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沉浮录! >  第240章 端午佳节情意浓

一九八六年六月十一日,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天空澄澈如洗,几缕薄云如纱,悠然飘荡。朝阳初升,金色的光芒洒满大地,预示着今日将是一个晴朗炎热的好天气。空气中弥漫着阳光的温热,时不时有一丝艾草的味道飘荡其间,节日的氛围已然在古城的大街小巷弥漫开来。

江春生比平日更早地离开了家。母亲徐彩珠早早起来,蒸好了粽子、咸鸭蛋,还特意用玻璃瓶装了热腾腾的豆浆,让他带了两份。

“春生啊,这份是给文沁的。”徐彩珠将一个装得满满当当的纸袋递给儿子,眼里满是慈爱和期待。

虽然207国道临江段东线改造加宽工程石灰土基层工程的施工已经完成,他们基层分部在去项目部的上下班时间,可以灵活一点了,但他心中有一个必须早点出发赴约的“任务”——在环城北路与城北路的交叉口,和上班路上的女朋友——朱文沁碰面。

昨晚与周雨欣在“百珍园”的谈话,像一块巨石投入他原本平静的心湖,激起层层波澜,到现在还没有平息。他答应了周雨欣那个近乎荒唐的请求,扮演她的“临时男友”,以应对她家里逼她相亲的压力。

这个决定背后,是报恩的心态,是对朋友困境的不忍,也是对周雨欣那份反抗利益婚姻、追求自主选择权的勇气的敬佩,也是王雪燕的遭遇给了他启示。然而,这个决定也将他推入了一个极其艰难的道德和情感困境。

最让他揪心的,就是朱文沁。

他无法想象,当自己深爱的、单纯善良的女友得知此事后,会作何反应。欺骗和隐瞒是他绝对不愿也绝不能对朱文沁做的事情,那是对他们之间真挚感情的亵渎。因此,尽管前景难料,他已然下定决心,必须在后天电大所有科目考试结束后,找一个最合适的机会,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从他如何认识周雨欣,到昨晚周雨欣的求助以及他自己的应承——原原本本、毫无保留地告诉朱文沁。他将坦诚一切,包括自己的挣扎和顾虑,然后,完全听从她的决定。

如果朱文沁无法接受,那么,即便对周雨欣心怀愧疚,他也将毫不犹豫地选择拒绝。尽管他对周雨欣有一定好感,和她相处也没有压力,也很愉快,但他深知两人的身份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和她认识了这么长时间,他只是拿她当着朋友,从来没有往另一层男女朋友的关系上去想,他不是看不起自己,而是觉得两人就不会走进同一个生活圈。在他心中,朱文沁已经住进了他的心里,她的感受和他们的感情,是高于一切、不可动摇的底线。

他提前一刻钟就到达了环城北路与城北路的交叉口。这里是他和朱文沁早晨在相向而行的一段上班 路上,在心照不宣中晨会的“老地方”。

他习惯性地将“老永久”自行车支在路边,他靠在车座上,目光投向朱文沁平日来的方向。晨风拂面,带着夏日清晨的微凉,却吹不散他眉宇间那缕若有若无的凝重。他深吸一口气,试图将纷乱的思绪暂时压下,专注于即将到来的见面。

大约十分钟后,那个期盼的倩影果然出现在了视野尽头。朱文沁骑着那辆精致的“小凤凰”自行车,白色的连衣裙在风中轻轻飘动,像一只欢快的蝴蝶。她也老远就看见了等在路口的江春生,脸上瞬间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宛如初夏盛开的桃花,明媚照人。或许是她突然意外发现心爱的人就在眼前而心情太好,她忽然起了玩心,非但没有减速,反而微微加速,恶作剧般地朝着江春生直冲过来,脸上带着调皮而又甜蜜的笑意。

