景行谈过这个问题,“小景,不是家里人不通人情,爷爷奶奶和你爸爸妈妈也是从年轻的时候过来的。爱情,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微不足道的东西。我们每个人都被亲情裹挟,要顾虑的方方面面太多。咱们家的情况,你从小看到大,不是做好本职工作就行了。有多少人等着咱们家犯错?即使全家人都谨小慎微不出一点儿错,那些人还恨不得造谣泼脏水。
小江大夫是个好姑娘,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可是咱们这样的家庭,善良的人不光会害死自己,也会连累大家。”
林景行刚想开口反驳:“奶奶,文岚她不……”
就被林奶奶截住了话头,“小景,你觉得生活在咱们家这样的环境下,累不累?”
林景行沉默了,当然累,他前十九年没得选,生在这样的家庭,享受了便利和优渥的生活,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所以下乡后,不需要时时刻刻提心吊胆的防备周围的人,他内心是窃喜的。
林奶奶看他沉默不语,拍了拍他的肩膀,“你都不想过这样的生活,何苦把小江大夫牵扯进来?”
林景行听完林奶奶的话后,陷入了痛苦之中。一方面是和江文岚的感情,让他不舍得放弃。另一方面是林奶奶的话,他越回想越觉得有道理,江文岚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姑娘,和她结婚,相当于拉她入泥潭。
林景行陷入了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中,连之前说好的每三天写一封信给江文岚都忘记了。
不,不是忘记,而是不敢写,不知道该怎么写。他收到了江文岚两封信后,一直没有回信,江文岚也就没有再寄第三封信。
两个人莫名其妙的开始渐渐疏远,林景行更痛苦的是,不知道回去该如何面对江文岚。
即使林景行再想逃避,也到了该回南阳村的日子。过了元宵节,村里也该春耕了,他们这些知青都从家回到了南阳村。
同时还有新来的知青,又来了五个人,现在知青点有十二个人了。又来了三个女知青,两个男知青,现在人数倒是平均了。就是人太多,知青点有点挤了。
本来就是个土地庙,地方不大。村长江福生只好让他们先挤一挤,等种子都种下地,腾出时间来再给知青点盖两排土坯房。
江福生和陈硕也算想明白了,这世道一天不结束,这知青就会一直来。早点把房子准备好,以后也就省事了。
回村后的林景行一直没跟江文岚碰面,他在躲着江文岚。他怕江文岚问他为什么说好了写信却不写信,也怕江文岚问他跟没跟家里人说他俩的事儿,家里人的意见是什么……
这天,林景行在田间劳作时,一抬头竟看到了江文岚。
她还是那样的温柔美丽,只是眼神里多了几分落寞。林景行的心猛地一紧,下意识地想躲开。
可江文岚却径直朝他走了过来,“林知青,我想和你谈谈。你跟我来一趟卫生所吧。”
林景行无法拒绝,硬着头皮站在原地。
江文岚也不看他,转身离开,往卫生所走去。
林景行犹豫了片刻,跟自己小队的小队长请了会假,说不舒服,要去趟卫生所,就也跟着江文岚去了卫生所。
小队长应了林景行的假,继续低头干活。即使听到了是江文岚找林景行,他也没有多说一句,他可不是村里那些嘴碎的婆娘。
林景行来到卫生所,一进屋就看到江文岚眼中有委屈也有坚定看着他问“你为什么不回信?是家里人不同意我们在一起吗?”
林景行张了张嘴,却不知该如何回答。
江文岚深吸一口气,“景行,我不在乎那些,我只在乎你。只要我们在一起,总能克服困难的。”
林景行被她的话触动,心中的犹豫开始动摇。他看着江文岚真挚的眼神,突然意识到自己一直在逃避问题,而江文岚却勇敢地直面一切。
他终于鼓起勇气,握住了江文岚的手,“文岚,我不会再逃避了,我们一起面对。”
接着林景行把家里反对的原因告诉了江文岚,江文岚听后有一瞬间的犹疑,但是她又实在舍不得自己这三个月投入的感情。
江文岚咬了咬嘴唇,思索片刻后说道:“景行,我知道这很难,但我愿意试试。我不怕那些麻烦,我想和你一起走下去。”林景行感动不已,紧紧握住江文岚的双手。
然而,他们的决定并非一帆风顺。不像冬天都窝在家里,现在开春下地干活,很多人走出家门挖野菜填补粮食的不足,江文岚和林景行再小心也被人看出了端倪。
村里很快就传出了两人的风声,一些人开始指指点点。有个刻薄的大娘阴阳怪气地说:“哼,一个城里知青,一个农村女娃,能有啥好结果。”
这话传到了林景行耳中,他心中烦闷,但江文岚却安慰他:“别理她们,日子是咱们自己过的。”
就在同一时间,林景行的家中也收到了这个消息,得知他仍然与江文岚保持着关系。这一消息犹如一道晴天霹雳,让林家上下都震惊不已,自己以前的乖儿子(乖孙子)居然学会阳奉阴违了?!
林家的长辈们对林景行的行为感到非常失望和愤怒,他们认为林景行与江文岚的关系违背了家族的期望和传统。为了让林景行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他们决定采取严厉的措施。
于是,一封措辞严厉的家书被迅速寄往了知青点,这封信中明确要求林景行立刻与江文岚断绝联系。信中的语气强硬而决绝,没有给林景行留下任何商量的余地。
林景行看着家书,眉头紧锁,不知该如何是好,这段感情似乎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