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鬓花颜:陪嫁丫鬟 >  第465章 怎会有这般巧合?

一切如孟姝所愿,但真听到这个名字时,她的眼底还是掠过一抹讥诮。

随后握笔的指尖一顿,像是才惊觉身后有人,她缓缓转过头来。

其实根本无需刻意表演,因为皇上的目光始终定定得瞧着画上的女子。

“知...潼?”

孟姝蓦然开口,语气带着几分茫然的迟疑,尾音是一点恰到好处的了然。

这道声音把皇上从怔忡中拽回神,他的视线也随之从画上收回,落在孟姝脸上。

这一刻,许是因为孟姝的语气,他自己也说不清,为何会突然涌上一股莫名的虚怯。

眼前人,是为他诞下第一位皇子的瑾妃,容色倾城,才情横溢。

他初初见面时便觉惊鸿照影,再难相忘。在王府时,她不争不竞,安分守己的帮衬着侧妃打理庶务,许是她的容色太过灼人,只要有她在,他的目光便不由自主的跟随。

待相处日久,那份初见的惊艳渐渐酿成心动,所以他屡次晋封,甘愿为她破了祖制更籍,甚至将“瑾”字封号给她,将能给的荣宠都捧到她面前。

但他依旧忘不掉,多年前那个午后,在庆家府邸的梧桐树下,一位穿着月白衫子的少女望着他,眼底没有丝毫对皇子的敬畏,只有一片清亮,

“九皇子人中龙凤,为何要囿于出身,不敢展宏图之志?”

这话掷地有声,是何等意气风发,也像枚楔子,钉在他少年时的困顿里,这么多年过去,还在心底隐隐发烫。

那是年少的他第一次心动,是他晦暗日子里撞进来的第一束光。

也是他下定决心,踏上夺嫡之路的开始。

哪怕现在坐拥天下,哪怕身边美人如云,那个在梧桐树下仰头发问的身影,依旧动人澎湃,清晰得如同昨日。

.

孟姝转回头看着案几上的画,语带疑惑:“庆国公府大小姐么?皇上认错了,臣妾无缘得见昔日名动京城的第一才女,臣妾画的是舅母绣云。”

皇上闻言,再度盯着画中那双眼,指尖几乎要触到纸面。

虽与知潼不十分相似,但那眉梢的孤意、眼底的清傲,分明就是她。

独自沉默许久。

“像,很像她。”

皇上垂眸轻叹,声音里浸着几分连自己都未察觉的柔意。

孟姝瞧着他这副沉溺的模样,心底掠过一丝冷意,她费尽心力画下这几笔,可不是为了看他追忆旧人。

见皇上似是一时失了神,她索性主动开口,将他的思绪拉回:“哦?世上怎会有这般巧合?”

她抬手,指尖指向案边另一幅画道:“昨儿云宝林央着臣妾为她作画,云宝林和婉儿是表姐妹,这才能有两分相似。”

随着她这几句话,皇上眉宇间的怅然渐渐淡去,理智回笼,眼神里也随之闪过疑色。

孟姝自顾自道:“臣妾的舅母与庆国公府素无往来,更无亲缘,怎会这般相像?而且这画里的人与庆嫔也无半分相像。”

皇上果然顺着她的话沉思起来。

孟姝见他已入彀中,但还不够。

她突然一掌拍在书案上,把皇上吓了一跳的同时,抛出了一句更引人遐思的话:“怪不得当初于嬷嬷在行宫见到舅母时,会露出那般古怪的神情!”

“嗯?”皇上的注意力被彻底勾住,抬眸看向孟姝,眼神里满是探究。

“去岁在行宫避暑,皇上可曾记得召见舅舅,同时也下了恩典,允舅母来探望臣妾。当日在千鲤池旁,于嬷嬷撞见了她,当时便说舅母很像一位故人,如今想来,她指的定是庆家大小姐吧?”

这话很有些石破天惊,但孟姝说出来就像是在寻常闲话一般。

可落在皇上耳中,无异于投下一块巨石。

直到用晚膳时,他还有些神思不宁。

景明在一旁简直要好奇死了。

他方才一到粹玉堂,就直接去了东暖阁寻乳母问情况,因此对书房里的情形一无所知。此刻瞧着皇上眉心紧锁、频频走神的模样,他既好奇又发怵。

原以为是瑾妃触怒了皇上,但瞧着又不像,毕竟席间皇上虽沉默,却也没动半分怒气。他再偷眼看绿柳,见她也是一片坦然,那显然不是瑾妃的缘故。

适才到底出了什么情况啊!景明心底里七上八下的打鼓,捏着拂尘的指尖都抖起来了,偏偏绿柳还不接他的暗示......

勉强用罢晚膳,皇上依着往日的习惯起身去了东暖阁。

玉奴儿正醒着,被乳母抱在怀里,瞧见他便咿呀乱语。皇上逗弄了片刻,眼底却始终蒙着层薄雾,也没了留宿的心思。

出了灵粹宫大门,夜风吹得宫灯轻轻摇晃,将他的影子在青砖地上拉得忽长忽短。

也没乘坐御辇,就这样走出去数十步,皇上脚步一顿,侧脸隐在灯影里,沉声对身后的景明吩咐:“寻个由头,避开庆嫔,让于嬷嬷即刻来福宁殿见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