若是往常,江春生或许会笑着闪开,然后侧身一手扶着车把一手环住她的人身体,把她扶下车。但今天,他非但没有躲闪,反而向前迎了两步,稳稳地站定,双腿微分。就在“小凤凰”前轮即将撞上他的瞬间,他精准地让其嵌入了自己两腿之间的空当,同时双手迅捷而有力地抓住了自行车把手,一下子定住了车子。

朱文沁因为惯性,整个上身自然而然地向前倾,一下子撞进了江春生结实温暖的怀里。一股熟悉的、令人安心的气息扑面而来。

“你想把我撞成太监啊?”江春生低下头,在她耳边用不大的声音,半是玩笑半是嗔怪地脱口而出。这话语带着几分亲昵的狎昵,是他平时较少表露的一面。

“什么?”朱文沁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话中的含义,白皙的脸颊“唰”地一下变得通红,一直蔓延到耳根。她羞赧地垂下眼睑,娇嗔地在他结实的胸膛上捶了一拳,力道却不重,“才不是呢!你坏死了!谁让你不躲开的!”

江春生看着她羞不可抑的模样,宠溺的与她的额头抵在一起,摇动了两下,随后,他一手稳稳扶住“小凤凰”,另一只手自然地揽住她的腰,帮她从车上下来。

几个路过的路人,被刚才那“惊险”一幕吸引,好奇地望过来,待看清是一对打情骂俏的小恋人后,都了然地笑笑,摇摇头各自走开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节日快乐,文沁宝贝!”江春生松开扶车的手,轻轻握了握她的手,目光温柔。

“你说什么?”朱文沁仿佛吃了一惊,突然问道。

“节日快乐啊!怎么了?”江春生疑惑的看着她。

“后面的那一句。”朱文沁追问。

“后面的……哦~,‘文沁宝贝’!——怎么了?”江春生笑道。

“好听好听!春哥,你以后就这两样叫我。”朱文沁抓住江春生的手臂,高兴的跳动了两下。

“嘿嘿!不行,我得省着些,叫多了你就麻木了。”江春生逗趣道。

“小气鬼。”朱文沁撅起小嘴,抬起依然泛着红晕的脸,眼中满是甜蜜,“——对了,春哥,我真没想到今天能在这里碰到你,还以为你们工程结束能多休息会儿呢……所以就没帮你带早餐。”她说着,目光转向马路对面卖早点的摊子,“你等着,我去给你买点吃的。”

“不用了。”江春生拉住她的手,引她走到自己的“老永久”旁,从车筐里一个看似装衣物的提袋中,取出一个干净的小纸袋,递到她手里,“我妈早上刚蒸好的,让我给你也带了一份。”

朱文沁接过纸袋,打开一看,里面是两个小巧可爱的三角粽,两个青壳咸鸭蛋,还有一个透明的玻璃瓶,里面装着温热的豆浆。她的心瞬间被这股暖意填满,嘴角扬起幸福的弧度:“阿姨真好!谢谢阿姨,也谢谢你!不过我在家吃过了,肚子饱饱的。这个我留到中午在单位吃!”她小心地将纸袋放进“小凤凰”车把前那个精致的小篮子里。

“好。”江春生含笑看着她,征求意见,“晚上我六点前去你家拜节,吃饭。行吧?”

“嗯!我今天可以早点下班,反正我五点半以后在家等你。我妈都准备了好多菜呢。”朱文沁用力点头,眼中满是期待,“——那我先去单位啦。”

“去吧,路上小心。”

“你也是!”

