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高麒各方面条件都还不错,母亲孙丽华十分满意,刚认识不久就恨不得催着她们赶紧结婚生子。
她原本以为自己这辈子,也就这样过了。
直到今天……
范雨晴想了又想,等母亲的训斥停歇,气氛逐渐缓和的时候,试探着闲扯了几句今天在医院里的工作,又看似不经意的说起——
“对了,我今天出差回来,刚好听说有个之前跟着部队出任务消失很多年的医生刚刚回来,还进了我们医院呢。”
孙丽华动作一顿,几乎瞬间就反应过来范雨晴说的是谁。
贺寻之之前在部队里很有名,不光是他自己厉害,父母和弟弟的身份也足够唬人,令人敬畏。
她这段时间一直在忙其他工作,没注意其他事,居然没听说他平安回来的事。
孙丽华咽下一口饭,随口问:“他现在情况如何,还没结婚吗?”
范雨晴心口猛的一跳,按捺下心头的那点激动,点头。
“是的,他还没结婚。”
——贺寻之和沈文岚的结婚报告估计都还没批下来,也没领证,那就不算是真的结婚。
身旁默了默。
范雨晴听妈妈没有继续向下问,一时间拿捏不准对方的意思,悄悄侧过眼想看看妈妈的反应。
然而还不等她看到,孙丽华突然收起了碗,转身往厨房走。
她站在水龙头旁,一边洗碗一边嘱咐。
“这周末仔细打扮一下,收拾的干净好看一些。”
范雨晴眼睛亮了亮,就在她期待母亲下面的话时,紧接着就听到——
“跟对象出去约会,认真打扮也是对对方的一种尊重。”
“不要扫兴,认真对待。”
范雨晴心底的那点希望迅速破灭。
她握着筷子,脸色瞬间就沉了下来。
趁妈妈没扭头盯着,她泄愤似的将筷子恶狠狠的往碗里一戳,更加不甘心。
仔细想想,她和贺寻之也认识很多年了。
虽然不知道沈文岚和贺寻之究竟是什么时候认识的,但想来应该比她早不了多少。
明明都是差不多时间和贺寻之相识的,凭什么贺寻之就看中了沈文岚?
上学的时候,她明明是和沈文岚美貌并列的,母亲也是在部队里工作,她自己也不能说不优秀,甚至上学的时候成绩也非常好……
她实在不明白,她究竟比沈文岚差在了哪里。
如果要论资格,她应该和沈文岚有同样的资格喜欢贺寻之。
甚至她还在沈文岚之前进入了军区总院,还被领导十分看好认同。
就现在的情况而论,她应该是比沈文岚更优秀的吧?
她沈文岚全都是靠运气!
如果运气更偏向她一些,让她先认识贺寻之,结果肯定不一样,说不定自己现在的处境还会和沈文岚调转过来。
默默羡慕的那个人,变成沈文岚。
可惜,人生不能重来,“如果”不能变成真的。
范雨晴使劲搓搓脸,也没心思继续吃下去了,迅速刷好了碗,跑上楼休息了。
大概是今天经历的事情太多,精神耗费太过的缘故,刚沾上枕头不久,范雨晴就沉睡了过去。
不出所料的,当晚她再次做起了噩梦。
梦里,她又回到了六年前,沈文岚生孩子的那一天。
她还是像当初那样,亲眼看着沈文岚的孩子出生。
站在产房门外,她想到那个同时拥有沈文岚和贺寻之的血脉,能将她们的关系死死连接在一起的鲜活生命即将诞生时,心底的酸意就开始翻江倒海。
这个孩子就像是个纽带,只要有这个孩子存在,就算是贺寻之将来不喜欢沈文岚了,也不可能和她断的干干净净。
她们总有斩不断理还乱的关系,还要共同抚育一个孩子。
就算他将来能和贺寻之在一起,贺寻之也不会对她全心全意。
不,她不想要这样的贺寻之,她只想要完整的他,完整的感情。
这所有的想法,所有的恨意,都控制不住的汇聚到了这个刚刚诞生的新生命身上。
她止不住的对这个孩子厌恶,当下被情绪冲昏了头脑,一边在产房外看似不经意的等着消息,一边心里盼着这个孩子最好能出事。
好巧不巧,这个想法刚冒出来,产房大门就匆匆打开,接生的医生满头大汗的快步走出来,说情况很不好,孩子有可能抢救不回来。
那一刻,她莫名觉得,这就是上天给她的一次机会,几乎没仔细想,即刻行动起来,被冲动的情绪支配着动作。
直到事后,看到了结果,她才猛的回过神来,发觉自己竟然在冲动之下做了这样的事,后悔不已。
此刻的梦里,情景重现,她好像又看见了那个奄奄一息的孩子,似乎还有什么血淋淋的东西朝她扑过来,用稚嫩尖细的声音大喊着——
“你赔我的命,你赔我的命!!”
“啊啊啊!!”
范雨晴尖叫一声,满头大汗猛地坐起身来。
好半晌,她才回过神来,这才意识到自己几乎浑身都被冷汗浸透。
窗户不知什么时候开了,微凉的风一吹,从头冷到脚。
范雨晴狠狠的拧了自己一把,逼迫自己分清梦境与现实后,喘着粗气重重的躺回去,直直的瞪着天花板。
“那个孩子肯定已经死了,肯定死了……那种条件下,那孩子不可能还活着的。”
至于今天见到的那个小姑娘……
“那个女孩只是个巧合,对,肯定只是巧合,就是因为她长相看起来和沈文岚、贺寻之有几分相似,才会被她们收养的。”
“对,巧合而已,不可能是亲生的。”
不然她怎么这么多年都没听说过贺寻之还留下一对孤儿寡母的事?
“肯定是这样,肯定是这样……”
自我安慰着,范雨晴心情才算平静一些。
只是后半夜,她彻底睡不着,也不敢睡了。生怕一闭上眼再梦到那个场面,再被吓醒。
第二天,范雨晴立刻找人打听。
医院里的人估计知道的不会太多,她便找到几个相识的军人询问。
问了一圈,果然有知道内情的。