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三塑强汉 >  第47章 樊稠被困

警戒哨清除之后,段荣便率领一支队,从中间地带,快速而隐蔽地抵达了辛毗进攻出发地两边的山上。

特战小队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连山谷中的五条分支谷道都能探查清楚,何况子谷四周的地形。

何况,隘口是特战小队征战探查的地方。

子母谷的地形,当前已经全部标注在舆图之上。

距离隘口五百丈处,便是谷道快速收缩的地方。从谷内攻打隘口,这里是必然的进攻出发地。

段荣当然不会上来便打。

他要观察一下叛军的情况,最好能找到叛军主将。

匡汉军和护民军可不一样。

护民军在装束上,很难分辨出谁是主将。

但匡汉军的主将的装束,都不用去搜寻,一眼就能从千军万马中突显出来。

看到辛毗之后,也发现了辛毗四周防护的大盾墙。

段荣笑了。

大盾墙只能挡住正面射来的箭矢,如何防止从头顶射来的箭矢?

为了万无一失,射杀辛毗的任务,交给了特战小队。

论箭术,特战小队能甩紫金卫两条街。

毕竟,紫金卫刚刚从训练营中出来,而经历过实战检验的特战队,对射术的领悟更深。

神弩在特战队的手上,已经都玩出花来了。

在段荣下令吹响冲锋号的瞬间,三支弩箭便已离弦。

一共六个特战队员,三把神弩负责射杀,另外三把神弩准备补箭。

辛毗不是在隘口处都打起来之后才被射杀的,而是一开始就被射杀了。

射杀得无声无息,守护辛毗的五千将士根本就没发现,他们的主将已经成了弩箭下的亡魂。

辛毗虽然不是东汉末年的绝世之才,怎么也算是一个大才。

他为谋士的本事还没有发挥出来,却以武将的身份死在了护民军的神弩之下,死在了熊耳山中。

至于段荣下令吹响冲锋号,震慑叛军倒在其次,通知防守隘口的二支队才是真正的目的。

樊稠回到母谷中还不到三个时辰,近四千叛军,便已经逃回到母谷。

听到辛毗死在护民军的箭下,一万兵马损失大半,樊稠慌乱了起来。

他刚刚发现辛毗有谋士之才,而自己身边恰好缺少谋士。

明明护民军只有两千,最多三千兵马,可在隘口处,他便损失近万兵马。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护民军的战力根本就不是他麾下匡汉军能抗拒的。

此时,樊稠已经不想再留在山谷中了。

他不等去探查两条分支谷道的斥候回报,便下令全军开始整备,准备从分支谷道出山。

至于谷中的存粮还没有藏起来,那不重要。

生死攸关之际,带不走的,便全部烧掉,绝对不能留给护民军。

然而,还没等大军出发,烧粮的指令也还没下达,斥候赶回来了。

两条谷道,他各派出了三十人的斥候,回来的不到十人。

不过,信使倒是安然无恙,他的亲笔信,并没有落到护民军的手中。

此时的樊稠已经不是慌乱,而是开始恐惧。

护民军到底来了多少人?

护民军到底是何时发现山中藏军的?

很明显,护民军早已经把他们出山的道路全部探查清楚,也都给堵上了。

现在,他就是瓮中之鳖。

当然,真要逃命,也不是不能逃。

在山区里逃命,可以不走谷道,直接翻山越岭便可。

可一旦决定翻山出逃,一些辎重自然不可能带走,甚至带兵器都会是累赘。

出逃时,士卒也没办法带太多的干粮。

准确地说,一旦选择翻山越岭而逃,就等于宣布他麾下剩下的两万多兵马完了。

因为哪怕他们顺利地逃出大山,出山后,谁来给他们兵器?

本来雍州就没有铁矿,世家大族私下藏匿的铁也不多。

为了武装熊耳山和王屋山中的六万匡汉军,而且还因为要保密而不能在民间搜罗钢铁,雍州的世家大族贡献出了全部存铁,甚至包括了各族中的铜铁制品。

当然,长安城的太仓中,不仅有大量存粮,同样有大量兵器。

可那要等夺取长安之后才能获取的。

现在匡汉军的兵器绝对不会有任何补充。

当然,不选择翻山出逃,这些都是明面的理由,是说服其他人的理由。

对于樊稠自己来说,现在可是有伤在身,根本就无法翻山越岭。

樊稠开始构建防御工事。

山中的存粮本来就够三万兵马吃上半年,现在又少了近万人,吃上十个月绝对是没有问题的。

现在唯一的希望,便是自己派出的信使,能够快一些翻山而出。

只要能够把信送到华阴,他相信大都督不会放弃熊耳山中的三万兵马,必然会提前起兵,并派王屋山的那支兵马,前来熊耳山救他们出山。

函谷关。

驻守函谷关的是御林军。

只是现在御林军的规模扩大了很多。

不仅京都需要御林军,洛阳八关和周边的偃师、缑氏、平县、谷城等几个卫星县,都需要派驻御林军。

蔡成倒下了,内阁首先想到的,便是确保京都洛阳的安全。

于是,有好事之人,把御林军分为青州御林军、县城御林军和关隘御林军三个部分。

青州御林军自然是指厉志带来的两万青州治安军。他们的任务就是驻防京都,负责京都十二座城门,以及皇宫外墙的防御。

至于当前京都的治安,已经由河南尹的府衙接手。

如今,驻守函谷关的,便是刚刚成立的三千关隘御林军。

他们只经历了最简单的军事训练,便被派来了函谷关。

到函谷关这两个多月,每日除了修缮函谷关,便是军事操练。

盛夏的烈日,高悬于函谷关之上。

四周的大山,都是光秃秃的,连只飞鸟都见不到。

周边的树木,只要长成一点,都会被砍伐殆尽,全部用来修缮函谷关了。

城上根本就看不到值守的御林军。

没办法,天太热了,一丝风都没有,连朵薄薄的白云,都成了稀罕物。

太久没下雨了。流经函谷关的谷水,水位都下降了一大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