两人相视一笑,各自骑上自行车,朝着不同的方向驶去。江春生目送着朱文沁的身影消失在街头,这才用力蹬动踏板。与朱文沁的短暂相聚,像一剂灵丹妙药,让他的内心温软而又甜蜜。

今天的城东项目部,果然如江春生预料的那般安静。

项目部入口处的东边,前些天刚刚完成的一幅三米宽左右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外围围着一圈黄泥小土梗,里面蓄着一层水,反射着阳光。里面的场地上的所有的机械都安静地停放着,只有寥寥几个工人在进行着一些零星的养护或整理工作。地下也散落着些许已经硬化的水泥砂浆。

江春生径直走进了自己的办公室。关上门,窗外的安静更衬托出室内的寂静。他从包里拿出电大的复习提纲等资料,摊在桌上,强迫自己集中精神,投入到书本中去。后天就要考试,他必须抓紧这最后的复习时间。然而,“假凤虚凰”的戏码、向朱文沁坦白的场景、可能引发的不良后果……这些念头总是不经意间窜出来,干扰着他的思绪。他只能一次次地将注意力拉回到书本上,效率不免打了折扣。

时间在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和偶尔的翻书声中悄然流逝。临近中午,他正准备收拾东西去食堂吃午饭,然后按计划回家准备拜节礼物,办公室的门突然被推开了。

进来的是于永斌和吕永华。于永斌依旧是那副精明干练的模样,脸上带着热情的笑容;吕永华则显得有些急切,黝黑的脸上带着民工头特有的质朴。

“老弟!果然还在用功呢!”于永斌大步走进来,拍了拍江春生的肩膀,“走走走,别看了,今天过节,咱们兄弟去吃个午饭!”

江春生连忙摆手:“老哥,不了不了,我下午还有事,随便在食堂吃点就行。”

“哎,食堂有什么好吃的!过节嘛,放松放松!”吕永华也在一旁帮腔,“江工,现在工程已经完工了,也该歇歇了。再说,我还有点事想问问你呢。”

于永斌接过话头:“就是,我都跟表哥说好了,去‘老北京饭庄’,柳老板那儿,味道好!走走走,别磨叽了,我车就在外面。”说着就要拉江春生起身。

江春生见推脱不过,而且吕永华确实可能有事要谈,便只好答应:“好吧好吧,老哥,你们开车先走,我骑自行车随后就到。你们在哪儿等我?”

于永斌想了想:“这样,你先去我公司,我们在那儿汇合,再一起过去。”

“行。”江春生点头。

于永斌和吕永华先行开车离开。江春生锁好办公室的门,骑上他的“老永久”,不紧不慢地朝着种子公司的方向骑去。大约二十分钟后,他到达了“楚天科贸”的门店。于永斌的面包车已经停在门口了。

江春生锁好车,拉开车门坐了进去。于永斌发动车子,笑道:“今天过节,就我们三人,好好聚聚。”

车子很快驶到了“老北京饭庄”。饭庄依旧保持着古色古香的装修风格,红色的门柱、雕花的窗棂,透着一股老北京的气息。虽然正值端午,但午饭时分,生意依然不错。风韵犹存的老板娘柳瑞晴依旧是一脸热情洋溢的笑容,周旋在各桌客人之间。

可惜的是,包间已经全部客满。三人在大厅靠窗的一个长条方桌旁坐下。于永斌将两瓶自带的剑南春放在桌上,然后熟练地点了六菜一汤加一荤一素两个冷盘。

“老哥,下午我还要去文沁家拜节,白酒就不来了,白酒你和吕哥喝,我就喝一瓶啤酒意思意思。”江春生事先申明般的说道。

“那哪行!过节呢,多少喝一点,就这一瓶,我们三人分,绝不让你多喝。行吧!”于永斌拿起一瓶剑南春打开,给三人都斟上了酒。

江春生知道推脱不掉,也不再有异议。

吕永华显然更关心工程的事情,等于永斌倒好酒就迫不及待地问:“江工,这318国道的大中修,到底啥时候能进场啊?我底下那帮弟兄,休息了十来天,开始着急了。前两天又跑回去了二十多个,说先把挣的工钱送回家过节,节后再回来。”

江春生理解他的焦虑,喝了口茶,正色道:“吕哥,你别急。具体进场时间还没最终定,但应该快了。下周一,我就和金队长一起去龙江农场那边找合适的取土场。只要土场一定下来,你们就可以就近在土场周围找民房租下来,就准备开工整土了。”

