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文岚这次没有再挖出来这些闪着金光的人参,现在条件不允许,根本没办法查清楚这种人参和普通人参的区别。
打理完地里的药材和蔬菜,把四周果树上成熟的水果摘下来一些放到小木屋里。江文岚这才洗了洗手出了空间。
家里现在就她和江母两个人,倒是不用避讳江文峰和周凤琳两个人,江文岚从空间取出一些家里菜园没种的蔬菜,还有一些苹果橘子等常见的水果。
她还没有去过祖国的南端,很多热带水果都没有种,空间里只有北方常见的一些果树。
把蔬菜水果都放进碗橱里,跟江母交代了一声,江文岚就背上背篓出去采药了。
刚走到村北的小树林外,江文岚就看到了林景行抱了一抱干树枝。他穿着洗得有些发白的蓝色中山装,把手里的柴火都堆到一旁,很显然他已经来了一段时间了。
中午大家都在家里休息,天又渐渐冷了,外面人比较少。林景行把柴堆在树林入口处倒也不怕人偷。
林景行看到江文岚,于是笑着朝她打招呼:“江大夫又来挖草药?”
江文岚心里“咯噔”一下,脚步不自觉地慢了下来。她心里有鬼,自然看到对方表现的有些不自在。
也是被江母逼疯了,江文岚才会在脑子里算计一个外来的知青。虽说给对方的奶奶看过病,比其他知青要熟悉一些,但是让她直接问对方愿不愿意娶自己,江文岚觉得自己还是张不开嘴,她两辈子加起来都是个内向的人!
江文岚有些不自在地点点头,“嗯,来采药。”
突然,一只野兔从草丛中窜了出来,林景行眼疾手快,一下子就抓住了它。
他把野兔递给江文岚,笑着说:“江大夫,给你吧,你拿回去改善改善伙食。”
江文岚有些慌乱地摆摆手,“不用了,你留着吧,拿回知青点,你们几个人可以改善一下伙食,我家里哥哥嫂子发肉票,平时能改善。”
林景行却坚持塞到她手里,“你给我奶奶治病,我没什么能报答你的,这个你一定要收下!”
江文岚说:“真的不用,当初你家也帮着找三大件的票了啊,我已经收过报酬了,不能再要你的东西了。”
林景行道:“那是我家里给的,这个是我给的,你就拿着吧!”说完还贴心的用一把茅草把兔子的脚捆绑好。
江文岚无奈,只好收下。面对林景行这份热情,她心里突然涌现一股勇气,她想开口问问对方的想法,万一呢?如果对方愿意,就可以安江母的心了。
江文岚深吸一口气,刚要开口,就听到远处传来一阵喧闹声。
转头一看,是几个知青正朝着这边跑来,边跑边喊:“林景行,可算找到你了,大队书记找你有急事!”
林景行眉头微皱,对江文岚说道:“江大夫,我先去看看,这兔子你就别推辞了。”说完便跟着那几个知青匆匆离开了。连地上的他堆好的柴火都忘了带走。
江文岚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她有些懊恼自己的犹豫,怎么关键时刻又掉链子了。不过眼下也没办法,只能等下次再找机会了。
她提着兔子,继续往树林里走去。心里盘算着,等采完药回去,先把兔子处理了,晚上给江母加个菜,也让江母高兴高兴。
至于林景行那边,只能等下次找到合适的机会,再好好和他把话说清楚,不管结果如何,总算是给自己一个交代。
毕竟村里的同龄男性她没有看得上眼的,知青里就四个男知青,宋庆国是冯**的,王强显然对赵晓琳有意思,张行闷不吭声,又没打过交道,一点都不了解。只有林景行,因为给林奶奶看腿,交流还算多一些。
他家庭条件好与不好,不在江文岚考虑范围内,就冲他这个人,要个儿有个儿,要模样有模样,虽然刚刚高中毕业,但是上学晚,听林奶奶说他今年二十岁了,只比自己小一岁,年龄也相当。
其实知青点七个知青应该背景都不简单,要不然也不能在京郊的农村插队,没看见大部队都被分到边远的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了吗?真的是哪里艰苦去哪里!
江文岚又不是想攀高枝,她只是不想听江母唠叨,被村民惦记。毕竟她这个赤脚医生不用下地的干活就有工分拿,在很多人家眼里是个好差事,要不是技术要求高,早就安排村里有关系的人干了。
找一个人搭伙过日子,就杜绝了所有的麻烦,她也能安安心心的等待复课,或者十年后的高考。
村民都拖家带口,家务和杂事会多如牛毛,牵扯精力。
还是找个知青好,就单身一人在南阳村,没那么多糟心事。
江文岚越想越觉得找个知青结婚好处多多,反正她也不怕对方飞走,老娘有本事,自己也能养活自己和孩子!男人就是个点缀!
她下定决心,先问问林景行,他要是不同意,大不了再考察考察张行。要是都不行,不是还得来新知青吗?总能等到一个合适的!
想通透了,江文岚心里也不堵得慌了,脚步轻快的去采药了。
等到她出了树林的时候,发现林景行堆好的柴还在入口处,江文岚纠结了一小会儿,最后还是决定替林景行背回去,毕竟对方抓到的兔子都给她了。
既然没有别的村民把他的柴拿走,这就是天意!老天爷让她帮这个忙,才好跟对方开口询问啊。
总不能又想利用对方,又不想为对方做点儿什么吧?先付出,不管有没有回报,至少开口询问的时候,林景行不会直接把她轰出去。
江文岚一边头脑风暴,一边利用干枯的茅草拧成绳子,把地上的树枝捆在一起。
她的背篓里收获不多,除了一只兔子,就只有采到的一筐底儿的紫苏子。江文岚把这捆柴横放在背篓口上,用绳子绑好。才又重新背起背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