“这次是路面和路基一起搞吧?”于永斌插话问道。

“是的。”江春生点点头,详细解释道,“这次是整体路面平均抬高35公分。具体分两层:下面是石灰土路基,平均厚度算下来是27公分,总方量在6000立方左右;上面是沥青混凝土面层,厚度是5公分粗粒主油层加3公分细粒表层。是直接铺在现有的路面上加高。”

说到这里,江春生想起了另一件重要的事,转向于永斌:“对了!老哥,还有个事。就是之前工程队和你们凤台村签订的取土协议里约定的,一期石灰土路基完成后,要根据取土量帮村里修一段路。土方量不是上次我们结算时就核算出来了吗,是一万零两百个立方,折算下来,帮修路的费用总控制价是5000块钱。”

他顿了顿,继续道:“金队长让我和黄工初步测算了一下,这5000块钱,如果以最省钱的方式修路,就是不考虑重新处理路基,再你们现有的进村路上找个平,然后直接铺沥青面层,按四米宽、最低5公分厚度算,大概最多只能铺200米长。我记得你们村口到207国道那段,好像有差不多500米吧?”

于永斌听了,眉头微蹙,显然也在计算着:“嗯,是差不多这个数。5000块……确实干不了多长。这事我知道了,等我回头跟陈支书他们再合计合计,看看是村里再凑点钱把路修长点,还是就先修这200米再说。老弟,这事先不着急。”

“行,这件事队里交给我了,你们村里有什么想法,我们随时沟通。”江春生补充道。

这时,菜开始陆续上桌。于永斌举起酒杯:“来来来,先不说这些了,今天是端午节,咱们兄弟三个碰一个,祝大家都顺顺利利,节日快乐!”

“节日快乐!”三只酒杯碰在一起。

由于江春生下午要去朱文沁家,席间喝酒主要是于永斌和吕永华在喝,江春生只是浅尝辄止,更多的时候是在吃菜和聊天。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柳瑞晴端着酒杯笑吟吟地走了过来。

“于总,江工,今天过节,生意忙,怠慢了啊!”柳瑞晴声音爽朗,“我敬三位一杯,感谢常来照顾生意!”

她目光流转,在于永斌介绍下,又和吕永华寒暄了几句。

她的到来,让桌上的气氛更加热闹了几分。敬完酒,她又风风火火地去招呼其他客人了。

这顿饭吃了一个多小时才结束。于永斌结完账,三人又回到了“楚天科贸”于永斌的办公室。于永斌新添置了一套茶台,看起来颇为讲究。三人围坐在一起,于永斌熟练地泡起功夫茶,清新的茶香渐渐驱散了酒气。

喝了两泡茶后,江春生看看墙上的挂钟,已经近三点了,便起身告辞,“两位老哥,时间不早了,我得回去准备一下,晚上还要去女朋友家。”

于永斌也知道端午节晚上家宴的重要性,不再多留,和吕永华一起送江春生下楼。

走到门店外,于永斌打开面包车后盖,从里面拿出两瓶包装精美的白酒和两听看起来就很高级的茶叶,塞给江春生:“老弟,过节了,一点心意,带回去给你爸妈尝尝。”

江春生连忙推辞:“老哥,这怎么行!咱们之间还用得着这个?问候我收到就行了,礼物真不能要。”他深知于永斌为人仗义,但也不想总接受对方的礼物。

“你看你,又来了!都是多年的老兄老弟了,过节表示一下怎么了?拿着拿着!”于永斌不由分说,硬是把东西塞进了江春生自行车前的车筐里。吕永华也在旁边帮腔:“江工,你就收下吧,于总一番心意。”

双方拉扯推让了好一会儿,江春生见实在拗不过,只好无奈地收下,苦笑道:“老哥,你这……下次可千万别这样了。”

“好好好,知道了,快回去吧,代我向弟妹和她家人问好!”于永斌笑着挥手。

江春生再次道谢,骑上自行车,带着两瓶酒和两听茶,朝着家的方向驶去。午后的阳光有些炙热,他心中惦记着晚上的拜节,脚下不由得加快了速度。

回到家,母亲徐彩珠已经将拜节的礼品准备妥当,放在一个不小的纸箱里。里面按照“六六大顺”的寓意,整齐地装着之前江春生准备的两瓶茅台酒、两盒新茶、两盒精心包裹的粽子、两盒咸鸭蛋、两盒本地产的名品鱼糕,以及两盒香甜的八宝饭。东西不少,纸箱颇有分量。

徐彩珠又细细叮嘱了一番去文沁家要注意礼节,还让江春生代她和父亲向文沁的父母问好。江春生一一应下。

下午五点半刚过,江春生便搬起那个沉甸甸的纸箱,小心翼翼地捆绑在自行车后座上,然后骑上车,朝着朱文沁家所在的方向而去。

傍晚的风带着一丝凉爽,吹拂着他因忙碌和紧张而微微发热的脸颊。

来到朱家楼下,停好车,他深吸一口气,搬起纸箱上了楼。刚敲了一下门,门就立刻从里面打开了,仿佛有人一直等在门口似的。

开门的正是朱文沁。她显然精心打扮过,穿着一件淡粉色的新衬衫,衬得脸色更加娇艳,披肩长发也梳理得整整齐齐,在脑后用粉色小丝巾挽在一起。看到江春生抱着一个大纸箱,她先是惊讶地睁大了眼睛,随即伸手帮忙搭了一把,感觉到沉甸甸的分量后,她忍不住调侃道:“哎呀,春哥,你怎么搬这么多东西来?恨不得把商店都搬来的样子?”语气中带着娇嗔和心疼。

江春生笑了笑,一边抱着箱子往里走,一边说:“也没什么,端午节一年才一次,向叔叔阿姨表示一下心意是应该的。”

屋里十分热闹,充满了欢声笑语和菜肴的香气。朱一智和季昌杰在客厅的沙发上说话,李玉菇和朱文馨在厨房准备饭菜。活泼的小军在客厅里穿来穿去,一家人其乐融融。

小军看到江春生抱着个大箱子,好奇地冲了上来:“叔叔!你来啦!箱子里是什么呀?有没有好玩的?我要我要!”

“前几天才送你了一个大飞机,你还嫌不够啊!一会再送个大鸭蛋给你玩好不好?”朱文沁笑着和江春生一道放下箱子,蹲下身开始往外拿东西,一边拿一边摆放在旁边的食品柜上“你看你,买这么多……还是茅台酒啊?!我爸最爱喝了。新茶、粽子、咸鸭蛋、鱼糕、八宝饭……哎呀,春哥!你也真是的……我们都是一家人了,还送这么多”她嘴里埋怨着,眼角眉梢却带着掩饰不住的欢喜和自豪。

李玉茹闻声也从厨房走出来,看到朱文沁拿出来的一堆礼品,顿时皱起了眉头,上前轻轻拍了一下江春生的胳膊,责备道:“春生!你这孩子!怎么这么实诚!买这么多东西干嘛?礼轻情意重,咱们两家,心意到了就行了!这得花多少钱啊!下次可不许再这样了!”话虽如此,但她眼神里透出的分明是对这个未来女婿懂事、大方的满意和疼爱。

接着,她又转向朱文沁,吩咐道:“文沁啊,等下吃完晚饭,你跟春生一起去他家,也给他爸妈拜个节,问问好。可不能光收不还礼。”

“阿姨!不用不用,我们家不讲究这个。”江春生赶紧道。

“今天是过节,上门问候是一定要的。礼轻情意重嘛。”李玉茹继续要求。

“知道啦,妈!放心吧,我早就计划好了!”朱文沁愉快地答应着,站起身,看向江春生,眼中柔情似水。

这个端午节的夜晚,朱文沁家的团圆饭充满了欢声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